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记忆│艾河村:锦绣庄园里的全国文明村

艾河村位于义和镇西部,是一个300多口人的小村。经过近百年的沧桑变迁,艾河村由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一跃成为义和镇全域旅游示范村、全省首批“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成为全镇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海丰屋子到艾河村

艾河村的首户是一个叫魏连秀的人。1925年魏连秀从沾化县王豸家村迁此居住,开始了他一家的移民生活。可是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他的这种谋生手段,却引发了一个村庄的诞生。魏连秀一家的到来,让黄河尾闾的西岸多了几间茅屋,或许当时人们称呼这几间茅屋叫“魏家屋子”,或者“王豸家屋子”,至于当时叫什么,这已经无人知晓了。艾河村有名字的历史,在人们的记忆里是从海丰屋子开始。继魏连秀之后不久,相继又从无棣县海丰迁来一些住户,这些住户的到来,让“海丰屋子”这个名字无形之中就被叫起来了。至于以前叫什么名字,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不大的村落有了一个让人记住的名号就够了。海丰人迁来之后,赵登仙等人又先后由现东营区龙居镇迁入,关希山等人由沂水迁入,孟祥坤等人由无棣县迁入,至此村落形成,村庄确定。

1945年义和一带早已解放,翻身解放后的海丰屋子人,觉得村名单调、小气,不够雅致,商议决定另取一个名字,遂取名为“艾河村”。至于为什么叫艾河村,已无从考证。

艾河村1955年秋成立互助组,同年成立初级合作社,隶属保华社领导。当时,在村东盖起第一座集体所有的饲养处,村民将牲口、农具投入集体,结束了一家一户单干的历史,村民统称“社员”;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建为艾河大队,下设2个生产队;1966年10月成立革委会,1968年10月恢复生产大队,1977年4月改成管委会。

1982年艾河村又改成“清河村”,这或许就是为了纪念清河军区八路军解放义和庄一带而改名。1984年12月改成村委会,1991年复改称“艾河村”。

历史变迁,沧海桑田。由海丰屋子到艾河村,这就是艾河村的历史演变与过程。

从平凡小村到锦绣庄园

近几年,艾河村党支部村以发展特色种植和公司化经营为突破口,积极融入义和镇西黄河故道开发建设,重点打造千亩锦绣庄园生态旅游采摘项目,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高标准搞好规划。在西黄河故道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由村党支部委托青岛农业大学编制艾河锦绣庄园总体规划,划分休闲采摘、水景灌溉、管理服务等功能区块,以规划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采摘,努力打造花香一年、果鲜四季的独特生态旅游新村。二是实现公司化运营。在现有“绿野”合作社的基础上,由艾河村村两委成员联合发起,出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东营市锦绣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将土地流转到“锦绣园”公司,由公司统一管理、规模种植。探索推广现代农业营销模式,实施品牌战略,通过举办采摘节、超市果品直供等形式,打响“锦绣园”品牌。全力发挥“锦绣园”优质苹果、梨、杏等拳头品牌优势,拓宽果品流通渠道,积极与银座购物中心、胜大超市对接,推进超市果品直供。三是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到枣庄考察万亩石榴园,结合村庄实际,在稳定500亩苹果园、100亩梨杏等杂果园的基础上,建设260亩石榴经济示范园,栽植大青皮、大红袍、大马牙等优良品种20000余株。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幼果期至初果期的苹果园,推广苹果与花生草莓蔬菜等高效作物间作,在盛果期,果园推广“苹果+金蝉”种植模式,实现苹果、金蝉两不误、双丰收,在石榴园内间作西瓜辣椒,提高果园经济效益。积极引进滨州蔬菜公司,投资80万元,建设春暖式大棚12个、占地50亩。四是发展农家生态旅游。艾河村是义和镇有名的林业专业村,所产苹果远近闻名。2012年义和镇将艾河村列入了西黄河故道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规划区,2017年又将艾河村列为全镇全域旅游发展示范村。艾河村紧紧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分别成立了东营市锦绣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河口区绿野果树专业合作社、艾河村石榴专业合作社,对全村600多亩土地进行了流转,发展苹果、石榴、葡萄、西瓜等特色产业,规划建设锦绣庄园,引导群众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路子。建设锦绣榴园、锦绣富硒苹果苹果精品园、锦绣梨园、锦绣湖等四个精品观光点,打造一个以休闲观光为特点,集生产、示范、观光、垂钓、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实现由传统农业到“花香一年、果鲜四季”的独特生态农业的转变。艾河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丰富了城乡居民的业 余生活,增强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从落后弱村到全国文明村

从1984年划归河口区至2011年以前,艾河村两委班子一直处于软弱涣散状态,艾河村也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和上访村。该村的变化是从2011年4月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开始的,村两委带头捐款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修路问题入手,逐步解决了二十多年未能解决的土地调整、产业发展等难题,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五化”提升工程,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区前列,村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越来越高。2013年以来,艾河村连续7年在全镇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河口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王玉红也于2016年6月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经济发展了,思想如何发展?光口袋富还不行,要让村民的脑袋也“富”起来!艾河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针对群众在红白事上讲排场好面子的现象,村党支部经过征求意见建议,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红白事要求做到“三不准”,即不准大操大办、不准铺张浪费、不准搞封建迷信活动,招待客人每人一律一碗,实行单餐制。村里还成立了道德评议会,村民遇上解不开的“疙瘩”,由道德评议会来评理定夺,让村里一些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道德评议会每年组织一次“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优秀村民”等评选活动,全村形成了家庭比孝顺、邻里比和睦、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气。艾河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和“全国文明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多次在省市区推广。

— END—

百年义和

图文 ▏吴吉新

编辑 ▏毕延莉

审核 ▏李福静

Hash:b48f00afd8d64d29e10cb24ee671d348937cce2c

声明:此文由 义和资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