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着力推进非遗、文物的保护传承工作

克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为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克州加大文物工作力度,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努力提高文物保护,推进分类管理、精准管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宝贵文物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建立区域内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库,进一步加强细化文物工作的管理。由专人对区域内各级91处文物名录及基础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核对并上报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开展文物保护和不可移动文物基本情况调查,对三县一市50处已立过保护标志牌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审核所有文物点的名称、年代、简介等信息与实际吻合内容准确。组织各县(市)对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长城资源等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工作进行核实确认,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情况;通过举行“博物馆日”“流动博物馆日”等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

不断加大对玛纳斯的传承、保护工作,让流传千年的史诗持续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加大对《玛纳斯》的宣传展示力度,连续8年举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展群众性演唱活动、演唱比赛。此外,还与中央歌剧院共同创作了大型原创民族歌剧《玛纳斯》。乌恰县建立了玛纳斯生态保护园,并在县博物馆里修建了《玛纳斯》40勇士雕像和主题浮雕。阿合奇县牵手江苏无锡,共同打造了大型民族舞剧《英雄·玛纳斯》。

进一步加强《玛纳斯》《库姆孜》《约隆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发展,推进“脱口谟”(即兴弹唱人)协会、“玛纳斯”史诗传承人协会、“约隆奇”(约隆歌传承人)协会成立运行;进一步完善州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做好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完成了柯尔克孜族散吉拉、维吾尔族达斯坦、柯尔克孜族阔依其的歌(放牧歌)、柯尔克孜族刁羊等共14个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赴广州参加2019年“文化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全国主会场活动,在乌恰县、阿克陶县举办了2019年“文化自然遗产日”暨第七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启动《<玛纳斯>传承保护规划2017—2026》编制汇编工作。

目前,克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317个项目,其中: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6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4项。共有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记者 沙热古丽)

【来源:克孜勒苏日报 】

【编辑:田拥刚 】

【审校:艾力席尔 】

【审核:张 燕 】

Hash:d025159addd7faa0c365e51347a75e23bacb9459

声明:此文由 克州政府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