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满清:显赫一时的“总理衙门”,为何仅存在40年就被取缔?

1901年7月,存在40年的“总理衙门”宣告终结,走完了它短暂、却坎坷的历程。总理衙门是清廷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洋人事务而专门设置,但是,1901年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庚子国难”、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这个紧要时期,作为与洋人交涉的重点单位,总理衙门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却为何黯然落幕呢?

一句话——被淘汰了!

背景

总理衙门的全称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咸丰帝的批准下,于1861年1月设立。1861年的外患,虽然让清廷倍感压力,但是,从总理衙门的规模和位置来看,并没有引起朝廷太高的重视。说白了,就是一处宅子,是前大学士赛尚阿的府邸,而且也只有一半,东半部是最早的外语教学机构——京师同文馆,西部才是总理衙门的办公所在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参考军机处的整体构造,由一位亲王总领,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人数并不多,有时7、8人,最多的时候也就是10余人。总理衙门前后只有两位总理大臣,一个是奕䜣,任职28年;另一个是奕劻,在位12年。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由买办化的官僚薛焕、崇厚任职,后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但是,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与总理衙门在业务上的关系是平行的,只是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与总理衙门咨商,由总理衙门代奏朝廷。

总理衙门的设立,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紧密相连。自从鸦片战争叩开大清国门之后,洋人开始大量涌入中国,由此引发的贸易、税收、官文等诸多问题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理。当时经办这些事务的大多是那些督抚大员,但这些人不愿染指洋务问题,常常互相推诿,使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西方迫切需要一个专业机构来作为和清廷“沟通”的桥梁。于是,在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后、西方军队撤离时,奕䜣在“邀功”的奏折中再次表达了设立专门洋务机构的请求:

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

这次得到了咸丰帝的批准。

总理衙门也曾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比如英法联军撤退后的善后处理、外国使团的接见、海防问题的协商、乃至各种条约的修缮等,但这些都是在奕䜣时期完成的,在奕䜣受到打压之后,总理衙门的职位和作用就大打折扣,到了奕劻时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太出彩的表现

那为什么总理衙门又会被取缔呢?这个原因有点复杂,咱们逐一分析:

其一:洋人的需求

在那个主权已经名存实亡的年代,洋人的需求往往可以主导一切,总理衙门既是在洋人的需求下诞生,也是在洋人的需求下灭亡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参与其中的奕䜣和文祥等人都是朝廷的实权人物,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所提要求基本上会被朝廷恩准。这一时期,是总理衙门和洋人的“蜜月期”,双方在各种问题上的分歧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可是奕䜣被打压后,总理衙门的影响力也开始急速衰退。英国公使对总理大臣文祥、沈桂芬等人十分不满,其声称:

在中国做了7年驻京大臣,受尽文中堂怄气,如今文中堂去世,又有沈中堂,办事一样路数,处处欺瞒哄骗

这是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中的记载,想来不会有错。只不过,洋人的这种需求也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直到庚子年之后,洋人将这一要求明确写入《辛丑条约》中,以条约的形式来要求清廷,迫于无奈,清廷才决定将总理衙门取缔

其二:内部的纷乱

严格来说,总理衙门从建立到取消,“乱”字始终充斥其中,只不过,在奕䜣管理时相对规范,之后就逐渐“失控”了。

总理衙门并非专办外交事务的机构,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却将一切和“洋”有关的事务全部统辖在它的“业务范围”之内:

海关税务,这本来由户部掌管,可后来户部“仅司销核而已”;

再看礼部,自从有了总理衙门,外国使节来华的一切事宜就不再归礼部管辖,甚至租界约定等问题,也都归属总理衙门;

兵部呢?鸦片战争之后,海防成为重心,但是,大到武器、军舰的采购,小到沿海兵力的调配,都成了总理衙门的事;

制造业本属于工部,可是后来的船政、铁政、乃至矿务等,都归总理衙门管辖;

刑部就好吗?想得美,刑部本来掌管法律,但是洋人只要牵涉到诉讼,往往会到总理衙门进行交涉,根本无视刑部的存在;

