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天津卫——天津的那些老教堂
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的“炮舰”打破了天朝大国的美梦,西方的传教士也像鸦片一样涌入中国。中法《黄埔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传教士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1860 年 10 月 24 日,清政府全权议和大臣奕䜣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
随着来天津定居的外国人增多,教会活动也随之频繁,在随后近100年中,天津建立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教堂。至今,我们仍能够看到多种风格的老教堂耸立于市区各处,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西端北侧的望海楼教堂(1869,1897,1903)、建国道的圣心教堂(1922)、岗纬路的冈纬路教堂(1935)、和平区营口道的紫竹林教堂(1872)、泰安道的安立甘教堂(1903,1936)、西宁道的西开教堂(1916)、南京路和郑州道口的犹太教堂(1940),以及南开区老城厢鼓楼东侧仓门口教堂(1934)等等。此外,天津还有很多已经消失的教堂。今天我们就说说天津的第一座教堂——天津联合教堂。
1860 年,英法占领天津后,用于礼拜的教堂一开始设在旧城外的娘娘宫,主要为英法士兵服务,一些居住在三岔河口附近的外国侨民,包括传教士,也来进行朝拜,在册大约有 3000 人。随着英法租界的设立,外国人开始搬进租界。由于无法找到合适地点,宗教活动无奈只能在牧师家举行,侨民迫切感到需要建设一个合适的宗教场所,于是开始筹措建设一所教堂。
1862 年,英国传教士乔治·殷森德( 因诺森特)等人筹集款项,购买了海大道(今大沽北路)东侧一块河泥吹填的土地,等待土地沉降到位的同时,推选的委员会也开始招标。教堂的设计工作也相应完成,宽 22 英尺、长 38 英尺,哥特式风格,有门廊和钟楼,包括钟楼高 45 英尺。筹集建设资金的工作,由殷森德和哈尔负责。他们很快从各方募集善款 1300 美元,相当于当时的 420 英镑。 1863 年 7 月 22 日,英领事吉必勋致函直隶总督崇厚,循道公会传教士在天津海大道购地 12 亩,拟建盖合众会堂。每亩年租制钱 1500 文,请饬天津县在契约上盖章承认。在当时的天津,由于没有人能承建如此重要的建筑,所以便请来上海的建筑师。
1864 年 8 月 14 日, 殷森德( 因诺森特 ) 宣布教堂启用。 该教堂被称作联合教堂(又名合众教堂)。 顾名思义,是为了满足在天津定居的各国居民信徒的需要。 尽管是新教教堂,但它不分教派,是新教白种男人朝拜的地方,它包括许多英格兰教会的成员,早上被用来共同祈祷,许多英格兰主教和牧师在教堂传播福音。
该教堂共耗资 500 英镑,超出预算 150 镑。为此由委员会提出上报,希望补足超出的部分。这个呈报被批准,民政事务总署拨付了传教士募集的资金,并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在英国领事馆批准之后,将来再建设新的教堂。“老的联合教堂”是后来的称呼,但在当时仍是相当杰出的,虽然附近许多还有很更大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但在当时,它仍具有吸引力,有许多人以非常大的兴致期望着它。 直到 32 年后,即 1896 年新的联合教堂建成,老联合教堂则开放为中国人服务,仍是一个保存的完好状态,成为教堂的培训机构。
1890 年圣公会教堂在天津建成,而此时新教的联合教堂作为中国北方唯一的英语礼拜堂已经存在了 26 年。从 1890 年到 1900 年,这十年是天津显著增长扩张的时期,英租界经过多年建设,推倒所有荒凉的泥房子,新的住宅迅速崛起。尽管圣公会教堂开始启用,但这古老的联合教堂还是显的过小,他们又购买了一块新的土地(今湖北路与保定道交口)。 1896 年 7 月 5 日,一个更大的教堂竖立起来,建筑面积比以前多两倍的容量,新大楼是一个漂亮的哥特式风格教堂,有一个高大的尖顶,从而被称为“新联合教堂”。
接着我们说说 圣公会教堂。1880 年,英国圣公会设立了,起初活动地点位于山东泰安,后来移驻北京。圣公会传教士史嘉乐由基督教英国圣公会大主教指派担任华北地区主教。大批英国人涌入天津,因此史嘉乐决定为天津的英国侨民修建一座教堂。据记载圣公会教堂建设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大水塘。据说,在 1887 年,英租界内的一对男女连同马车一起落入水塘中,被英国侨民救起,这个水塘就是这个圣公会教堂的原址。为建教堂仅仅填平这个水塘就花费了白银 1500 两。
1893 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将将咪哆士道(今泰安道)与马场道东北端(今浙江路)大约 0.7 公顷的土地以“名义租金”租给英国圣公会。圣公会先修建了一座小教堂,仅能容纳 60 多人,后因租界内居民的猛增,小教堂已经入不敷出。由于圣公会教堂用地是 1893 年英租界工部局捐赠的,受英国国外布道会及圣公会华北教区管辖,是天津英国基督教安里甘教派信徒礼拜之所。所以历史上原圣公会教堂历任牧师都是英国人,所以此处有“天津的英国教会”之称。
圣公会教堂于 1893 年开始建设, 10 年之后,也就是 1903 年一座规模更大,外表更华丽的圣公会教堂落成。这座教堂又名诸圣堂、安里甘教堂。英租界扩展后,教堂的位置成为了英租界的中心区,每到礼拜天,界内的英国侨民便纷纷走向这所教堂去祈祷。
1935 年,教堂遭遇严重火灾,大部分被烧毁。 1936 年重建工程完工。重建后的圣公会教堂建筑面积为 858.36 平方米,能容纳 300 人。建筑为砖木结构,哥特式风格,墙面上开尖券门窗,钟楼耸立。这座教堂变化丰富,墙面按照内部祭台的布局呈圆弧形,弧面上还立有扶壁柱的与直线型的山墙组合在一起,屋顶起伏不平,顶部覆盖黑瓦。
1958 年,天津市基督教各教派实行联合礼拜,圣公会教堂成为保留下来的四处教堂之一。 2009 年 6 月,教堂进行修复,恢复原貌,年底竣工,称为安里甘教堂。
Hash:6d08c86ab7115a342f46b8dac05f082039138200
声明:此文由 讲故事的翁老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