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东门:左手历史,右手繁华
自古以来,东门就是成都繁华的缩影。
过去的老成都人出东门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武城大街、安街由水东门码头出城。另一条是经东大街的迎晖门出城。
码头与东大街,就是演绎“东门胜景”的原点。
DONG
东门「码头记忆」
MENG
在古人的信仰里,水代表着财富,而自古以来,河流沿岸必有重镇。
东门除了多文化名胜,更是锦官城自唐宋到明清,最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合江亭、安顺廊桥、九眼桥到望江楼一带,是演绎“东门盛景”的原点,彼时成都南来北往、诗酒人生。
▲1925年,成都东门码头。
1200多岁的合江亭,见证了最早驶往东吴的征帆。
七百多年前,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成都,也由衷地赞叹道:“此川之宽,不类河流,竟似一海。”
曾经,李白说:“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杜甫道:“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时候的成都东门,诗酒风流,迎来送往,好不快哉。
到了清朝年间,东门因坐拥锦江东水津渡码头而兴起了繁华的商圈。
▲昔日水津街码头
水津街,作为当时连接锦江东水津渡码头最重要的道路,无数从北方而来的糖盐、药材、棉麻、米面等物资都会通过这里,被运往当时的繁盛的东大街一带。
沿街,餐馆林立,商铺栉比,南来北往的客商,酒肆里新酿米酒的香气,摆满奇珍货品的奇珍阁......
锦江之上,船灯点点,游弋于水上,一派江南景致。成都也有了蜀中江南的美誉。
▲东门盛景图
DONG
东门「金融第一街」
MENG
顺着锦江一路向上,是成都的金融第一街——东大街。
东大街不止是一条街,范围包括了从盐市口到老东门大桥,在清代不仅是成都全城最宽的街道,街道宽约三丈,长1600余米,街面全用红砂石板铺就,而且也是全城最繁华、最重要的街道。
从洋货到特色小吃,从印刷术产生到“交子”的诞生,东大街见证了成都金融与商贸的发展。
“东大街是成都顶富庶的街道,凡是大绸缎铺,大匹头铺,大首饰铺,大皮货铺,以及各字号,以及贩卖苏、广杂货的水货,全都在东大街。所以在南北两门相距九里三分的成都城内,东大街真可成为首街。”近代作家李劼人先生曾经如此描述过东大街。
民国时期,东大街沿线的银号数量,占到了当时成都主城区的80%。
为了吸引更多富贵人士,当时除了银号,东大街上最多的就是绸缎坊和金银首饰店,全成都养尊处优的阔少名媛们,最喜欢逛的街,就是东大街。
▲清朝时期的东大街景象
如果说,城西金沙、浣花溪是成都几千年来的文脉图腾,东大街一定是千年来成都财富的图腾之地。
上世纪50年代大发展,大片大片的工厂和建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1958年,近4000人从沈阳出发,浩浩荡荡来到成都,开始在东门建立起秘密的420厂。当时的口号是“100天,建成一个420厂。”
最辉煌时,420厂拥有2万工人,加上家属就有10万人。当时的双桥子基本都是厂子的天下,随处可见的都是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
▲成都老工厂俯瞰图
以420厂为肇始,随后在成都东门上建起的31万平方米密集工业和生活区,拉开了成都工业进程的序幕。
川棉一厂、成都420、无缝钢管厂、成都配件厂和成都热电厂、6号信箱、7号信箱、69信箱、82信箱,106信箱、107信箱……来自全国的技术能手或科研人员汇集在这里。
大食堂、灯光球场、坝坝电影,职工活动中心、春节游园、胜利电影院,住在厂区搭的平房里,穿过车间去子弟校读书,从子弟小学到初中、从职高到厂里工作,都是老东门绕不开的回忆,那是生活,是青春。
沉寂的东门再次震惊世人的眼球,是它以更年轻的姿态东山再起的时候。
码头文化早已在成都的“渡改桥”政策中消失殆尽,当下的年轻人,在东门找到了新的娱乐消遣方式。
DONG
东门「夜间经济」
MENG
以兰桂坊为地标的九眼桥,近百家酒吧、夜店集聚在一条街上,灯红酒绿,喧嚣一直持续到凌晨才会停下。这番热闹的场景,比起数百年前的繁华夜市也毫不逊色。
夜游锦江已经被打造为成都新旅游IP,一副蜀都味生活美学地图缓缓展开。乘一叶扁舟,从东门码头出发,徜徉锦江的温柔夜色,犹如置身“长似江南好春景,画船来往碧波中”的诗句中。
▲夜游锦江
DONG
东门「成都“华尔街”」
MENG
2010年,四川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将东大街确定为成都市的金融发展集聚区;2013年,东大街被正式命名为“成都民间金融街”, 被业界喻为与温州、广州并肩的“中国民间金融第三极”。
海外知名金融企业的陆续入驻,使东大街成为了极为发达的西部金融要塞。时代8号、铁狮门、晶融汇、明宇·金融广场、花样年·喜年广场……众多国际大品牌企业开发高端写字楼物业,与之配套的高星级酒店、高端零售等也将逐步呈现。
随着春熙路商圈的升级,并崛起IFS、太古里等全球奢侈品名片之后,东大街已经成为天府之国展示国际化形象的“黄金门廊”。
▲成都东门夜景
从成都商业街之最到如今“蜀中未来第一街”,东大街在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里加冕,走向光明的未来。
DONG
东门「文创天堂」
MENG
420厂变成了华润二十四城,红光电子厂变成了东郊记忆,82信箱变成了SM广场,512建材工厂变成了512建材厂,内燃机厂变成了高档社区……
昔日的工厂华丽转身,成为文创天堂和高级住宅区。
人们怀念这里的复古气息,给曾经机床声轰鸣的的厂区、办公楼,画上了新奇的涂鸦。火车头和铁轨,成了文青们拍照的最佳背景板。
▲东郊记忆的两个烟囱使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就连本地小情侣拍个婚纱照,三套造型里,超过一半的成都小青年,都会选择去东郊记忆整一套怀旧复古风。
艺术展,动漫展、手工体验、讲座、戏剧,室内音乐会……每个周末,这里都有百人规模或千人聚会的各种文化活动。
前不久落成的东门市井,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年代。公馆建筑、灰墙青瓦的下沉广场、老式茶铺……再现了李劼人先生笔下的市井生活,栩栩如生。
▲东门市井茶铺
东门蓬勃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整个区域的闪光点。
改造后的香香巷成了众多年轻人的夜宵圣地。此外,焕然一新的还有望平街、建设巷……东门褶皱里的光阴渐次打开。
短短数十年,东门自然生长成了一片市井与文艺并存,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天地。
东门要发展,交通就先行。
交通上,一条条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像血脉和经络,正将“东西双城”和东部新城各片区有机联系起来。
随着东欧班列的开出,地铁8号线一期的修建,东门正在迎来新一轮的腾飞。
每年近1亿人次,通过成都东站,走出成都,来到成都。
在天府国际机场,还有“3高4快”“环形+射线”高快速路网,在机场外围形成高速路环线。
交通上的全面发力,将彻底打开成都的东大门。
▲成都东站
2017年,成都政府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其中,“东进”是沿龙泉山东侧,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在东门优先发展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东门的交通、商业、交易、经济和文化,正在迈上发展的快车道。
未来十年,成都向东,未来可期!
- THE END -
图丨部分网络(侵删)
Hash:7b651fa779db395f3368ec498a5af8f658536928
声明:此文由 看四川杂志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