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的记忆,今天在这座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复苏”
北京,中国首都,超过2100万人常住于此。外地人提起北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故宫、长城,想到繁华热闹的王府井、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但是,在很多老北京人的心里, 胡同,才是这座古都的文化符号。
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朝,汪曾祺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北京方方正正的城内有许多正东西南北的街道,连接着这些大街的,就是胡同。 胡同是这座城市的脉络,是生活的场所,是家的方向,更是京味文化的精髓。
城市发展的脚步飞快,一些老胡同被拓宽改造后的宽敞街区取代;一些成了招徕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传统的旧瓶装着商业化快消品味道的新酒;而另一些,则在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夹缝中渐渐凋零破败。如何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大都市中留住老北京文化的一方水土?如何让胡同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平衡点?带着这些问题,刘仪伟找到了本期《可以给你做顿饭吗》主人公,民宿设计师侯丹青。
胡同里的民宿
是京城不舍的温柔
2007年就来到北京生活的侯丹青,起初像所有“北漂”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工作,过着辛苦忙碌的996生活。 “当时没觉得北京有什么不同,现在每个城市都长得差不多”,直到2016年,侯丹青无意间走进了北京的老胡同,走进了胡同里四合院。
那些从旧时光里跳出来的老街巷、老宅子,像是隐藏在城市里的历史记忆。仿佛在那一刻,侯丹青才真正读懂了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读懂了让多少老北京不舍的,京城的温柔。她想留住这段记忆,也想让更多人看到北京城原本的模样,于是她和两个朋友一起,凑了80万启动资金,开始了胡同民宿改造之路。
最初的四合院破败不堪,青砖被斑驳的乳胶漆墙皮覆盖,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制结构屋顶也早被人遗忘。侯丹青和朋友们花了5天设计、51天施工,正房厢房被改造成大客厅和四间小房,青砖墙恢复了原貌,埋没在泥土里的石阶被改造成长凳,就连糊顶棚的旧报纸也被粘贴修复,挂在了洗手间的墙上……既固执地保留了老北京旧时光的印记,也巧妙地改善了四合院上下水不畅、取暖麻烦等等不利条件。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侯丹青把民宿取名为“我宅”——我有一宅,静待时光。她努力将新事物带进老宅子,这里有相声脱口秀,有日料茶艺交流会,见证过婚礼,也举办过派对,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这里的别样生活。胡同四合院里的民宿,讲述着故都过去的传奇,也延续着往来流连的今人故事。
饭桌上的饺子
是父母亲情的守望
第一个作品之后,侯丹青他们又陆陆续续改造了六七座不同地点的四合院,如今,几个人分头打理着八家“我宅”系列民宿,住客们悠然慢生活的背后,是侯丹青忙到飞起的快节奏。
“工作的时间多了,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就太少了”,年迈的父母是她心头放不下的牵挂。去年的一场疫情,迫使侯丹青调整经营策略,同时也开始重新思考生活和亲情的意义。在她的反复劝说下,父母答应搬来与她同住。
在交谈中,刘仪伟发现,母女俩性格里的要强和乐于创新一脉相承。原本是电影厂海报绘图师的母亲退休后没有选择广场舞,而是重新画起了油画,还以69岁高龄考取了机动车驾照,平时爱看的节目是《奇葩说》、《吐槽大会》……侯丹青评价母亲“是一个潮潮的老太太”。
性格上的相同造就了思想上的想通,母亲特别能理解女儿辛苦创业的初衷,也因此更加心疼她一路走来的不易。 普普通通的一顿饺子,承载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满心疼爱。而几乎不下厨的父亲多年来唯一一次的烹饪杰作——酸菜汆白肉,则被刘仪伟“复刻”了出来,并得到了“原作者”的认可。
这是侯丹青小时候习以为常的味道,也是她现在越发珍视的美味。放缓奔忙的脚步,堆积许久的压力在饭桌前被父母的几句劝慰轻松化解,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既是她莫大的动力,也是她能放开手脚拼搏的最大底气。
夜幕降临,胡同外是热闹非凡的街景,胡同内是缓慢闲适的节奏,这是新与旧的两方天地。
而对于侯丹青来说,家外是永无止境的挑战,家里是亲情守望的港湾,这是快与慢的双面人生。
《可以给你做顿饭吗》
东南卫视每周日21:15播出
海峡卫视每周四22:13播出
邀你一起暖心开饭~
编辑 | 翁翔
主编 | 卫贝妮
监制 | 王丽明
END
如果喜欢我创作内容,想看到更多
▼
Hash:6859bcc057250600a901cc363b7aca294d140462
声明:此文由 海峡卫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