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大院的前世与今生

地处婺源西南方向的许村村,有个闻名遐迩的徽式大院,叫许家大院。许氏族人南唐升元年(937——942)从乐平洺口迁婺源怀金乡三溪里,许村古称泉田,又名许昌,许氏推和派再名许村,始迁祖为江冲府君。

笔者一直都向往许村镇许村村的许家大院,曾多次到过这座作为镇政府办公场所的院子,对这幢庞大的老宅充满了好奇之心。这里的一切都是迷,时时都有想解开的愿望。房屋场地这么大?主人是谁?做什么生意发的财?什么年代建的?为何成了镇政府的办公地点?等等……

记得90年代第一次去镇政府(许家大院),就为这幢徽派古建筑震惊,左观右看,不说室内雕龙画栋,少见前二层后三层老宅,房间数也数不过来,庭院深深,你只要看那些房梁柱上的雕刻故事、人物、花草,你就会着迷。

为求真实记录,了解许家大院的内部结构及相关历史,在镇詹淦樟书记的支持下,2020年年底我三次去许村走访老人,查看资料,慢慢揭开这幢古建的面纱。这座许家大院的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二亩,共修造了五年才建成。大门是朝东开的,偏门进来有院子,靠边有间屋,那是停轿用的。砖雕门楼大门对着围墙,门柱仿水磨砖制成,石库门枋,门罩下有一幅中状元的砖雕特别显目,画面有位男子骑着马,中间是官员迎接封官,右边两位肩扛“清道”大旗,另两位,一人举“状元”牌,另一位举“天科”牌,折射出主人对科举及第做官的美好愿望。下一幅是“郭子仪祝寿图”,以示官高位显,子孙满堂。

大门正中是中门(仪门),两边是耳门,平时出入走耳门,只有官员和尊贵人物光临时才打开中门。正厅为两进式,中间有木雕精美照壁前后间分开,正厅(婺源话堂前)上有大天井,下面是四水归堂,除祠堂外,大院民居唯一四堂,其它是三水归堂。大门、耳门早已拆除,现为一进式,前后正厅两边一边八间,共有16间。许村大院建筑风格与婺源其它徽派建筑不同之处,在于该房屋两边有两个会馆,男左女右,男面是男会馆,供来访的男眷属居住,右边为女会馆,供随访的女眷属居住,过去男女有别,泾渭分明,不能住一块的。徽州地区会馆都修建得很考究,内外木雕工艺十分显目,玲珑雅致,用于招待生意上的贵客及相关要人住宿。许村大院左边的女客馆依在,可以观赏其优雅别趣。前有月池、古树,五组木制隔扇门分外夺目,上面是小姐楼,四周都是美人靠,小姐楼是互通的,叫跑马楼。一楼厅堂是会客用,四面有很多房间,数了数,这个会馆里有四个天井,一个大天井,三个小天井,许家大院细数起来除去男客馆不在内,共有6个天井,厅堂后又有雅间,听说土改后,这里改成区政府时,第一任区长就住这里,一头办公,另一头住宿。

男客馆已经看不到,听说从正屋过,穿过花园才到男客馆,现在建筑是改建,只能见到那株造屋时栽种120多年的桂花树,还有那石砌的月池来追忆男客馆的往事,听人说,男客馆是平房,没有女客馆那么雅致,下截木门,上部份是用有色玻璃装修的,当时玻璃的紧俏稀奇物品,国外引进,看来也时尚。只是早就拆除,有点遗憾。

为什么男女客馆前院都修建了月池、桂花树?原来徽州大院、村落、宗祠、私塾、书院都有这样的布局,为什么?原来这是仿月亮上蟾宫而建,意思是指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名为“蟾宫折桂”。古代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大院正屋后部分是厨房,堆放柴火、储蓄食品等,炉火旺盛,供奉着院里几十号有的吃喝,想当年,那是个什么情景啊,院内人头攒动,老爷、夫人、公子、小姐、佣人、丫环,官员、坤士、员外等等,来来往往,喜、怒、哀、乐,不知有多少故事在发生。我常想许家大院不简单,虽说不能与《红楼梦》里的贾府相比,但也是非常的不错,有故事,有内涵。

经查阅相关文献得知,许村大院的主人叫许雲菼,他的爷爷叫许悠英,贡生,生于乾隆五十三年(1861),诰赠朝议大夫,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城、长增、长埈。雲菼的一生与两头叔父都有关联。

亲生父亲叫许长城,生于嘉庆1817年,逝于咸丰1859年,终年才42岁。诰赠奉直大夫,可见也是有些地位的家庭。生有四个儿子,雲菼排位老三。因为二叔许长增年仅25岁病故,无后,雲菼并过继给二叔当继子。陪二婶一起生活,二婶李静容22岁守寡,80岁亡故,请旨已建贞节坊

