这座小城是塞尔维亚的“颜值担当”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是一个我至今仍然无法完整记住的地名。这座小城既是塞尔维亚的“颜值担当”,也是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小城位于多瑙河畔,从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出发,驾车10余公里便可到达。与大多数塞尔维亚城市不同,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没有被前南斯拉夫时代的建筑风格所影响,依然保留着旧时巴洛克风格。
小城以广场为中心,只需一个小时就能逛一圈。但它来头可不小,1308年有罗马式城堡在此落成,1690年发展为城镇,奥匈帝国时期成为塞尔维亚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为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也促成了小城建筑风格的多元化。
我将车停在路边,路旁有一个幽深院落,绿树成荫。一栋黄色墙身的大型建筑立于院落中心,顶端平台有黑色圆顶,这栋建于1791年,1902年重修的建筑是卡尔洛夫奇语言学校的旧址,也是历史上第一所塞尔维亚语言学校,堪称塞尔维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源泉。
著名的《卡洛维茨条约》也在这栋建筑中签署。1699年,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奥地利和波兰等谈判,并签署《卡洛维茨条约》。条约协定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以蒂萨河、萨瓦河和翁纳河一线为新的边界,俄国取得了亚速海和德涅斯特河地区。历史学界认为,《卡洛维茨条约》是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的知名学校并不只有这一所,1794年设立的东正教神学院是世界上历史第二悠久的东正教神学院,至今仍然存在。前行几步便到了市政厅广场,这是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的中心,也是最舒服的地方,绿树成荫,一幢幢大型建筑散落于广场四周。广场中央小小的喷泉名为四狮喷泉,顾名思义,石柱上四只铜狮子的口中吐着水线。
广场一侧是老城最高的建筑圣尼古拉斯教堂。这是一座拥有双塔尖和巴洛克式立面的教堂,建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并非没有可观之处。白色立面是非常标准的巴洛克式,内部则是典型的东正教风格,祭坛上的画作十分精美,出自19世纪艺术家之手。
广场上最宏大的建筑立于另一侧,文艺复兴式的立面,呈左右对称结构,跨度近百米。这里不但是老市政厅,也曾是黑山驻塞尔维亚领事馆所在地。另一栋土黄色墙身,对称拱窗上有暗红色雕饰的建筑,正中有八角形钟楼,是塞尔维亚历史上第一所中学所在地。这个建筑各有来历的广场,堪称塞尔维亚的文化地标之一,每一栋建筑都值得细细探访。若是对历史没有兴趣,也可以在广场上找到一家餐厅或咖啡厅,坐在露天座位上享受着宁静气氛。小城只有8000多人口,却以红酒闻名,其中最著名的Bermet红酒曾是泰坦尼克号的特供酒。
山顶上的观景台是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的制高点,平台上有一个大大的十字架,直面山下的老城。老城广场上,圣尼古拉斯教堂的双塔最为抢眼。十字架前有几级大阶梯,可以供人们闲坐观景,一个真人大小的铜像坐在阶梯上,与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游客作伴。
在观景台上望向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最大的感受就是“绿”。与其说树木是城市的点缀,倒不如说建筑是树林的点缀。目力所及,小城的一侧延伸至一片树林,树林之外的多瑙河迎来一个90度直角转弯,流淌向东方。另一侧则向山坡延伸,密密麻麻的民宅沿山坡而建,再远处的山坡上是大片草地,穿插着一块块葡萄田,享受着巴尔干半岛的炽热阳光,也是这座红酒小城的美味之源。
Hash:6861a14c97c3b1d7154235c52d968dd04f821a41
声明:此文由 樱花草情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