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得实惠 政府得生态

■本报通讯员张长青宋法斌“对不起,我要去郭里了,别再找我了”“春风十里,不如五康轩郭里庄园”……这些网络味十足的标语均来自邹城市郭里镇五康轩农林项目微信公众号。今年春季在五康轩组织的义务植树、果树认养和踏青郊游活动中吸引了来自济南济宁徐州等地5000余人参加,栽植各类果树1万多棵,认养果树达到1800余棵。

近年来,邹城市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发挥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激活农民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引来四方活水,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打基础千亩荒山披绿装

“以前这一片都是荒山,光秃秃的没有几棵树,春天风一吹到处都是土。”在张庄镇魏家口村,现年65岁的魏养富指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树林,神情中满是骄傲。

2004年魏养富放弃了城里舒适的退休生活,着手承包荒山种树绿化;2007年,借助荒山绿化政策,魏养富又承包了周边3000多亩荒山,荒山承包面积达到5000多亩,栽植各类树木200多万棵,累计投资达到数百万元,基本达到了荒山绿化的目标。现如今,郁郁葱葱的青山成了群众休闲的好去处,更先后被济宁市政府授予济宁市级森林公园、济宁市级生态林场。“受助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市里荒山绿化的扶持政策,我计划今年再栽植150亩黑松,现在已动手在山南挖坑、沤肥。”老魏谈到今年的发展计划,信心满满。

为快林业生态建设,该市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性作用,高标准编制了《林业生态建设规划》、《林果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市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用于邹东山区开发建设,同时,整合水利、交通农业、国土、供电等部门优质资源,相继完成315公里市域主干道和3300公里农村路网建设,修建水库、塘坝530余处,铺设输水管道1000余公里,为现代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花钱买活树规模种植获丰收

“把土地承包出去,既能收租金,又能在打工赚钱的同时学技术,如果是以土地入股还能参与年底分红,比自己种要划算很多!”峄山镇沈庄村的老百姓心里有本明白账,大家对土地流转模式十分看好。“林业只有形成规模效益,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峄山镇林业站长苑举立介绍到,“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多形式流转土地,确保‘退耕还林’区域相对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对不愿意种植林木的农户,可以经村集体评估置换土地。”目前仅该镇就成立了圣国、铭源、景全、峄盛源等多家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了经济林的大发展。

为提高山区群众收益,2012年以来邹城市参照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做法,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针对种植果树投资大、收益周期长的特点,为减轻农户负担,从经济林建设当年开始,市财政给予资金补助,第一年区分不同树种每亩分别补助500元、300元,第2年、第3年、第4年在每亩经过苗木成活率检查验收后再分别给予200元补助。这种以奖代补的方式,实现了从政府“花钱买树苗”向“花钱买活树”、林农从“花公家钱为公家栽树”向“花自己钱为自己栽树”的转变,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农民种果树也由“要我退”“被动退”变为“我要退”“主动退”。

助力生态游绿色发展得双赢

作为邹东山区农业镇,自2012年以来,郭里镇借助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大户承包和公司化运作模式,坚持“山、水、林、田、路、景”统筹推进,累计流转土地2.3万亩,先后打造了万亩核桃园景区、五康轩生态庄园景区等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去年9月份,郭里镇举办了首届核桃采摘节,活动吸引了超过1.5万人前来观光采摘、休闲旅游,近千亩核桃采摘区被抢购一空,有力拉动镇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邹城市已建成经济林基地61个,面积达8万余亩,栽植各类优质果树400余万株,昔日的荒山土山转眼成了生气盎然、四季飘香的花果山。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市着力打造“邹东深呼吸、山乡慢生活”生态旅游品牌,生态游、休闲游、采摘游、农家乐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近年来生态旅游人数和产值始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率,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8.6亿元,走出了一条“农民得实惠、政府得生态”的双赢之路。

Hash:24701d686c0f6f90b5be856e6d19bae02f8a6923

声明:此文由 光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