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唐排名第三的大都市在哪里?长相原是这样的

  这里曾经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它的名字后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匈奴语地名,它有着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龙城,更让一匹神马从此奔向天下。它就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武威。虽说,随着汉唐帝国辉煌的远去,昔日“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它逐渐安静了下来,以至变成今日中国五六线的城市,但当人们握住沉甸甸的历史,属于它的温暖依然会传递到心里。

  武威市

  这里才是真正的龙城

  匈奴人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写得太好了,以至千年之后龙城与飞将还让人们争论不休。而龙城作为文学的意象,只要与它能沾上边的城市都冲了上来,据说有三十多个城市都想要让龙城成为自己另外的名字。天水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阳……都在这龙城面前抛出了自己“属龙”的历史。

  姑臧故城,史书有三种不同的记载。一种说在武威城西北。《后汉书·光武帝记》唐李贤在注释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一种说在武威城东北二里。《明一统志》载:“姑臧废县在(凉州)卫东北二里”。清乾隆《武威县志》中也载:“故城在县东北二里”;三是说在今武威城。《大清一统志》记载:“姑臧故城,今武威县治”。

  这里的地理方位有些混乱,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很容易就找到了它。而我们大可不必像史学家一样考究史书里的那些文字,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应该知道,城市的中心区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变化的,东北也好,西北也罢,这东北与西北均需要城市中心区域的参照的,那些记录历史的文字混乱的原因想都能被想出来。

  出今天的武威市区,走金羊镇至海臧寺,这里距凉州城西北确只有两公里多。沿寺前马路前行不远,有一个叫赵水坑村的地方,姑臧故城就被淹没在一片庄稼地中。残垣断壁,遍地瓦砾,不过是200多平方米的高台。但它却是2100年匈奴人生存的雄城,而在匈奴人远去的背景里,这也许是我们今天可以触摸到他们的的最后的痕迹。

  匈奴人昔日的生存场景,我们不再去想它了。姑臧也称“盖臧”,据说我们眼前的这片残垣曾呈龙形,故又名“龙城”、“卧龙城”。姑臧是武威郡、古雍州、古凉州治所所在地,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作为东晋十六国中前凉、后凉、北凉、南凉、大凉的首都,是“五凉古都”、“河西都会”、“马踏飞燕故里”,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

  姑臧是少数民族用语。姑臧城的“姑臧”二字来源于姑臧山的“姑臧”,而姑臧山是西戎、月氏和匈奴部落的生活和游牧场所,其名来自匈奴语,匈奴语已无可考。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以战争的方式给匈奴人送了个行,“姑臧”这个名字也便像我们眼前的瓦砾一样湮没在了岁月中。

  河西走廊

  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

  扬雄

  汉唐时期,真正撩开了中国向西开放的里程。

  黑水西河,横属昆仑。

  服指阊阖,画为雍垠。

  每在季王,常失厥绪。

  上帝不宁,命汉作凉。

  陇山以徂,列为西荒。

  南排劲越,北启强胡。

  并连属国,一护彼都。

  这是西汉扬雄的《凉州箴》。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他的这首“箴”(诗)用我们今天的大白话说出来即是,滔滔的黑河黄河泛着美丽的浪花从巍峨的昆仑山麓欢奔而下,凉州这片被润泽的辽阔富饶的土地早已被帝王划入雍州……汉武帝受天之命,打败了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这是一块地理位置多么重要的地方啊,只要联络西域诸国,就可以拱卫京师(长安)。

  早在武威城里时,有人在听说武威是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时,不禁大笑了起来。笑是因为少知,建立西汉,刘邦原想定都洛阳,后迁往长安。由于北方匈奴过于强大,高祖刘邦忍辱负重实施大臣娄敬的和亲策略,休养生息。后来的吕后、惠帝、文帝、景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先后向匈奴单于冒顿单于、老上单于、军臣单于遣送很多皇室公主和亲,并奉送大批财物,在其中凉州扮演重要角色。

  汉武帝,真正将中国向西开放的里程打通了,那时候的武威即是中国开放的中心城市,长安、洛阳、武威在当时也就相当时我们“北上广”的概念。笑,是因为武威今天已经沦为中国五六线城市,但这会影响它的历史吗?笑,是因为不知或者少知历史的真实存在,进而被跌在一种惯性的思维里。就像今天武威城里有人忽然冒出来说他是中原某个皇帝的后代,而他平凡得如同“小市民”,人们一定不会在直觉上相信的,但谁也没有细想过那“某个皇帝的后代”不一定就是皇帝,而“某个皇帝的后代”也不一定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心平民的身份真实存在。

  武威,就这样和我们有了某种心灵的相通。

  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

  作为“丝绸之路”要冲与重镇、河西富邑,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武威为这个世界、为这个历史奉献出了它的所有。

  匈奴王冠

  在公元32年这里就有夜市

  古代夜市

  姑臧城,在历史上一直是繁华之地,它不仅是兴起于漠北阴山一带匈奴人成长、壮大之地,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五胡十六国中前凉、后凉的首都。而让我们今天眼前一亮的是,早在公元32年这里就有了夜市。《后汉书》:“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市日四合”即是在夕市结束后特加设夜市延长交易时间,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夜市。

  遥想当年,多民族杂居于此,在那夜幕下、灯光里的交易中,姑臧这个在我们今天很多人都瞧不上的小地方,居然见证了西北边贸市场繁荣,有些“特别经济区”的意思。

  惠士奇(1671-1741) 清代经学家,撰《易说》、《礼说》、《春秋说》。他说:“古者为市,一日三合,而河西姑臧,市日四合,扶风美阳,俗以夜市,则司市之法,不行于天下矣。”

  今天的一些学者声称,在汉代的各种典籍中,只发现夜晚有酒店经营的,没有发现有其他夜间商品交易及夜市形貌的具体史料记载。但夜市萌芽于汉代论却推翻了传统的夜市最早起源于唐中后期之说,原因就在这“河西姑臧,市日四合”,这里说的四市即是早市、大市、夕市、夜市。如此,姑臧竟然与中国最早的夜市联系在了一起。

  岑参:“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弯弯的月儿爬上了凉州城头,城头的月儿升照耀着全凉州城。凉州方圆七里住着十万人家,这里的胡人半数懂得弹琵琶……姑臧,这个民族融合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怀想。

  文字如马,总会从某个地方腾空而起。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如今,我们只能捡拾起姑臧城的某片瓦砾,在那记录历史的马蹄声里,收集历史的珠玑。(文/路生)

  凉州大马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Hash:feddf0aaeda014548dc833da90db55bbd0625972

声明:此文由 路生说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