另一个与之关联的是三叔许长埈,许氏家族长城、长增、长埈三兄弟里,三叔算是最有能耐的一个,许雲菼经商的成功之路主要靠他的支持帮助。

许长埈生于道光四年(1823),小名戴坤,字慕高,号怀德,从小读私塾10年。满腹经纶,同治四年(1872)钦加四品衔,赏戴花翎,候补知府。他31岁时弃儒经商,是许氏家族中的第一代徽商。许长埈不但开钱庄,还经营绿茶生意、开茶号。茶叶界名声远播,在上海开设银庄——永祯银庄,慢慢发展到重庆济南天津武汉南京幅射到全国各地,双管齐下,哪有不赚钱?赚了大钱后,许长埈轻财好义,致富不忘回报家乡,建宗祠、重修文昌阁,周济乡亲,特别是代嫂建节孝坊,扶持侄子雲菼成才,可以这么说,许长城父子得到了他的帮助开始兴旺发达起来。许雲菼子承叔业,有叔父给他铺路,打牢的商业基础,还有钱庄做资本,他看到婺源绿茶交易生机勃勃,并着手经销绿茶。在九江、上海等地开设茶栈收购精加工销售婺源绿茶,并设立“永泰和”茶号,绿茶经上海口岸销往日本英国等,与外国人做生意,因为信誉好,资金雄厚,人脉广,他的“永泰和”茶号越做越大,影响广泛,自然也赚个盆满钵满。然后回到许村来建自己豪宅——许家大院,这个现存的徽式大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竣工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历时五年之久,工期长,耗资数百万元。据记载:许雲菼娶妻二房,正房是婺源人,二房是上海人。因为丈夫在外经商,许院兴建的诸多杂事,都是正房运筹料理,因操劳繁重,积疾而终,没有生育。二房应该是许雲菼在上海经商时迎娶的,她为许家生育了二男三女,长子许运和、次子许逊和,三个女儿分别是许彩英、许彩珠、许彩秋。

许运和、许逊和依托父亲的人脉和商业资源,子承父业,继续经营茶栈和茶号生意,日子依然富足惬意。经翻阅资料,许运和民国开设许村的茶号叫“许森芽”。

许家大院的主人,在豪宅里充分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自然也是靠打拼,靠智慧赚来的钱财,子女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时势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九四三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飞机轰炸了上海、广东、九江,把许家大院分布在各地的茶栈、茶叶购销渠道打乱了,茶叶生意无法承接下去,家道开始慢慢衰落。从业人员不得不转行,子女到国民政府谋闲职拿工资,族人靠父亲买下的三百多亩田租金度日,按道理有那么大的家业,生活还可以混得下去。可紧接着,1949年全国解放,1950年土地改革,许家的大院地、水田、山场全部没收,归了人民政府,许家对未来的生活梦想全扑灭。

搬离曾经富足日子的大院,靠自己的双手外出去工作去打拼。从此,许家大院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关于许家大院,解放后,这里先是区政府驻地,后来又是乡政府办公的地方,1994年11月,撤乡设镇后,办公场地还是在许家大院。前厅两边房间有党政办、财务室、综治办、林业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女客馆那边是会议室,一般会议在那里开,主屋后边是机关食堂。男客馆那里改建了两层楼房,镇领导办公室设置在那里。厨屋与住宅中间有空地便于停车活动。

至2016年初,许村镇政府在新址建了办公大楼,政府机构才搬迁出来,闲置几年后,许家大院转为大学生写生接待中心。2019年,许村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古建筑保护与民宿开发模式,凭借婺源民宿行业呈蓬勃强劲发展势头,创新思路、主动作为,策应“三请三回”招商战略,实现“婺商回归”,成功招引许家大院文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1300余万元,遵循古建原貌不破坏的原则,修旧如旧,空间设施适当改造,打造成集公共文化服务、写生接待、研学旅游、徽派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2020年7月23日,正式营业。

山西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江西婺源许村有许家大院,虽然规模上不能堪比,但婺源许家大院基本保留了许家鼎盛时期商业和民俗风貌,徽州商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沿袭,也是名声在外。

1、 许村镇召开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部署会

2、 公安机关10条温馨提示,让您和家人远离电信网络诈骗

3、 不采!不食!不售!谨防野生蘑菇中毒

顾问:詹淦樟、詹烨彭

审核:何丽梅

编辑:何晓丹

Hash:a5cf9c7c68626ac7d7b4d9685bd849f813e35069

声明:此文由 那些事儿早知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