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夕阳斜挂,金光穿洞,北京这一壮美景观出现了!
关注我哟
☀
真是太美了,错过了要再等一年!
最近几天颐和园异常的热闹了
每年难得一见的绚烂景象——
落日余晖照亮桥洞侧壁
远远看去就像桥洞内点满了明灯
金光灿灿的光辉映满十七个桥洞
这一景象被人称作“金光穿洞”或者“红光满洞”
而与此景相互映衬的就是
十七孔桥西侧聚集拍照的人群
“长枪短炮”整装待拍
拍照十分钟
排队八小时
但依旧阻挡不了人们对这一美景的欣赏
虽然人多但依旧可以试试
孟子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为的就是看看这个冬天首先到来的美景
冬季的颐和园冷风瑟瑟
傍晚的太阳斜挂天边
只为这十七孔桥增添最美的风采
看着冰封的河面
真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金桥接长空琼阁
且不说这是不是古代匠人的精心计算
但就景观而言也令人称奇不已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十七孔桥
▼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
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
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孔券组成
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
状若长虹卧波
桥上石雕极其精美
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
大小共544个
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
南面书“修炼凌波”
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令人称赞不已
欣赏这十七孔桥的美景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领略
既有四时之美
又有黄昏之美
而每年冬至前后几日
落日时分
金光将贯穿十七孔桥的每一个孔洞
景色壮观
灌满桥洞的阳光呈美丽的红色
引来众人聚集欣赏
当真是北京冬日里最魏巍壮观美景之一了
▼
如若你喜静
不想在人群中看那惊鸿一瞥的十七孔桥
自然可以独自逛逛颐和园其他的桥
仔细品味当会感受到不同于视觉上的美
自可值得一看
乾隆最钟爱的石桥
此桥接近水面
便于观鱼
因此取名知鱼桥
更是引用
庄子与惠子桥上辩斗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增添了桥的趣味
更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一座桥
接引桥
连接佛缘的圣洁之桥
接引桥位于清华轩院内
是一座单孔石桥
架在八角池上
八角池称之为“八角莲池”
这座桥象征着连接佛缘净土
因为清华轩乾隆时期是五百罗汉堂
罗汉堂南门正对的就是接引桥
1860年烧毁,慈禧重建时改为住人的清华轩
石桥就保留了下来
(清华轩的前身:罗汉堂)
辅桥
最善变的桥
颐和园东堤最北侧有两座桥
一座“闸桥”、一座“辅桥”
两桥并排,闸桥高、辅桥低
慈禧修建颐和园时将此桥圈出了颐和园
直到九十年代颐和园东墙外扩才把它又圈了进来
北宫门外石桥
最不是桥的桥
现在已是一片绿地的石桥
昔日桥下走水
如今沟满壕平
不是桥的桥——北宫门外石桥
玉带桥
最美的桥
玉带桥是颐和园中最美的桥
建于乾隆年间
桥身由青石和汉白玉砌成
恰如一条玉带
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
“东面: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
西面: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柳桥
最有诗意的桥
柳桥位于西堤的最南端
始建于乾隆年间
在清朝时也叫界湖桥
光绪年间重修
因此地绿柳成荫
借用唐代诗人杜甫“柳桥晴有絮”
的诗句中的“柳桥”二字改名
五孔石桥上立着八柱、
四角重檐的一座隽秀亭子
桥南北两端的柳丝婀娜多姿、楚楚动人
练桥
最赏心的桥
练桥位于西堤平桥北侧
始建于乾隆年间
四柱、重檐攒尖顶的桥亭坐落在一座方形单孔石桥上
桥名取自南朝谢眺诗句:“澄江静如练”中的“练”字
远望婷婷玉立
近看小巧玲珑
七折桥
最有情趣的桥
七折桥位于万寿山西麓
是木桥,因桥面有七道弯而得名
折桥的小小变化就改变了直桥的呆板
增加了情趣
寅辉城关石桥
最高的单孔石桥
此桥位于后御道寅辉城关西侧
是颐和园最高的单孔石桥
建于清漪园时期高有十数米
桥拱中间有吸水兽
桥栏杆为罗汉板
九十年代为了保护古桥
桥面和栏杆都用木头包围保护起来
无名旱桥
最小的桥
穿过十七孔桥是龙王岛
岛上有一座真正的“半步桥”
其长度和宽度远比颐和园“谐趣园”
内的“半步桥”还要小一号
堪称颐和园里最小的石桥
此桥就是一块板,没有名字
长约一米宽有四十公分架在叠石之间
上面很少有人去走
所以很少有人关注
界湖桥
最苦难的桥
界湖桥,地处西堤北端
是一座平桥
是前后湖的分界桥
始建于乾隆年间
此桥有三难
一难改名难,原被乾隆命为“柳桥”
后不知为啥与上面的界湖桥换名了;
二难桥有亭,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劫
至今没有恢复;
三难改桥栏,初建时桥栏杆是石质的
光绪时期重修为木质栏杆
建国后又改为石质栏杆
风景独特的桥能让人眼神一亮
但不知名的桥更具有其深意
细细思量,闲庭信步
看看十七孔桥的金光
也看看这些默默为着颐和园增添风韵的桥梁
本文来源自:北京潮生活(ID:bjwx0100)
Hash:bd15a3638ba9afe4a0f35f458b6498e6d95c1c2e
声明:此文由 新北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