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这座毁于战乱的寺庙,曾引得文人骚客慕名来游!

小布说

一座城市,总是背负太多往事。

历史深处吹来的风,

还染着宣纸上晕开的淡淡墨色 ......

宜昌往事》,

将定期为你讲述宜昌从前的那些事。

东山,位于宜昌古城东部,海拔最高点仅152.4米,但其山峦起伏,连绵蜿蜒数千米,恰与奔腾不息的长江一动一静,宛若水、陆两条巨龙,千百年来呵护着古城宜昌。

历代地方高官和文人墨客站在东山之巅,眼帘中松柏翠绿,绿萝溪溪流潺潺,东湖南湖与长江水波相映成辉,故有“东山图画”之辞,为清代东湖八景之一。

东山寺庙起源

山上曾有慈云寺、东山寺、东山草堂、揽胜楼等名胜古迹。东山寺始建于唐朝,它是宜昌早年的一座文化地标建筑

东山寺来源

唐代之所以要修建东山寺,是因为作为古镇郡城的宜昌之东,山势蜿蜒低矮,而不及江对面的葛道山(即磨基山),则有“主不敌客”之势。根据风水先生的意见,须在东山之巅建一超载江南诸山的寺院,强化主山气势,否则,难以赐福西陵,此“则寺之所由来也”。

东山寺建成之后,州府拨地43亩,供养侍奉诸多知名僧人,旦夕诵经祈福,赐福西陵。东山寺亦吸引四方仙客骚人,常年香火不断,栖迟瞻仰,热闹非凡。北宋的欧阳修、南宋的陆游和明代的雷思霈等人均登临游览,写下诗文。

东山寺庙被毁

到了近代,东山寺的香火更旺。到民国时期,东山山林破坏严重,山坡荒芜,坟茔成片,“东山图画”不再现。

1936年年初,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宜昌行辕成立不久,规划建设宜昌“东山公园”。园内保留了东山寺、昭忠祠、东山草堂等。东山寺和东山草堂后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

上世纪70年代初,在东山寺原址为牺牲的烈士建成“解放宜昌纪念碑”(宜昌革命英雄纪念碑)及陵园。

来源|宜昌往事、宜昌发布

编辑|李傲圈 编审|水仙 校对|杨杨

往期回顾

Hash:fd88876c055f4a46d76fb5eaa6f6651ab77a0aa9

声明:此文由 宜昌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