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 | 鸡公山别墅群,百年穿越万国楼(上)

本期目的地推荐,河南信阳鸡公山

20世纪初,鸡公山因气候凉爽,引得周围众“火炉”城市的大批洋商、传教士和军阀来此避暑,默默无闻的鸡公山一时变作了高档别墅社区,并一跃成为与北戴河莫干山庐山齐名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如今,避暑并不是鸡公山真正的重点,值得人专程造访的,是当年因“避暑潮”而造就的“万国别墅群”。历经战火,1930年代全盛时期的500多栋别墅,如今仍余100多栋,每一栋老屋都大有来头,《旅行家》特派记者独家探访,带您穿越百年万国楼。

旅行家》杂志特别报道

文图/王笑一 汤文宇

1 颐庐

洋人租界夹缝中的大手笔

别墅身世

建成时间:1925年

别墅编号:87号

别墅主人:靳云鹗(吴佩孚部将)

别墅档次:别墅群中规格最高、最为豪华的一座

游览提示:可租住

19世纪末之前,鸡公山少人知晓;直到平汉铁路通车后,在信阳传教的美国传教士李立生和在汝宁传教的施道格等人来到此避暑,信心满满买下大片土地,准备高价转卖给当年在武汉传教的欧美传教士们。不出所料,几年工夫,鸡公山就成了“洋山”,1935年鼎盛时期,山上常住避暑的洋人已达到了2201人。

当时,除了洋人,鸡公山也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军阀、买办、地主豪绅,这其中就包括颐庐的建造者——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部将,第14师师长靳云鹗。好位置都被洋人占了,靳云鹗想在教会区和商会区建房,几次三番找洋人协商都遭拒绝。军人的火爆脾气让他再难忍受这憋屈,1921年,他凭借权势在山上强行开工,要在教会区和商会区中间的一块未被侵占的土地上建一栋最豪华、能压倒山上各国建筑的别墅。为了这口气,从设计师到工人,靳云鹗一个洋人没请;他还把三年的税收及第14师的全部军饷都用在了建造开销上。1925年,别墅整体竣工,长江中下游的军阀名流都前来祝贺,武汉军界还专门组织了参观团,附近的洋人们也看傻了眼。靳云鹗以自己的号“颐恕”的第一个字把它命名为“颐庐”,而当地人更愿意把它叫做“志气楼”。

无论从别墅大小,还是建材和内饰上,颐庐都算是鸡公山别墅中规格最高、最为豪华的一座。独特的平顶造型让它拥有精致的天台可将全山景色尽收眼底。主体建筑长18米,高和宽各21.15米,外观方正严格,连窗户也是方形的,这也是设计者要传达的东方概念。

楼顶的钟楼形塔亭是整个建筑外部惟一的西洋部件,在当时用作放置滑竿、轿具之用。内部的陈设就更为中式,每一层都有四五间40平米的大房间,分为书房、寝室、会议室和娱乐室。虽有不时出现的欧式彩色玻璃门窗晃眼,但无处不在的蝙蝠牡丹梅花鹿等传统吉祥图案更能显出主人的中国身份。

颐庐建成后,靳云鹗并没在这里住多久。1926年北伐,靳云鹗败北后便很少来鸡公山避暑。建国后,这里曾被用作疗养院。直到1983年,颐庐经修缮后作为鸡公山上最顶级的宾馆对外开放。作为山上所有改作宾馆的老别墅中价格最昂贵的一栋,颐庐无论从豪华程度、人气、特色还是外观来说,都算得上是“全山之首”。

>TIPS

颐庐现作为别墅宾馆,整栋对外出租。夏季及节假日的旺季出租价为30000元/天,淡季为26000元/天。另外,根据入住当日的情况,景区会向租住颐庐的游客免费赠送当日景区演艺厅的演艺活动入场券。

2 姊妹楼

别墅群里惟一的双胞胎

别墅身世

建成时间:1908-1918年

别墅编号:109号、110号

别墅主人:袁英(袁世凯侄孙)、吴庆桐(南阳镇守使)

别墅档次:惟一一对造型相似的别墅

游览提示:可租住

鸡公山景区管理局把山上现存100多栋别墅统称为“万国别墅群”,“万国”虽是个虚数,但它们的建筑风格确实是一栋一样,美国大楼、德国大楼、瑞典大楼等各有风格,哥特式、和式、罗马式、俄式……很容易区分开来,过目不忘。但姊妹楼是这些别墅里的特例,两栋南北相邻的别墅无论从外观、结构、内部设置上几乎完全一致,因此被称为姊妹楼。在“特点鲜明,区别明显”的别墅群里,“相同”反倒成了这两栋楼的最大看点。

姊妹楼分南北两栋,除去山势的原因,南楼比北楼高2.74米以外,几乎没任何区别。北楼编号109,又叫袁家大楼,是袁世凯的侄孙、国民党新编12师师长袁英私占鸡公山北侧盐卡,征收过往盐税盖起来的别墅。南楼编号110,又称吴家大楼,为南阳镇守使吴庆桐在信阳武胜关防剿白朗时所建。

姊妹楼的外观算不上出挑,中规中矩吧:白墙红瓦,梯形的房顶,大门两侧各一条与房檐同宽的柱廊。仅仅五六年前,这两栋楼才经过了修缮,这让人很难从外表辨认出它们是老别墅。但它却在《鸡公山志》中稳稳地排在颐庐在内的前三名别墅中,这完全是仗着让人惊艳的“内里乾坤”——南楼大门打开,满眼现代风格的实木家具,石地板上满铺着地毯,时髦水晶灯吊挂。

