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龙兴塔解放后有三大奇观,引数万参观者,你见到过几个?

寻访新绛县 龙兴寺

龙兴寺正门

新绛县龙兴寺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原名碧落观。唐朝末改名为龙兴寺,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这里寓居过,是一处县城内的名胜古迹

由于年代久远,龙兴寺的建筑遗存只有大雄宝殿龙兴塔,其他附属建筑亟待复建。

2014年,山西文物局投入300万元的专项修缮资金,对这里的建筑进行修复,主要的工程涉及面较广,有正殿、东西配殿、厢房、碑亭、山门等。目前,2A级景区已经建好,并早已对外开放,喜欢的朋友可以前去寻访。

一、文中看物:龙兴寺古塔

龙兴塔,作为寺内核心古建,历来有着扑朔迷离的历史,至今还有不少疑团仍然未被揭开。

根据当地传说,这座塔曾经先后多次“冒烟”,十分怪异。

龙兴塔 明清建筑

据寺内的《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记载:

“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冒烟,佥为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

甚至进入近代以来,这种现象依然没有终止,1937年、1971年、1976年先后三次,新绛老人都记得这里也“冒过烟”,最近的一次则是在1993年的8月,观者达数万人,到底是什么原理导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龙兴塔位于大雄宝殿之后,也称“绛塔”。据寺内碑文记载,此塔始建于唐代,塔身呈八面,一共有十三层之多,总高约为42.4米(一说43.4米),通体由磨光青砖砌筑而成。

这座塔是绛州的文化标志,塔内部还设计了爬梯,可以沿着逼仄的楼梯一级一级的登临塔顶,内部空间狭小,但布局精巧。

一层

塔身逐级收缩,每层设有四个瞭望窗,塔身每层设有塔檐,用砖雕的仿木斗拱、梁架清晰可见,叠涩明显。

塔外形呈八角状,每个角上都悬挂了一个铁铃铛,每当清风吹来,各处的铃铛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且不相同,此景也称为“八方协律”。

这座塔的文化属性非常明显,每级上都有独特的题额,从下到上,由一到十,十分有意,依次为:

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

六鳌首载、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二园蓉境、

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古人的文化审美水平是很高的,切题还有寓意,且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突兀,底蕴也颇深。

一层的楹联

古塔在唐代初建时并不是十三层,而是八层;至清乾隆年间,增高到十三级,高耸入云,也不知唐代原景如何,可称“古城中第一景”。

二、扒一扒背后的文物冷知识:

据闻,龙兴寺塔有三大奇观:风铃、迷烟、铁葫芦

风铃

第一大景观是风铃,八角音色各不相同,细听起来韵味无穷;第二是塔顶多次冒出的奇烟,到底属于烟雾还是蚊虫,莫衷一是;第三则是塔顶的铁葫芦,这葫芦作为宝塔的塔刹,约有一人高,重以吨计,在葫芦周围长满杂草,即使是数九寒天,这些植物依然葱郁,从不凋谢,令人称奇,关于铁葫芦还有不少传说:

话说龙兴寺塔顶的铁葫芦原为黄金铸成,铸好之后日夜放光。有一外地人来绛州做生意,看上了这宝物,遂起了歹意,想要盗走宝物。

这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带着家伙偷偷就摸到了古塔下面,塔刹太高,自己又爬不上去,于是就想到了搭弓放箭的法子,要把这黄金宝葫芦射下来。

他前两箭没留神都射歪了;第三箭就要射到葫芦上,恰是塔顶卧着的一条巨蛇出现了,巨蛇一个神龙摆尾,就把箭挡住了。但是,箭尖还是擦着系葫芦的铁链而过,而正是这一射之污,塔顶的金葫芦至此也没了光彩,变成了铁葫芦。

塔顶的宝葫芦

新绛还流传有另一个保护古塔的传说,在纷纭的众多版本中,一富户人家的门前石人显灵,夜里惊走了意图偷盗的歹人之说信众最多。

据传,龙兴寺塔顶上居住着“塔神”;国内古塔虽多,但塔顶为吨重的宝葫芦的寥寥无几,令人称奇。

这两则故事放在今天看来,肯定都是无稽之谈,而流传多年,显然可见龙兴古塔在新绛人心中的分量。

围观龙兴塔冒烟奇观的人群

(作者:韩静)

Hash:68cc1545ce6ed229090f49f425999d3908b8b5ec

声明:此文由 新绛第一时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