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茅屋到洋楼别墅,住房变迁见证社区巨变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到全国科普示范社区;从以劳动务农为主的农业村,发展成为村组两级总资产近8亿元的新时代社区;溪头广场、东溪公园、华庭酒店的建成,凝聚着溪头社区一代又一代人风雨兼程、艰苦奋斗的心血和汗水。数十年来,他们用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屡谱华章。

从劳动务农到入股分红

社区经济发展屡居厚街前列

中国成立初期,溪头社区经济以水稻、水草种植和水草编织等传统农副业为主。20世纪60年代初,社区曾开办粮食加工厂、榨油厂等,也有草席加工、水草编织等手工业,村民多以劳动务农为生。

“溪头算是好一些的,田地多,劳动力强,村民不会吃不饱。”溪头社区居民方文光说,柴米油盐都是生产队分的,劳动累计工分,按年结算,生产队分的东西有些是用工分来抵消,比如鱼塘里养出来的鱼。有的家庭一年能结余千余元,大部分家庭每年能结余几百块,而有些家庭一分钱都结余不了,还有些家庭一年下来工分不够用,生产队会预支一些,就像现在的银行贷款一样,村民生活比较艰苦。

直到改革开放后,溪头积极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外向型工业。1981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溪头胶花厂,随后又陆续建起丝花厂及表带厂,还有溪头人所熟知的美华玩具厂、马氏玩具厂、国联玩具厂等。

“这些厂的老板都是香港人,他们讲广东话,为了方便管理和交流,工厂开办以后,只招溪头本地人。”溪头社区党工委委员方沛全曾在国联玩具厂从事出纳工作,据他介绍,在厂里工作的以年轻人为主,刚开办时有几百人,工种不同,工资也不同,“这些厂很吸引年轻人,那时我一个月能拿到130多块工资,比在田里务农收入要多得多。”

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工业发展,农业经济的比重逐渐下降。2000年以后,大力发展商贸业等第三产业,2007年由溪头村民入股集资建成的第一家星级酒店——华庭酒店正式开业,溪头社区的第三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今,集体股份分红、劳动工资、经商、房屋出租租金等成了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溪头拥有企业191家,主要生产电子、鞋材、家具等产品。至2018年底,社区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为79776万元,净资产为70907万元,经营性总收入为9675万元,纯收入为6558万元,在连续多年的社区经济发展排名中,溪头社区屡居厚街前列。

从茅屋、“明字屋”到自建洋房

村容村貌换新颜

从茅屋、“明字屋”到自建洋房,从沙石路面到水泥混凝土路面,一代代溪头人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交往通行越来越方便,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的溪头,除了农田就是民居,村内道路狭窄崎岖,破烂不堪,村民住房或是茅屋,或是以土石木结构为主的“三间两廊”,这类房屋结构被当地人称为“明字屋”。

“溪头的村民们基本都是住这样的房子,我儿时的家大概有90平米,一家几代都住这里面,没有装修,就是土楼。”溪头社区居民方汉明说,一所房子住两户人家,有的夫妻及儿孙10多人挤住在一所房子里,人均面积不足8平方米,居住环境极差。1958年溪头社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拆除旧民房,建成了八连排新房,每排相隔5米,可以行驶汽车。每排六间,每间两房一厅一厨(现大部分拆除建新楼房)。

70年代后期,由生产队分地,按每人15平米计算,房子需要村民自己出钱建,大部分人家建起了楼房。溪头社区的石玺新村、天下围新村就是那个年代建成的。而现如今,溪头的村民们住上了自建小洋房,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同期,村道建设迎来高潮,相继开发和建成了溪头路、环村路、东溪路、东一横路、东二横路、溪宝路、三环路和四环路,建设总长度约4582米。此外,乡间道路也不断增加,如主干道康乐南路,环莞快速路等,使相互交往通行更方便、更快捷。

近年来,溪头社区积极推进社区村容村貌项目,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溪头文化活动中心重建工程、溪头大塘公园改造工程、溪头大塘停车场大塘西路道路工程、溪头康乐南路西路道路工程等项目。目前,溪头文化活动中心重建工程已顺利封顶,溪头大塘公园改造工程、溪头大塘停车场大塘西路道路工程也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

