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文化的起源和扩散以及地名分布

杨家将文化的起源和扩散以及地名分布

李爱军 司徒尚纪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和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词。现代地名源于与前人生活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诸因素。它的命名、更名、变迁与区域历史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地名不仅属于表示地理方位社会基础性的公共信息,而且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反映社会历史、区域文化特征的“活化石”。“地名是了解历史人文学和一国社会经济生活史最珍贵的资料之一。它可以阐明很久以前各人种的关系史,各族人民和各居民群的迁徙情况、经济和社会关系”,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杨家将文化作为民族标志性文化之一,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内涵丰富。当前相关研究多从历史和戏剧等角度进行。收录到《20 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中关于杨家将的历史论文、论著不下百篇,其中以余嘉锡先生的《杨家将故事考信录》和常征的《杨家将史事考》影响较大;戏剧方面的相关文献也很多,如骆承烈的《杨家将与杨家将戏》等。各地分布广泛的与杨家将相关地名是杨家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缺乏对传统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使其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民间文化状态,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的杨家将文化地名的来源、数量、文化涵义、空间分布和成因都缺乏专业性研究,更没有得到系统的统计和保护。本文在调查和参考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地理角度对杨家将文化地名进行相对详细的统计,并绘制出其空间分布图,从诸方面探讨其历史成因。

杨家将文化简介

杨家将是北宋时期以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祖孙3 代为代表,长期活跃在抗辽、西夏等民族战争前线,为后世颂扬至今的军事家族。杨业国人号为“杨无敌”,杨延昭被“契丹惮之,曰为杨六郎”。其知名度之高,以习武家族论,在中国至今尚无出其右者,故世称“杨家将”。关于杨家将的事迹除《宋史》、《辽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篇》等正史和诗歌、笔记有相关记载外,更多的是以文学形式源源流传。早在北宋杨业、杨延昭父子死后不久,他们的英雄事迹已被时人称颂,以口头文学形式流传于社会。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载:“……继业、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宋以后,杨家将故事在正史的基础上不断得到艺术加工,成为剧本、演义等民间文化的重要素材,得到了更广泛的流传。其中小说以明代熊大木的《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纪振伦的《南北宋志传》影响最大,清、民国期间又有《北宋金枪全传》、《平闽十八洞》、《两狼山》等。杨家将戏剧更是中国传统武戏的重要内容,从宋话本、金院本、元代杂剧开始,杨家将故事的剧目越来越丰富,现大量存于京剧、晋剧、豫剧、扬剧等各种地方剧种中,如《李陵碑》、《七郎八虎闯幽州》、《金沙滩》、《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天门阵》、《三关排筵》、《孟良盗骨》、《十二寡妇征西》等,都是中国传统优秀剧目。另有以表演杨家将文化为内容的评书等多种民间文艺形式。直到今天,在电影、电视剧等新的文学传媒中,杨家将文化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文艺作品是正史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和正史相比,其内容更加丰富、庞杂。除正史记载的杨业、杨延昭、杨文广等人物外,通过对正史资料和民间传说的艺术加工,佘太君、杨宗保、穆桂英、杨四郎、五郎、杨排风、孟良、焦赞等人物也被成功塑造,虽然和正史有很大出入,但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生动鲜活,已经深入人心。历史的和文学艺术中的杨家将已成为一笔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成为培养民众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的社会教材。

