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忘,以承为祭——李大钊烈士陵园巡礼

题记:瞻仰烈士陵园,传承革命精神,探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初心,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之际,谨以文此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李大钊烈士陵园大门

李大钊烈士陵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山东万安里1号万安公墓内,占地2200平方米,坐西朝东,是一座庭院式仿古建筑

走进陵园纪念广场,迎面可见高2米的李大钊烈士汉白玉全身雕像,雕像背后是李大钊烈士及夫人赵纫兰墓地

墓后是用黑色大理石嵌而成的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邓小平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碑的背面是以中共中央名义撰写的碑文,高度概括了李大钊烈士光辉的一生和不朽的业绩。

纪念碑西为宽敞的院落,大门内两侧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缅怀烈士的18块题词卧碑。陵园内松柏青翠,花草、叠石错落其间,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李大钊烈士墓

人物简介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18年起

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参与编辑《新青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著名论文,成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擎旗人。

1920年10月

创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与陈独秀积极筹建中国共产党。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在中共三大和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7年4月6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等地,李大钊被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历史背景

李大钊牺牲后,灵柩最初寄存在宣武门外长椿寺中,5月1日移灵于妙光阁浙寺。

1933年4月23日,中共北平地下组织及革命团体在万安公墓为李大钊举行公葬。同年5月28日,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病逝,葬于李大钊烈士墓旁。

1982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开始规划李大钊烈士陵园。

1983年3月,将李大钊夫妇灵柩从旧墓移葬于陵园内。同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隆重举行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

李大钊烈士原墓葬地位于李大钊烈士陵园南墙外,墓地保存原样,供后人凭吊。

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

主要看点

在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的正中,有一块用玻璃罩起来的石碑,这就是1933年地下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冒着生命危险为李大钊同志立的石碑。为防止敌人破坏,石碑随同李大钊烈士棺柩一同埋到地下,直到50年后建立陵园时,终于得以面世,成为陵园最重要的革命文物。在这块墓碑两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陈毅、李先念、林伯渠、何香凝等缅怀烈士的题词。陈列室主展厅设有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永远的丰碑——李大钊生平思想展》,展现了李大钊烈士的生活、学习、革命等情况,反映了李大钊烈士光辉壮丽的战斗历程。

重要意义

李大钊烈士陵园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发挥着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社会大课堂教学实验、干部教育培训、红色文化风景游览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功能,是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于一体的生态化、现代化、人文化陵园。

人物评价

在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我们要学习他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学习他以科学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紧跟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学习他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小结

初心不忘,以承为祭。李大钊同志牺牲已经92年了。他亲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血雨腥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解放

李大钊同志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绚烂无比的篇章,而他的精神,也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启明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Hash:201b03a0566b10c5a2a5fe26e8027930be7b402c

声明:此文由 红色海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