此外,溪头社区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对辖区内的卫生黑点进行清理。据统计,去年先后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出动1000多人次,对主干道路的“卫生黑点”、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现象进行多次清理;完成了辖区内景观林带、广告牌、建筑淤泥的综合治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历来重视文娱事业发展

当选“全国科普示范社区”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溪头历来重视文娱事业发展。”方汉明说,解放初,溪头村有业余文娱组,同时,体育运动方面也是相当活跃,每年都举行篮球、象棋、拔河比赛等,全村老老少少都会参加。到了六七十年代,溪头村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改革开放后,组建粤曲社、广场舞队等。

近年来,溪头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体育创建工作。去年,社区共投入资40多万元对辖区两个篮球场进行升级改造,参加镇内举办的各类比赛以及社区内举办各种广场文体活动10次,屡获殊荣,充分展示了广大居民的体育竞技及文艺水平,活跃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辖区内的人文氛围。

此外,溪头社区十分注重社区的科普工作,把创建科普社区列入工作议事日程。同时,注重加大投入力度,使社区的科普资源及设施日臻完善,经过不懈努力,2007年,该社区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如今,溪头社区已拥有占地18676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广场,设有图书阅览室、大型LED电子屏幕和两个科普宣传橱窗,为社区开展科普工作夯实了牢固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溪头广场在2009年被评为“东莞市十佳文化广场”,也是当年我镇唯一个当选的广场。

溪头小学历经四次搬迁重建

溪头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建于1936年,创建之初位于带川公祠,1944年迁入隐斋公祠,全校只有80多个学生,当时溪头小学只是一所初级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也不多,所以常采用复试上课的方式教学。1958年,中央要求“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开设半工半读和夜校班。

当年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手工劳动,挣工分补贴家用。而这项举措也解决了因各种困难不能入学的学童学习问题。

“由于原校舍老旧,1969年,现溪头市场位置新建了一所溪头学校,1970年投入使用。”方汉明说,直到1992年,溪头小学再次迁址到东溪公园南侧。当时正处于经济起步阶段,社区联系上了旅澳同胞,希望帮忙援建溪头小学。

据了解,溪头小学校园占地面积25029平方米,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总投资380万元,其中以旅澳同胞方勤锋为首的社会各界人士捐资达40万元。

2014年溪头小学开始原址重建,规划有教学楼、功能楼、饭堂、教师休息室、体育馆、配电房泵房、运动场,总建筑面积25686平方米,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教学楼、体育馆、运动场、饭堂、教师休息室,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47名教师。目前,学校功能楼已建成,待周围配套完备后,该楼将于明年投入使用。

书记谈

溪头社区党工委书记方志文

推动农民公寓复建工作

溪头农民公寓2019年在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已经有条不紊地办理复建手续,接下来着力加紧落实建筑安全检测的专家论证、施工监理单位招标、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及其他各项建设手续。

加大招商力度

溪头社区的主要产业有电子、家具、玩具、皮具等,目前社区主要收入是以出租厂房、铺位、土地、土地管理费和投资分红,以及市场、水厂的经营收入为主。2018年,溪头社区狠抓服务质量,加大招商力度,其中分社康乐南路五栋综合楼升级改造项目成功招商,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合同金额达6千多万元。

“虽然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缺乏发展后劲,无经济增长亮点;缺乏用地指标;部分厂房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引进高科技企业等问题一直是溪头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瓶颈。”溪头社区党工委书记方志文表示,希望市镇能给予三旧改造政策扶持,加快“工改工”步伐。

助推社区绿色发展

“溪头向来重视社区绿色发展,多年来大力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去年,狠抓城建项目,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方志文说,社区着力抓好城建项目,切实做好溪头农民公寓复建工作、溪头宜家家私城(基础部分)工程、溪头大塘公园改造工程、溪头康乐南路西路道路工程等项目。