杨家将文化不仅表现在文学艺术上,在地理上也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与其相关的民俗、庙宇、假墓、塑像、地名等景观。仅纪念杨家将的庙宇而言,全国各地不下百处,除了杨氏后人祭奠祖先的家庙外,在历史军事区、民间各地都有庙宇纪念之,如代县的杨氏宗祠、雁门关李牧杨业庙、柳林县七星庙北京昌平区杨无敌庙、广州石船村杨五爷庙江苏高淳县杨家村龙王庙等。为弘扬地方文化,在河北山西天津等地,杨业墓、六郎墓、七郎坟、孟良焦赞墓等不止一处,如山西代县、北京密云、天津宁河就有3 处七郎墓。在杨家将文化地理中,最显著的是与杨家将相关的地名,遍布全国许多省市。为纪念杨家将,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把山、河、村庄、堡寨、石头、山崖、洞穴、树木等直接用杨家将人物命名或附上杨家将的传说,如六郎峰、拒马河、杨家寨、孟良崮、六郎庄、三郎堡、穆柯寨望儿山试剑石、六郎影、挂甲塔、刀劈崖、孟良拴马桩、孟良屋等。在历史和文化的共同影响下,这些地名逐渐形成,并保留至今。

杨家将文化起源、扩散与地名形成

杨家将相关地名的形成主要受杨家将历史活动遗留和文化扩散的影响。

杨家将历史活动遗迹对地名形成的影响

杨家将起源于陕北麟州(今神木县)。五代时期,天下分崩离析,“麟州土豪杨信自为刺史,受命於周”,杨信乃杨业之父,长期活动在麟州、河曲一带的黄河两岸地区,后杨业到晋阳(今太原)事刘崇。投宋以后,因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先后担任代州、朔州刺史,依托芦芽山恒山天险,修筑堡寨,阻塞辽军入侵要道。其中在代州一线先后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楼板寨、土墱寨、石趺寨、雁门寨、瓶形寨、梅回寨、麻谷寨、义兴寨。这十几个寨堵住了通往契丹蔚、应、寰、朔等州的大小通道45 处,形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严密军事防御体系。《续资治通鉴》载:宋仁宗皇祐年间“韩琦经略河东,按行堡寨,多为北汉名将杨业所度者”。现在依稀还能找到这些堡寨的历史遗迹,例如,阳武寨就在现原平市西北的历史故道阳武口;瓶形寨为今著名的平型关。至今在原平、代县等地还有杨家将筑“十二列城”的传说。《宋史》记载:杨业曾以数百骑击辽军十万于雁门关;雍熙三年,宋军征辽,率军兵出雁门,收复朔州、云州(今大同)、应州(今应县)、寰州(今朔州境内),和辽军激战飞狐口,后因战事不利,被奸臣所妒,战死陈家峪(今朔城区南)杨延昭继承父志,驻守河北,先后在景州(今景县)、定远军(今东光县)、保州(今清苑县)、莫州(今任丘县)、高阳关(今高阳县)等地任莫州刺史、高阳关副都部署等军职。咸平二年智守遂城(今河北徐水县西)、咸平四年羊山大捷等正史均有记载,他长期战斗在河北中部的宋辽边境[5]。现雄县、霸县、徐水县等当年宋辽边界的军事遗址,如六郎洞、闸河等,多是当年杨家将军事活动的历史遗迹。杨文广一生更是南征北战,先随韩琦、范仲淹于宋夏边境的丰、府、麟、环诸州,后随狄青征侬智高于邕州(今南宁)、追敌到大理国东合江口(今云南开远市),建城堡3所以屯兵,云南广南县的六郎城即由此演化而来。至和元年(1054 年)六月,仁宗以杨文广熟知广西形势,出任广西钤辖,兼判宜(今宜州)、邕二州;后 任秦凤路副总管,治秦州(今甘肃天水)。他智守筚篥堡,击杀西夏兵,宋神宗“诏书褒谕,赐袭衣、带、马”,改筚篥为“甘谷堡”,就是延续至今的甘谷县城。晚年出任定州(今河北定县)路副都总管,在河北抗辽前线活动。北宋时期,杨家将3 代主要在陕北、晋北、河北中部,甘肃东部的宋辽、宋西夏边境和广西、云南的部分地区从事军事活动。另外,因东京(今开封)是北宋首都,杨家将曾经在开封活动、居住是理所当然之事。杨家将地名虽然受戏剧、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影响,演化成杨家城、杨家寨、六郎城、六郎寨等,但多数由杨家将生活、战斗、驻军的历史遗迹演变而来,不能一概认为子虚乌有。

