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集萃+经典山水 江西、曹洞宗发祥地洞山

毛泽东曾称赞江西“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朱虹主编《江西风景独好》10卷,通过不同侧面,全景式展示和诠释江西秀美的自然山水、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地方风情,把江西之美集著于书。

结合全省教育系统正在开展的“三项文化教育”,我们推出了《诗词赏析·品江西三色文化》栏目,将分为“诗文集萃”与“经典山水”两篇进行介绍江西人文风光。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走进江西,游在江西,乐在江西。

“三项文化教育”即红色文化教育(红色基因)、绿色文化教育(生态文明)、古色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一起欣赏的是著名诗人苏轼的诗词《江西》、以及经典山水——曹洞宗发祥地洞山。

诗词集萃之《江西》

江西

苏轼

西山水真吾邦,

白沙翠竹石底江。

舟行十里磨九泷,

篙声荦确相舂撞。

醉卧欲醒闻淙淙,

直欲一口吸老庞。

何人得隽窥鱼矼?

举叉绝叫尺鲤双。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幼年受庭训,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曾任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担任过地方官。因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而多次遭贬,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都被列入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苏轼在文学上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意,平易流畅;其诗境界开阔,豪放自如;其词内容多样,雄健昂扬。著有《苏东坡全集》。

赏析

此诗作于绍圣元年(1094)八月,时苏轼溯赣江南行,前去贬所岭南。全诗笔致清新明快,写景状物,生动有趣。首句“真吾邦”三字,提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江西山水、风物由衷赞美。接着,诗人抓住了白沙、翠竹、篙声、船石相擦等极富特征的景象,为读者展开一幅清新、优美的赣江舟行图。第三联,用禅宗公案,妥帖确切,既关合本地风光,又表达了诗人达观的心态。最后两句,写得极富生趣,一个手举鱼叉、兴奋狂呼的渔民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经典山水之曹洞宗发祥地洞山

概况

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80.21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23.09平方千米,由洞山、黄檗山五峰山、天子山4个主要景区以及官山、南屏山陶渊明故里、渊明湖、天宝古村5个独立景点组成。主景区洞山位于赣西北宜春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海拔306米,距县城21公里。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古木参天、藤蔓环绕、飞瀑鸣泉、鸟翔兽走,景致美不胜收。洞山现存景点20余处,有普利寺、价祖塔、苏辙诗石刻、木鱼石、七仙桥、千年罗汉松、石上楠、逢渠桥及夜舍山、红木埚、牛头山、经坑等多处佛塔林,山门上“洞山禅林”四字由赵朴初先生亲题。洞山风景名胜区以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和曹洞宗两宗发祥地而蜚声海内外。

特色景观

洞山以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发祥地而闻名中外。唐大中十三年(859),唐代著名高僧良价在此睹影悟道并创寺讲法,与弟子曹山本寂一起,共同创立了曹洞宗,创“五位君臣,偏正回互”佛法,从而使此宗广传天下,并成为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禅宗主流。洞山也被中外信徒尊为曹洞宗祖庭,良价及其佛塔被奉为祖师、祖塔,被佛教界视为圣地。

黄檗山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宗之一临济宗的发祥地,临济宗开山祖师希运在黄檗开山讲法,首创“当头棒喝”法。黄檗山不仅以临济宗祖庭而闻名海内外,其茶、竹、瀑、泉也闻名天下。黄檗禅茶也被誉为“中州绝品”。

峰山峰奇林茂,静觉禅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是江西最早的寺院,迄今已近1600年的历史,唐宋时香火旺盛,僧众云集,与希运隔山相呼应,为临济宗禅学思想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道场之隆一时盛于江南,故与洞山、黄檗山合称为“三大释家祖庭”。

天子山西邻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靠五峰山禅林,东与临济祖庭黄檗山相连,宛如一道翠屏,点缀在港口平川。天堂岭、松涛坡相拥着鼓沉坪和郁兰坳,俨然扶手屹立左右,使整座山形如太岁椅。长塍河如玉带从山前而过,萝卜寨九条山岭正对山前纵向排列,犹如九龙朝圣。山中翠林层层,古木参天,瀑布飞溅,猴麂共鸣,鹭燕齐翔,景色优美。“高树鸟啼青嶂里,半山泉响白云中”是该景区的真实写照。

内容来源:朱虹主编的《江西风景独好》、网络整合

Hash:c87bb2914bf80b9522030ac449df0c1e1fdb6719

声明:此文由 江西省教育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