鸡公山景区里的老别墅,除了用作军队疗养地与国企办公地之外的,在景区管理局管辖范围内都被分成了两类功能。诸如美龄舞厅、马歇尔楼这样有历史背景吸引人的别墅经过重新布置,向游客开放参观;另一些少有故事、但保存状况很好的别墅经过修葺,作为独栋的山中别墅酒店对外出租。姊妹楼曾经也像颐庐一样,平时内部不对游客开放,只允许外部参观和作为别墅出租。

3 美龄舞厅

别墅改舞厅,曲线救国

别墅身世

建成时间:1918年

别墅主人:英国华昌洋行→蒋介石、宋美龄

别墅档次:玻璃屋、小舞池,酝酿出中国首支空军

游览指南:仅供参观

1930年代日本入侵,局势的动荡逼得在河南鸡公山上安家的洋人们不得不匆忙收拾细软陆续回国,留下了一栋栋空房。那段时期应该是整个别墅区最荒凉的日子。但意外的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来到了鸡公山上,演了出既有战火硝烟又有歌舞升平的对手戏。

美龄舞厅原是英国华昌洋行1918年在鸡公山建起的避暑别墅,抗日战争爆发后,别墅荒弃。1938年,蒋介石和宋美龄把这栋别墅和不远处的一栋原为在武汉经商的英国人所建的别墅修葺一新,分别作为会晤政要的据点以及指挥武汉会战的行营。本为居住所建的别墅因为新的功能而做了简单改建,外廊的墙壁全部拆换成整面通透的玻璃,几间卧室里也加装了舞台和舞池,翻建成了小舞厅的摸样。1937年和1938年,这间别墅作为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络的一个据点,接待过陈纳德、史迪威这些政要人物,它的名字也因为宋美龄曾在里面和政要们跳舞社交而改名为美龄舞厅。

同当时城里的奢华舞厅相比,美龄舞厅规模小得可怜,只有近400平方米,12个开间。但放在山上却显得新鲜剔透、且精巧异常。外部回廊地面1米以上的全玻璃设计也为它在当地赢得了“玻璃房”的美名。

如今,舞厅改作了陈列室,俨然一处“宋美龄纪念馆”,照片和文字记录了她在鸡公山期间,如何通过与美国政要的沟通,促成了中国空军的建设。1938年5月19日,中国空军曾飞临日本本土投掷传单进行反战宣传,日本国民的心理深受打击,这是二战期间日本本土第一次遭遇外机进袭。任务完成后,空军14队队长徐焕生和副队长佟彦博被宋美龄接上鸡公山,就在美龄舞厅接受了蒋介石的召见。如今,舞池中的卡座、麦克风仍在,游客能从中体会一番当年战地歌舞场的气氛。

>TIPS

美龄舞厅全年免费对外开放,游客持景区门票可随意进入,开放时间:每天8:00-19:00。

4 花旗楼

防空洞+别墅=武汉会战行营

别墅身世

建成时间:1918年

别墅编号:135号

别墅主人:英国汇丰银行老板潘尔恩→蒋介石

别墅档次:前有瞭望亭,后有防空洞

游览指南:可游览体验

走出美龄舞厅,顺着山势向下就是花旗楼,也就是蒋介石在鸡公山指挥武汉会战的行营。之所以叫花旗楼,是因为战后别墅转卖给花旗银行的缘故。1937年,民国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征用背山面崖、地势险要的花旗楼,并就近为蒋介石修建了一处连接后山的防空洞,防空洞的出口就和花旗楼的底层相通。花旗楼再向前行是一座亭子,到了亭子便无法前行了。亭子建在悬崖边,视野开阔。据说当时有军事瞭望的用途,在天晴时甚至能看到武汉。据北街上很多老辈人说,他们在当时都亲眼见过蒋宋夫妇,二人路过北街仅带一名扛枪卫兵,并不扰民,北街居民生活丝毫不受影响。

最值得一提的是防空洞。现今的防空洞就是当时所见,一人多高,洞壁皆用岩石加固,上面布置了关于武汉会战的图片展。这个防空洞不仅用来躲避空袭,里面还设有简易的指挥部。

1938年,蒋介石在花旗楼主持“中原会议”,部署武汉外围对日作战。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开始,中日军队在安徽、河南、湖北浙江四省展开,中国方面投入一百多万军队,日本方面投入军队近30万,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期间最大规模的会战,会战以10月下旬日军攻占武汉三镇、中国军队主动撤离结束。关于日军战损,日方公布的数据是损失3万多人,中国方面公布的数据是25万多人。无论如何,日方在本次会战中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于日本当时并不富裕的战时资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武汉会战也让日本曾经秉持的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被放弃,抗日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而花旗楼则是这场战争的重要见证。

>TIPS

花旗楼就位于中正广场的正中央。花旗楼和美龄舞厅开放情况相同,全年凭景区门票参观。

未完待续 更多别墅群导览

No.5 马歇尔楼,最名不副实的名人别墅

No.6 美国大楼,一所漫游中的国际学校

No.7北岗别墅区,何为万国,一次看够

No.8新店避暑山庄,中国人自己的别墅花园

购买纸刊请点击

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Hash:4dcd626fbdf320345199c242945106febf8ab555

声明:此文由 旅行家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