杨家将文化扩散对地名形成的影响

五代以后,宋、明等中原王朝屡受北部少数民族侵袭,边患不断,整个社会渴望出现良将救国。三代守边,战功显赫,为保卫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奉献出毕生精力的杨家将自然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护国神。在金、元、清游牧民族政权统治中原时期,虽然撤除了部分民族间争议较大的内容,但政府总体上还是积极倡导忠君爱国为主体的杨家将文化,这种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仍然是社会文化主流。在这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杨家将文化逐渐开始超越杨家将的历史活动区域,向其他地区扩散。它对地名形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民间敬仰文化的区域扩散对地名的影响

把杨家将文化附会于山河,以表达爱憎情感、激励民气、教化世人的行为在北宋时代就开始了。当时,杨家将忠心报国的忠烈正气,甚至受到敌人契丹的尊敬,现在北京昌平区的杨无敌庙就是契丹人修建。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辙出使契丹,做《过杨业无敌庙》诗,有“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之语。北宋以后历代社会各阶层,对杨家将普遍存在敬仰心理,通过戏剧、小说、曲艺、民间传说等形式,传播杨家将文化。在这种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全国各地逐渐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与杨家将戏剧、传说类似的地名。如山西、河北、河南、天津、北京、山东等地的“李陵碑、杨驸马庄、天门阵、穆柯寨(《杨家府演义》称木阁寨)、潘杨湖、骂六郎、产子河”等地名,明显可以看出是杨家将戏剧和民间传说的故事情节附会出的。许多超越杨家将历史活动区域的地名多系民间在建立村落时,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将熟悉的戏剧、传说故事附会于周边地理,经过世代相传,越传越广泛。如山东沂水县的杨家将系列地名、陕南商洛山分布的与杨家将有关的地名、庙宇等,前者是对戏剧《大破天门阵》中地名的改编附会,后者的杨四郎庙是对南宋治水有功的杨从仪杨泗将军庙传说的讹变。柞水县磨沟峡垴的“晒裙岭”,当地传说是杨八姐率兵在此跟敌人打仗,忽然阴云密布,骤下暴雨,击溃敌军后,雨过天晴,她便消闲地在岭上晾晒被打湿的裙子,故名“晒裙岭”;可能是原名“赛鹤岭”的音转以后附会上的传说。福建各地的杨家将相关地名也是小说地名的反映。各地的类似地名,虽然无法详细考证其来源,但依据史实基本可以推测,也是杨家将文化在地理上的附会。

历史军事活动区军事文化的扩散对地名的影响

杨家将文化的精髓在于其抗击外敌入侵中的英勇事迹。北宋以后,尤其在中原汉族和西北游牧民族矛盾尖锐的明朝时期,政府为激励士气,鼓励将士效法先贤,在民族战争前线的驻军地建立庙宇,把边关军营、堡、寨等用杨家将人物命名,并附会上杨家将的传说,如浙江湖州独松关的上马山是南宋时期抗元战争的古战场,和传说的佘太君在此上马杀敌无关;明代朝廷在倒马关城西的马圈山修建“六郎碑”,上书“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现在河北唐县倒马关仍保存有三通古碑。在边境地区甚至把杨家将神化,附会于地理。笔者在朔州调查时,当地就有杨六郎是“脚登担子山,手扒二郎山,一箭射到大青山内蒙的大青山脉至今还有箭头山,传说是杨六郎射箭到此)”的神将的传说。因为中国历史时期的主要民族战争是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在长城一线展开的,所以宁夏青铜峡市点将台、山西偏关县的老营堡、河北宣化县的六郎城等甘、宁、陕、晋、冀北部沿长城一带杨家将地名多属于此类。