此外,在河涌治理方面,加大对辖区各类污染源和河涌的监管巡查,对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隐患做到及时上报、及时跟进,确保以最快速度将问题解决。

推动“平安溪头”建设

积极推动“平安溪头”建设,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全面增强对社会面的动态控制。社区以预防和降压社会治安案件为重点,切实抓好治安巡逻机制建设,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对治安黑点特别是银行柜员机取款点和工业区路段,加大巡逻、伏击力度,并对路面上可疑人员和车辆进行盘查,并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切实抓好治安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投入资金2万多元购置对讲机等硬件设备。切实抓好治安防范科技建设,先后投入30余万元在辖区范围内安装的路面监控系统对主要路段、路口进行重点监控;加快治安监控系统的安装,充分发挥科技强警作用。

○历史溪头

溪头社区位于厚街镇南部,面积4.1平方公里,南接沙塘社区、宝塘社区,北接新塘社区、南五社区,西与沙田镇西太隆村毗邻。S256省道、康乐南路、环莞快速路和广深高速公路贯穿全社区。户籍人口以方姓为主,还有黄、刘、赖、严、张、李等十六个姓氏。

溪头,溪头,溪之源头,因溪头村东面的深溪山水,按流向不同的地段由高向低分流,在溪头村东边汇成河涌,流经村西大兴围、连城围等莞草田,注入珠江。村庄就在此溪之头,取名“溪头”,溪头的早先住民姓“马”,古称“马溪头村”,1426年,莞河方氏九世祖玘公从河田迁至溪头定居后,人丁兴旺。到清朝康熙年间,由于马氏族人搬迁,故称马溪头的人渐少,而称溪头的人日多,方氏成为溪头村的主族姓氏。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莞县第六区河田乡、第十二区沙溪乡、厚街区沙溪乡、仙桥大乡沙溪乡、厚街人民公社沙溪营、厚街人民公社沙溪大队、仙桥人民公社溪头大队、厚街人民公社溪头大队。1983年,称东莞县厚街区溪头乡。1987年,称东莞市厚街镇溪头管理区。1999年,称东莞市厚街镇溪头村委会。2011年1月,厚街镇22个村委会统一改制为社区居民委员会,称厚街镇溪头社区。

溪头村由大村、巷头和竹元三个自然村组合而成。溪头社区下辖东村、西村和竹巷村。

○溪头历任书记

1956-1968年——方河清

1969-1971年——方灿林

1972-1991年——方河清

1992-2007年——方活力

2007-2015年——方巨希

2015至今——方志文

○大事记

●1958年,溪头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拆除旧民房,建成了八连排新房,每连六间,每间两房一厅一厨。

●1965年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二十三条》,全民掀起大学毛著,溪头为学毛著示范点。是年,原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到溪头检查学习毛著情况。

●1980年9月,沙溪中学建校。该校是溪头、沙塘、宝塘、下汴、白濠5个大队集资联办的。

●1981年,引进第一家港商“三来一补”企业丝花厂及表带厂。

●1988年1月7日,溪头烟花站因制药不慎,引起火药爆炸,死伤各一人。

●2007年9月,溪头第一间星级酒店——华庭酒店正式投入使用。

●2008年3月,东莞康华集团总投资5亿元,在溪头建造的占地面积118.88亩,建筑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南方医科大学仁康医院交付使用。

●2010年,投资50多万元安装好康乐路路灯,进一步优化治安环境。

●2015年8月19日,厚街镇青少年暑期篮球赛在体育训练馆降下帷幕,溪头社区代表队勇夺冠军。

○溪头民俗

每年农历九月廿八华光诞,溪头社区均举行斋宴和抢炮头活动。“抢炮头”,为溪头和新塘古坑村的传统习俗,目前已经流传了几百年。抢炮头,即将特制炮头点燃后射向天空后,然后落下来,人们乘机争抢带有标识的炮头。据说谁家抢到炮头,保管他全年顺利、平安兼发财。

文稿:许铸

图片:谢超均罗志高

编辑:朱穆

Hash:5cd89f31436b9525785f448c1be70378e8abe8b3

声明:此文由 厚街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