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走起!尤溪居然有这么多石器、化石
尤溪县博物馆配合省、市考古队,于1958、1982、1988年先后三次对全县各乡镇(村)进行了大范围的文物普查和复查,先后发现了万年前的蚌壳化石1件,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80余处。1992年又于梅仙镇半山村等地发现了多处。从遗址采集的石器中分析,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尤溪活动。 采集的石器标本多为沉积岩、火成岩和页岩磨制而成。石器种类有:石斧、石锛、石刀、砺石、石镞、石锄、石网坠、石戈、刮削器等,即古人使用的劳动生产工具和兵器。
TEXT
其代表性的器物如下:
(一)化石
1、蚌壳化石:1件。于联合乡文物普查时采集。据鉴定,年代在万年以上,石化程度较高,是馆藏文物中年代最早的一件标本。据记载,是一位老农建水渠时挖出的。
(二)石器
1、石斧:
梅仙镇文化遗址:采集到1件。断面作椭圆形,顶端已残。通体磨光,刃利。长5厘米、刀宽10.4厘米、厚2.6厘米。
新阳文化遗址:采集到标本1件。横断面略呈椭圆形,双面两侧作刃状,其余刃部细磨。长5.8厘米、刃部宽2.4厘米、厚1.3厘米。
虎路仑文化遗址:采集到2件标本。一式为青灰岩,长方形,刃部较钝,长6.8厘米、宽4.6厘米。二式为青灰岩,段面为匾方形,头尾两端残,刃部不清,残长4厘米,宽2.9厘米。
2、石锛:
梅仙文化遗址:采集的石锛标本有10件,分梯形和有段石锛两种。以梯形为多。梯形石锛大的1件,呈长方形梯状,正面作几条列线,刃部长7.9厘米、顶宽3.8厘米、刃宽0.43厘米;小的1件,刃部双面磨成直线,稍残一角。长4.5厘米、顶宽2.3厘米、刃宽2厘米、厚7厘米。有段石锛1件。一面分成两段。刃单面磨,长5.2厘米、顶宽2厘米、刃宽3.2厘米、中厚1.3厘米。
新阳文化遗址:采集的石锛有2件,类型有半弧形和梯形两种:半弧形标本1件,其刃部成直线磨光。长6.4厘米、顶宽2.8厘米、刃宽3.2厘米、厚1.3厘米。梯形标本1件,长3.1厘米、顶宽5.6厘米,刃宽2.1厘米、厚1.3厘米。
后楼水尾墩文化遗址:采集标本2件,较有特色的一件是磨制,刃部残缺,器身一面较为平整而光滑,长7.5厘米、宽4.2厘米。另一件为磨制,平面呈长方形,断面较为平光,刃部残缺一半。长8厘米、腰部宽4.5厘米。
虎路仑文化遗址:采集的标本2件,一件为青石质地,断面为扁方形,两端残缺,通体磨光,一边器身残成自然开面,平刃上段较厚,长4.2厘米、宽2.9厘米。另一件为青石质地,呈长方形状,刃部较钝。长6.8厘米、宽4.6厘米。
台溪大平文化遗址:采集标本1件,为打制的青灰岩石器,平面呈长方形。刃部钝,长6.5厘米、宽2.8厘米。
3、石刀:
梅仙镇采集的石刀标本2件,为打制石刀,都作半弧形状,一面利用自然形状,一刃部经人工打制后磨制而成。一式刃部成弧线,长6厘米、宽6.4厘米、厚11厘米。一式刃部成直线,长4.5厘米、刃部宽5.4厘米、厚0.9厘米。
4、砺石:
梅仙镇文化遗址:采集到1件。为页岩质地。单面中部呈凹状磨痕,残。长9.8厘米、最宽处5.6厘米、高3.1厘米。
台溪圆山大坪文化遗址:采集的标本1件,两侧器形呈扁状,束腰作缺口,石器长6.5厘米、束腰宽3.6厘米、厚0.8厘米。
5、悯石:
梅仙遗址采集的标本1件。两侧器形呈扁状,束腰作缺口。石器长6.5厘米、束腰宽3.6厘米、厚0.8厘米。
6、石镞:
石镞即石箭头。新阳镇遗址采集到2件。外形为双菱状,残。长3.2厘米。后楼水尾墩、新阳虎路仑遗址均有发现。虎路仑遗址采集3件,一式呈菱形,锐部较利,两边钝。长8.6厘米、宽3厘米;一式为柳叶状,锋尖残缺,残长6.5厘米、宽2厘米;一式为残片,呈菱形,仅存锋头。后楼水尾墩遗址因是主动发掘,出土几件较完整。
7、石纺轮:
石纺轮发现较少,新阳镇遗址发现1件。外呈扁平梯形,光滑。残一半。直径3.2厘米、厚0.6厘米。
8、礼器:
水尾墩遗址,出土了1件玉锛和1件玉琮等。玉琮 残,有纹饰。玉锛完整,呈绿色。长12厘米、宽5.5厘米、厚1厘米。为新石器时代部落间举行祭礼时的礼器。据省文物鉴定组专家考证,在福建省尚未发现完整的玉锛和玉琮 。因此,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以上石器标本大部分收藏在尤溪县博物馆内。1982年采集的标本现存厦门大学。
来源:图书《尤溪文物》
Hash:fb54e8e066e74434eb1b7e8b0480b48eeb5f7232
声明:此文由 福建尤溪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