杨家将后裔迁徙,祭祖文化扩散对地名的影响

宋代以后,因为躲避战乱、异地做官等原因,杨氏后人逐渐散居到各地,包括现在台湾在内的全国众多省市,都有杨氏后人居住。这些杨氏后人也把杨家将文化传播到迁徙地。为了纪念前辈英雄业绩,光耀门庭,杨氏后人多在当地建庙立祠,或用先祖的英名为当地山水命名,以表达对先祖的追思。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 年)山西代县鹿蹄涧村的杨氏宗祠,就是杨氏后人杨友迁居此地时修建,现在原平、代县一带的杨氏族人,多是杨业后人。山西师范大学周征松先生在《杨家将后代何处寻》一文中,考证了湖南张家界市杨家界古地名的来历,提出居住在杨家界的杨氏宗族是杨家将的后代。杨家将后代把这里的山峰分别取名为六郎湾、宗保峰、佘太君、天波府和天门阵等。广州市郊帽峰山下的石船村居民皆姓杨,以前村里建有杨五爷庙,传说杨五郎在此成仙。上海北区大宁街道的杨湖宅,是杨家将的后代由河北避难迁此所得名。广西灵川县的四郎墓、点将台等地名附近的村庄也多是杨姓居民,并自称是杨家将的后代。黔北遵义市的“六郎城”估计也和宋代杨家将后人杨贵迁过继播州土司杨昭有关,光绪《遵义府志》载:“昭无子,充广辍贵迁为之后,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杨氏后人在湘西、黔北、桂北分布最多,如分布在湘黔桂渝边区的“飞山杨”,又称靖州杨,虽然有学者考订和山西杨家将不是同宗,但当地人认为自己是杨家将后裔。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湘西凤凰城杨家祠堂也悬挂着“威震三关”的匾额。虽然杨氏后人在全国的分布无法详细考察,但江淮以南的杨家将地名有许多是和杨氏后人迁居于此有关。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这些地名形成了一道蔚为大观的文化地名景观线。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文化地名深入人心,连方志和一些正史也真假难辨。如有关记载传说中杨延昭的部将孟良的地名,《代州志》载:“崞县阳武峪(阳武村)有六郎寨,部将孟良,焦赞同守焉”;《宁武府志》载:“玄岗(轩岗,崞县西山八十里)口有孟良城”;《乾隆一统志》载:“忻州(山西折县)西北七十里有孟良城”;《定州志》载:“嘉河自嘉山来,俗呼孟良河,又名七里沟”,“定州南关有孟良桥,在孟良河上;河源出嘉山,山顶有孟良寨,下瞰孟良河”;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孟良寨在广昌(广灵)县东三十里,前宋孟良守此,故名”。

杨家将地名地理分布及分析

目前,在全国各地有多达几百处的杨家将地名、遗址。表1 是作者在粗略地摘录其他文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到的杨家将相关地名,并按省份统计。因笔者调查范围和掌握资料有限,实际杨家将文化地名分布区域可能不止以上 18 省区市,数量更远不止以上354 个,如陕北和汉水流域的许多县市都有此类地名,不仅仅是表1 统计到的6 县市。但这些地名大体能代表杨家将文化地名的各种类型和空间分布情况。

表1 杨家将地名统计表

山西

代县:代州、杨忠武祠、东留属、杨七郎陵、果园寺、佳山寨、雁门山、大石寨、茹越寨、胡谷口、西陉寨、土寨、雁门寨、杨六郎寨;

原平县:阳武寨、杨六郎寨、孟良城、焦赞寨、楼板城、崞寨;

河曲县:杨家寨、杨家城、娘娘滩火山、杨家湾、杨家沟;

宁武县:托逻台、头马营、二马营、三马营、东马坊、西马坊;

应县:三灵庙、六郎寨;

偏关县:老营堡;

怀仁县:陈家峪、金沙滩;

五台县令公塔、莫姑岭、太平兴国寺(五郎祠);

