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我们登上中国人的钻井平台!
看中国人如何在深海中“寻宝”。
9月20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与共和国共成长新媒体走进新国企—蓄能深蓝”活动在三亚举办,环球网记者受邀随行,登上了海洋石油982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以下简称“982平台”)。在这难得一见的钻井平台之上,观察中国人如何在深海中“寻宝”。
蓝色国土上的“深水旗舰”
从三亚出发,到982平台,直升机是环球记者此行唯一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直升机在蓝色国土上飞行大约40分钟,982平台便开始映入眼帘,从一个海上的小点,逐渐变大,最后宛如一座静立海面的“钢铁之城”,红色塔尖,黄色底座,在蓝色海面上很惹眼。
“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深水铺管起重船、深水工程勘探船、深水探物船、大型多用途工作船组成了‘深水舰队’。”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深水钻完井项目经理刘和兴对记者介绍说。
作为中国“深水舰队”的成员,海洋石油982是国内最先进的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平台设计充分考虑到南海恶劣的海况条件,配备了世界最先进DP3动力定位系统,适用于全球1500米水深海域作业,可以抵御中国南海百年一遇的恶劣海洋环境的影响。
抵达平台后,记者要换上蓝色工作服,才可以走进“982平台”的“大脑”——控制室,这里主要负责让“982平台”在海洋中保持稳定,同时还可以控制平台的作业范围。
天气炎热,又穿着工作服,很难不会大汗淋漓。同行的人中有人开玩笑,“应该在平台上谋个差事,会有助于减肥。”“那还真不一定,我们伙食还不错哦。”一位平台工作人员回应说。
纵使平台饭菜可口,通勤乘坐直升机也很拉风,但在平台工作可不是那么轻松的。单说工作时间,钻井平台执行的是28天倒班工作制,每个人要在平台工作28天才可以返回陆地,每天两班倒,平台24小时工作。整个平台上是没有手机信号的,上网放松是不可能的,唯一的休闲方式就是围着直升机甲板散步。有条件的平台,休息时工作人员可以在甲板改造过的球场上打打篮球。
3000米海底“寻宝”
让梦想照进现实
目前,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已经从陆地、浅海大陆架、向大陆坡乃至更深的海洋盆地发展。眼前这片大名鼎鼎的南海西部油田,是中国海油的第二大油田,至今已累计生产油气超2亿吨油当量,为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982钻井平台”的主要工作便是通过钻井,在海底世界寻油找气,石油钻完井工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寻宝”。
刘和兴说,“经过地球物理勘探,确定位置之后,才可以钻井,但是深海底下到底是否真的有油气,还需要眼见为实,这项工作也被称为‘梦想照进现实的一环’。”也就是说,钻井之后并不是百分之百可以找到油气田,每一次勘探都存在一定风险。
“风险是存在的,不过现在,我们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深水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比如我国首个深水自营高产大气田陵水17-2气田,每口钻井都有价值。”刘和兴补充说。
记者刚好看到钻井控制中心里,司钻操纵机器和人工配合,将钻头取出。然而,目之所及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些钻杆连接起来长3000多米,其余部分都在海底。
三年实现三十年技术跨越
环球网记者了解到,南海地处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三大构造板块交汇处,石油地质条件特殊,不仅面临着深水的难题,同时也面临着高温高压理论技术难题。
在高温高压领域,20世纪80年代,6家外国石油公司曾开展长达20余年的勘探,但因未获任何商业发现而纷纷放弃勘探权益。中国南海高温高压领域天然气勘探也因此成为全球油气行业内公认的世界级难题。
“最初也和国外的公司进行合作勘探,生产时效只有71%,单井投资高达1亿美元以上,而现在我们的生产时效高达90%,投资也大幅降低。”中国海油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总工程师李中对记者介绍道。
世界深水勘探开发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而国内则于2002年开始进行对外合作,深水自营勘探则在2013年才正式启动。2014年,我国首次发现了自营深水大气田,此前全套深水勘探开发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外石油公司垄断。“我们用了三年时间掌握了全套核心技术,实现了三十年的技术跨越。”刘和兴对环球网记者说。
视频在这里↓
来源:环视频
来源:环球网/ 桢湉
Hash:31d6d67c73b42945e502f266a446c6b7e97fdf07
声明:此文由 环球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