(不过我倒觉得刑部更乐于看到这个局面,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总理衙门的设立,本应以“外交”为主,可实际上,它几乎快夺了“六部”的权,“外交”反而成了“兼职”,只属于“业余爱好”,这样一来,精力过度分散,很难有所作为;同时,总理衙门的存在又破坏了正常的行政体系,使其在权力分配上和六部出现重叠和冲突,对朝廷政策的顺利实施也构成了影响

其三:效率低下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虽然也大张旗鼓,但是,从人员配备上看,更像是一个过渡性、或者临时性机构,因为很多大臣都是兼职。就像1898年刑部郎中沈端林在奏折中所说:

上至总理大臣、下至章京,皆为兼职,以一人而任数事,一日之中,恒苦应接不暇

就像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都在总理衙门担任要职一样。他们本身就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如今再涉足总理衙门,分身乏力,所以,办事拖沓、敷衍了事的作风也就不难理解;

另外一点,总理衙门是参照军机处而设,所以,官僚色彩浓厚,名字再超前也改变不了封建官僚体制的本质。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回国后,在讽刺总理衙门官僚作风时说:

凡各国使臣到总理衙门,必具酒果,王大臣以次陪客同坐,一若以饮食为交涉要务也

而那些负责外交事务的大臣,遇事推诿的人比比皆是。当和外国使臣讨论时“新臣望老臣、老臣望亲王”,亲王只要不发话,没人敢发言,所以,双方的讨论会经常陷入众人哑口无言的“断带”境地,为了缓解这种尴尬,“今日天气不错”就成为一句流行语,只要有人说出这句话,其他大臣会及时附和,将讨论的主题又转移到天气上去。我甚至怀疑如今娱乐作品中“今天天气不错”这种打趣就是取材于总理衙门

其实,在当时不敢说话的官员又岂止总理衙门?封建体制的腐朽在总理衙门表露无遗,简直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笑柄

其四:权利的分流

从总理衙门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出于地域上的考虑,其下设南洋和北洋通商大臣处理各自区域的洋务,整体上说,他们应该是平等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洋因为李鸿章的得势异军突起,北洋成为处理洋务的核心所在。

英国一位外交官在回忆中声称:“北洋大臣李鸿章,甚至不想掩盖他实际上是中国的外交大臣这一事实”!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管理下的总理衙门,只不过是李鸿章天津衙门的一个分支而已!

由地方大员掌控国家的外交权,最容易出现的局面就是当列强进一步索取利益时,往往会以其他地区为“牺牲品”,从而保全自己的势力范围。看看后来的“东南互保”,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形势,虽然有时会有利于某个西方国家的利益,但是,却不利于西方国家的整体外交,“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始终不会长久。

另外,总理衙门的权力从北京转到李鸿章的北洋所在地天津,这也成为西方外交顺利进行的一个障碍,毕竟驻华公使大多数还是聚拢在京城的。1897年,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出访欧美五国时,国内的洋务处理几近停滞,英国公使因此大发牢骚:堂堂首都,掌外交者竟在数百里之外!

总理衙门的设立就是为了“以收外省之权”,可40年后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饶了一圈,又回来了,朝廷聚拢起来的外交权力再次分散到了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各国强烈要求朝廷改变这一现状,“安处于京师,不再奔问于外省”。

由此可见,总理衙门从设立之后就争议不断,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达到外交家们期望的效果,这也是它被取缔的必然。

尾话

在封建制度这个大前提下,任何机构、部门的设立,首先是要成为封建制度的“服务者”,“外交”是其次的考虑。总理衙门一方面要适应西方列强入侵后带来的各种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力图维持旧制、维护大清朝的尊严,因此,在职能、性质、以及具体操作中都会出现很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很难做到“鱼与熊掌”的兼得,甚至会出现“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久而久之,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所以,它的取缔,也成为一种必然

总理衙门的设立,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一种推广和蔓延。清政府如果过于推崇总理衙门,就必须对固有的政治体系和制度进行整改。可惜,后满清时代的统治者依然坚守着脆弱的“大国”思想,断不会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来,从而错过了与资本主义的并轨,但不能否认,他们也曾经为此做过努力!

Hash:99cbb4f76291de6d4906bbf1e261970c3fdcc4a9

声明:此文由 朱逻辑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