朔州市:朔州、陈家谷、杨太师墓、古战场、宋乱冢;

岚县:折家祠、折太君墓、河神庙(四郎庙)、木戈砦;

繁峙县:穆桂英祠、穆桂英山、木阁村、杨六郎墓;

浑源县:穆柯寨、牧羊圈;

灵丘县:杨六郎城、肖太后城、祭刀石;

忻州市:六郎城、孟良城;

阳曲县:杨兴村、镇城村、天门关、六郎庙、跑马湾、演武场;

祁县黄羊坡;

柳林县:火塘寨、走马梁、七星庙、三郎堡、二郎堡、杨家坪;

大同市:穆桂英坡、孟良城、焦山焦赞山);

晋城市:孟良寨;绛县:杨六郎寨。

北京

海淀区 :挂甲塔、刀劈崖、望儿山、东北望(旺)、西北望(旺)、羊(杨)坊、韩家川、亮(晾)甲店、六郎庄;

昌平区:杨无敌祠、六郎影、了思台(搁子台)、拦马墙、点将台;密云县:野马川、白马关、司营子(撕甲营子)、冯家峪(缝甲峪)、七郎坟、穆柯寨;

房山区:插棍石、穆柯寨、开古庄;

顺义县:穆柯寨

天津

静海县:辕门村、探马庄、东禅房、西禅房、当禅房、王二庄(望儿庄)、宗保村、东高庄村、西高庄村、孟庄子村、焦庄子村、杨家园村、八虎洼;

宝坻县:杨七郎墓、南仁垺(男人服);蓟县:穆柯寨;宁河县:七郎墓、潘美墓;武清区:杨畋岗、杨驸马庄、萧家营、马棚洼、炒火庄、东营、西营、后营。

河北

涞源县狼牙口、插箭石、倒马关、马跑泉、福胜地、拒马河、夹马石、旗山邢台县:令公脑;丰润县:令公村;

香河县:杨令公墓

永清县老君堂、大郎台、杨家疙瘩、空城、六郎寨、东解(血)口、西解(血)口、六郎台、杨官营、外澜城、养马庄、马厂、龙虎庄、东溜、西溜,大辛阁乡有和顺营、大营、张四营等21个以营为名字的村子,相传是杨六郎的七十二座联营,北部为天门阵遗址,南岔口、北岔口、东岔口、西岔口、里岔口、陈岔口是各个分阵的阵门;彩木营(降龙木)、东阵、西阵、金沙滩、韩台(韩昌点将台)、孟良墓、千人墓;

安次县:宋六口、横亭、大战;

易县:穆桂英砦;徐水县:广门、雁门、遂城、杨山、杨家楼藏兵阁、孟良屋、孟良拴马桩、拦马墙;

雄县:瓦桥关、杨门城、闸河、焦庄户、焦赞墓、引马洞;

文安县广陵城、孟良庄;

唐县:军城;

霸县:大小武将台、霸城、坼城、引马洞、桃花寨、石桥、马貉堤、草桥(关);

宣化县:六郎城;

满城县:杨家寨;

广灵县:六郎洞、六郎城;

保定:将台、六郎洞、父殁寨;

曲阳县:穆柯寨、孟良寨、甲石;

新安县:六郎亘、暗石桥;容城县:晾马台、杨将军庙;

安肃县:拴马椿;

河南

开封市:汴京、天波杨府、潘杨湖;

内黄县:峰火台;巩义市:穆柯寨、孟良寨。

陕西

神木市:麟州、杨家城、黄羊城(王娘城)、草地沟、草垛山、圈马山、银城、小杨城、兔毛川、东山旧城、屈野川、二郎山;

府谷县:七星庙;天平山、旧舍沟、建宁寨;

韩城市:穆柯寨、大郎庙;

柞水县:晒裙岭、四郎庙;

山阳县:五郎沟、焦赞洞、箭沟垭;

紫阳县:五郎坪;

