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盖尾古街寻踪:找寻昔日街市热闹喧嚣和繁华

仙游县城出发,沿着三郊公路向东十二华里处往北稍拐,就来到了盖尾古街,这条自清始建的街道长约一公里,宽5米,街两旁是古香古色的土木结构形态,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很高,它较完整地保存着明清传统的建筑风貌,底层为店铺,整体为商住两用,四方的窗棂和斑驳陆离的木排门,还留着岁月的痕迹,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她名曰盖尾街,其实只有半壁江山。西(顶)街为盖尾村地界,原镇政府府第落在该区域内,是这里的政治文化中心;东(下)街则为前连区域,她却是商贸聚集区,有长里城戏院、(朱坤) 妓院、典当行、赌场、旅社、医所、商铺等,一条乡镇街道,有这么多五花八门、鱼龙混杂的活动场所,也反映出昔日的街市繁华和这一带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街东头有个顶新光圩场,是远近闻名的圩场。说它为圩,不也全是。圩场是逢十或初一十五过圩的,而这里几乎每天都对外开放,门庭若市,它汇集了典当、杉行、糖行、米行、桂圆、山海干货,百货食品等行业,商品种类一应俱全,拥有客户群二万之众,从这冰山一角亦可以看出,它蕴含着辉煌厚重的仙商文化内涵,据资料记载,它是当时仅次于县城外的第二大商品市场。

有人说:乡野小地方掀不起大风浪,盖尾人并不信这个邪,为把生意蛋糕做大,他们采取“走出去打天下”的办法,在盖尾高峰得天独厚的口岸边修建了一个码头,货物从这里起航,经由莆田三江口、涵江、销往浙江上海等地,水陆交通因之成了炙手可热的新行业,于是,仙华马车队出现了;溪对岸的杉尾、仙溪船队便应运而生,这在仙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样,盖尾周边从清初单一的农业开始发展成集经贸、运输、金融、副业、休闲、服务于一身的众多产业,当地有一首民遥:“前连笔子(入仕、出社会的人多); 仙华秤子(做生意的人多);西山臼子(加工米粉专业村);新窑土子(烧陶瓷专业村) ”就是个见证,也因此产生了一批先富起来的群体,如前连连 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连 ,字春侯,俗名庶生,一次,他要盖三进九间厢大厝,顶新光圩场的杉木不够用,他遂来城关杉行看行情,杉行的老板瞧不起这个农民打扮的人,出言不逊,连庶一气之下,把整个杉行扫了个精光。他站在南门桥上,看着杉木一排排从木兰溪鱼贯而下,会心地大笑起来:“今天让你们厄伯(方言:见识)我连九庶”。“ 厄伯我连九庶”已成为莆仙耳熟能详的谚语。而顶新光作为规模较大的商贸基地和交通中枢,身价百倍已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商家云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地流行一句谚语:“北京南京,黄挺(方言:不如)一个顶新光边。”也说明当时这里商贸兴盛发达,生意做得如火如荼。

盖尾街经济得以火起来,也得益于旅游文化,它从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顶新光圩场边有一条石拱桥,不仅小巧玲珑,还是座无字桥,易勾起人们去猜谜和欣赏。桥何以名、字怎么写,难有个准确的答案。有人说:桥边是陈姓人,为了出入方便,他们建了桥后冠以自家人的名——“陈仁公”桥,听似有理,未免牵强,若圩场在先,何以人命名;若在后,圩场又不姓陈。也有人说,这里的人喜欢用“尾”、“顶”字来起名,顶新光夜里原是漆黑一片,自从有了红灯区屋顶大红烛光的映照,使这里不再是死水一潭,于是有了顶(灯)新光的称呼。有了圩场号名,顶新光桥名也就呼之欲出、顺理成章了。而小桥曾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也为这里增色不少。当地考生连捷禄去厦门考武举前,曾去前连昭灵宫烧香,路过顶新光桥时,看到桥上躺着一具赤裸的年轻女尸,惨不忍赌,桥旁站着一堆围观的人不敢近前,捷禄动了侧隐之心,脱去外套蓝长衫盖在女尸身上,为其遮羞。焚香后,他是一路小跑去赶考的,到场时刚刚开考,考举项目为舞大刀,这刀一百多斤,若是平时他都不在话下,可毕竟刚跑了百六公里,举刀时力显不济,这时他隐约看到刀尾有一穿蓝衫的女子双手将刀托起,使之不落下来,他精神一振,用力一扫,将刀高高举起,闯过了考举关,中了武举人,官封厦门游击参将。此事传开后,顶新光桥身价倍增,来此观光的人一时络绎不绝。  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了故事就能吸引人,给人以启迪、激励和教训。古街、圩场、小桥流水相连成三位一体,成为了盖尾着名的景观之一,在盖尾这个圈子里,这样的景观不胜玫举。顶新光桥百米外的听涛楼及“丁字型”古民居、溪对岸的杉尾龙纪寺及瓷雕五百罗汉像、院里六角亭、邻村石马南宋古大桥,斜尾出生的“三天皇帝”林道楠与“眼泪山”及相连的由明代莆籍进士廖云龙题写的仙游“第一山”,仙华“闽王祠”等,她们共同构成了系列的盖尾游文化圈,旅游文化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新的视角,他们把做生意与观光休闲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来容纳客人,于是有了更多的人慕名而来,观光带动了销售,文化对促进盖尾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 

可喜的是,在这条古老的街里,古街市民很注意保护这片古街,老屋都是代代相传自发修缮维护,街里市井小巷、民风淳朴,底蕴深厚,传统的海蛎饼红团,桑叶茶等散落其间,别有一番韵味,倘徉其中,似乎被带回历史深处,依稀可见当年商贾云集、游人如织的繁华,还能听到昔日街市热闹喧嚣的气息。(文/陈光庭)

Hash:7f79f9bbc4d1a636efd6144710cc6be4afa3741f

声明:此文由 蚂蚁点江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