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明清古街 感受爱国情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12日,泉州市实验小学、石狮市永宁中心小学学生记者一起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石狮市永宁古街,在古老建筑中,感受古街的历史底蕴和抗战岁月。

走在窄窄的青石板路上,跫音响起,街道两侧明清民国时期的古老商铺和特色建筑,传递出浓浓的闽南味道,向同学们诉说这里600多年前的辉煌。“宁东楼位于永宁最高处,它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永宁旅菲同乡会第三届会长陈植鱼所建。”走进宁东楼,石狮市永宁中心小学学生记者高宇豪现场当起了小小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宁东楼的历史和构造。古韵十足的古街不仅商贸繁华,也见证了永宁的抗倭、抗战历史。永宁镇文史爱好者李显扬拿出老照片,向学生记者讲述曾经的抗战历史,“这里曾经是日军据点,当年,日军就是从门口的街道入侵永宁”。

走在古街上,学生记者们体会到的不仅是厚重的古街文化,更是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早报记者傅蓉蓉文/图

★心系永宁昔今

□学生记者张渝(石狮市永宁中心小学四年级)

在老街里,有条小巷叫水关街。相传明朝,永宁屡遭倭寇侵犯,因守护森严,军民同心齐力抵抗,倭寇无可奈何。后来,倭寇重金收买了一位赵姓官员,农历四月二十日,赵姓官员与倭寇勾结,永宁城被攻陷,倭寇烧杀抢掠,百姓们虽殊死搏斗,但无济于事,老弱病残来到水关街避难。倭寇血洗永宁后,却在街道上看不到人,直到来到水关街附近,战马嗅到了人的气味,百姓们被发现,全被倭寇杀害。霎时,水关沟鲜血成河。血案发生不久,大雨倾盆,街道上的鲜血汇集到水关沟中,成了一条血河。

自此,每年农历四月二十日,人们会通过烧纸和草人,祭奠亡灵,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会挑水冲洗街道。通过这种形式来教育后代,勿忘国耻,激励后人,勤奋读书振兴中华民族。

★穿越历史,重生的永宁古镇

□学生记者苏子昕(泉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展现在眼前的古城,依山而建。有意思的是,整条古街迤逦向东,一条30多级的“步步高”台阶,犹如一挂长达一公里多的青石项链,串起古镇。古街蜿蜒曲折,散落着许多出砖入石雕饰精细的番仔楼,让人疑似走在南洋街头。

只容三四人并行的古街两侧多为二层建筑,虽年代久远,仍古朴结实,有些店铺门外的金字招牌仍在。“建昌布行”、“永进商行”,这些当年就拥有商船的大商号,如今仍在默默述说昔日的繁盛与辉煌!然而谁能想到,这座海边小镇,历史上几经劫难!李爷爷带领我们,来到宁东楼,走入石板庭院,这里虽历经岁月沧桑而显斑驳,但当年古豪宅的气派仍清晰可见。抗战时期,宁东楼曾目睹古镇的一场浩大劫难。李爷爷低沉的忆述,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那天:1940年,日寇登陆永宁卫城,临时指挥部就设于此,并在此制造骇人听闻的“七一六惨案”。讲述至此,李爷爷仍是掩不住的愤慨。

在历史中穿越,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如今,历尽苦难噩梦的古镇,又归于宁静的村居岁月,唯愿它是一座真正的永得安宁之城!

★千年古街古朴神韵

□学生记者洪婧妍(泉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与石狮的同学们会合后,我们在李爷爷的带领下,沿着老街缓步前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古街由青条石铺就,狭长幽深,一眼难望到底,这里曾经商贾云集、生意兴隆。沿着古街慢慢行进,仿佛看见了昔日建昌布行等商贸行的繁华景象。洋楼,也是永宁侨乡独特的建筑,其中宁东楼最有代表性,只因它“站在”最高处,抗战时期,成为侵华日寇的指挥部。

最后的探访足迹定位在城隍庙,它是一座闽南地区少有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城隍庙,与古卫城同建于明朝。探访记就在老人的叙述中慢慢结束,我们也愉快地结束了行程。这次活动让我了解了永宁镇丰盈浓厚的历史积淀,真是受益匪浅。

★寻访永宁古城

□学生记者林彦阳(泉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与其他古城相比,永宁古城有着独特味道。精美的建筑展现出中西合璧的美,老旧的店铺、光滑的石板路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每幢建筑、每间店铺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城在诉说着抗倭、抗日的史实,也在诉说勤劳的永宁人民早期海外贸易史和海峡两岸人民的渊源史实。

寻访宁东楼、城隍庙,我们找到了日军侵略的铁证。看着日军入侵的照片,听着李爷爷的讲解,我思绪万千,与其说这是一趟寻访古城之旅,不如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之旅,让我更懂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代价,抵御侵略时,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应该珍爱和平,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国家。

★走访老街

□学生记者黄楷佳(泉州市实验小学五年级)

我们边听李爷爷讲解,边欣赏这条古朴的街道。永宁古卫城依山而建,老街长一公里多,地上铺着青石板,沿街店铺都是两层建筑。

登上永宁的最高点——宁东楼,石狮市永宁中心小学的学生记者为我们介绍它的历史: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它还曾是日军入侵时的据点,见证了永宁的抗战历史。经过战争和时间侵蚀,这栋建筑已是伤痕累累,急需人们的保护。

李爷爷还告诉我们,现在的永宁古城因为历史悠久、建筑老旧,当地准备进行改造,那么改造后的老街能让我们感受到更多以前的味道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走进永宁老街

□学生记者佘予恒(石狮市永宁中心小学五年级)

走进永宁老街,一看到这些有着古老沧桑烙印的建筑,每个人纷纷叹服叫绝。在宁东楼,李爷爷为我们介绍说:“1940年7月16日凌晨,日军占领宁东楼后,利用它的地理优势打旗语,指挥海上的军舰和飞机,当时有130多名无辜村民惨死。”听到这段历史,再看看阳光照耀下的宁东楼,同学们思绪万千。接着我们走进了城隍庙,李爷爷告诉我们,城隍庙建于明朝,门上的大算盘,传说城隍爷审案时,用它来细算往生者的是非善恶。门口还有一口生满铁锈的大炮,无论是大炮还是算盘,都寄托人们对和平的期盼。

永宁——永保安宁,这是永宁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的心声!

Hash:611845a46055ecab59b7dad471c6626ab7086e7a

声明:此文由 光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