铜川县:金锁关

榆阳区:杨家营。

山东

肥城县:穆柯寨;

沂水县:木山(穆山)、安子沟、兵房岭、满堂坡(马趟坡),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留下“两营,七小,八马庄,一溜十八哨”:兵营庄、大李马庄、小李马庄、薛家马庄、葛家马庄、程家马庄、孙家马庄、杜家哨、李家哨等;

无棣县西河西营、中河西营、东河西营、佘家港;

蒙阴县:孟良崮。

辽宁

沈阳:穆柯寨

宁夏

青铜峡市:天门阵、点将台;

西吉县:将台堡、点将台

湖南

张家界市:书家堂寨、天波府、六郎湾、七郎湾、宗保峰、马蹄岩”、“猿愁攀”、“天波府”、“姐妹湾”

云南

广南县:六郎城;

开远市:合江口

广东

广州市:石船村、杨五爷庙

浙江

湖州市:上马山

贵州

遵义市:穆家川、白鹤亭、六郎城

甘肃

甘谷县:甘谷城、筚篥城(今杨家城子)、安远古城、天井坡、骆驼城、校场坡、演武亭、六郎峰、虎狼关

江苏

高淳县:龙王庙

广西

南宁:邕州;灵川县:四郎墓、喂马槽、跑马场柳州:箭盘山、驾鹤山

福建

娘仔寨、天鹅山飞鹅洞、杨文广洞、桃华洞、镇海城

以上合计354个。

表1收集到的354个地名,属于历史活动类的有33 个,如代州、陈家峪等;信仰文化扩散类的有294个,如穆阁寨、天门阵等;军事文化扩散类的有8个,如陕西榆林的杨家营、河北宣化的六郎城等;后人迁徙祭祖文化扩散类19个,如湖南张家界的宗保峰、广州的杨五爷庙等。根据每种类型的地名在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到杨家将文化地名分布呈现如下特点。

(1)杨家将文化地名主要分布在北以长城为界、南以黄河下游和汉水上游为界的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陕西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区域,呈块状分布,并以陕西、河北靠近杨家将历史活动区域最为密集,其集中地是陕西的神木、府谷县,山西的河曲、代县、原平、朔州,河北的涞源、保定、永清、徐水、霸州市、雄县等。其他相对密集的地域是甘肃天水市、宁夏西吉县一带和广西南宁、柳州一带。这说明杨家将文化地名分布基本以杨家将历史活动区为中心,并向周围扩散。

(2)北京、天津、山东、福建等非杨家将历史活动区地名主要是受小说《杨家府演义》、《平闽十八洞》和部分传统戏剧等影响而得名的,而陕东南的汉水流域相关地名则主要由原来其他文化的意转或变迁而来。

(3)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沿长城地带的杨家将文化地名主要是在历史战争环境中,为激励将士保家卫国而形成的。浙江松独关的相关地名也属于此类。

(4)杨家将祭祖文化形成的地名在地图上呈现岛状分布,这和杨氏后人迁徙地分布广泛而分散有关。这类地名以江淮以南居多,与宋以后人口南迁和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的历史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5)从杨家将文化地名在内地集中分布而边疆其他地区分布很少的特点可以看出,杨家将文化属于汉文化系列,在汉族集中居住地扩散显著,在历史少数民族地区是随着汉族人口的迁徙而逐渐扩散开来的。

结语

杨家将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品牌之一,其地名价值除了作为地理符号和弘扬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外,还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对历史地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杨家将文化地名起源于杨家将或其他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场所,现代考古往往可以把这些历史地名作为线索,取得新发现。二是旅游开发价值。杨家将文化地名等景观作为旅游品牌,在各地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实践证明,合理利用文化地名资源,适度将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能够使文化地名得到有效保护,并推动这种文化的地理扩散。

作者:李爱军,司徒尚纪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Hash:6cbc7aadfe954aec774445a6b575a7f5613a788f

声明:此文由 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