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窑博物馆,换个姿势走近你我他
5月18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却是个不普通的日子——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博物馆日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展现出从业者对博物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的关注。
纵观郑州,2019年5月,市里就发布了《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要在“三年内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
据了解,《三年行动方案》颁布之前,郑州市开放的各类博物馆数量不足30家,其中,二三级及以上博物馆,仅有7家。
分别是:一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二级博物馆(新郑市博物馆、郑州二七纪念馆、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三级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其他无级别的博物馆,则是一些县级公立博物馆、行业类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和非公有民间收藏类博物馆。
郑州市登封窑陶瓷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登封市园艺场(东华镇王村)。该馆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瓷器标本三万多件(片),是集收藏、展示、修复、复制、体验、创作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非国有陶瓷博物馆。
据馆长李景洲介绍,该馆收藏以登封窑陶瓷标本为主,同时包括中原地区及其他共100多个窑口的陶瓷标本,是中原地区窑口较多,颇具特色和个性的陶瓷博物馆。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藏品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标本一直到唐宋时期的陶瓷标本,品类齐全,完整反映了中原地区由陶到瓷的发展演变过程,没有断代,脉络清晰;二是藏品反映了陶瓷装饰的发展演变过程,无论从胎装到釉装,从釉上到釉下,从单色釉到复合釉,登封窑陶瓷博物馆的藏品都有所体现;三是登封窑除了馆藏展示外,还有文物修复这一动态展示,以及复制了一条窑外传统陶瓷生产线,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宋代陶瓷加工、制作、烧造的工艺流程,能如此系统、完整地再现宋代陶瓷生产线,国内目前尚不多见。
2014年11月,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登封窑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以登封窑瓷苑科技有限公司和郑州市登封窑陶瓷博物馆为依托,肩负起“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消失”的重要使命,为登封市陶瓷产业和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近年来,“博物馆+”成了热词,博物馆与展演、文创、旅游等的融合产生了新动向、新业态,赢得了各方好评。这也启发文博从业者,“展品+介绍”不是展览的唯一形态,善于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讲好故事,利用商业、互动等方式传播文化,也是扩大博物馆受众覆盖面的重要方向。
自2017年以来,登封窑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启动了研学旅游项目,该项目主要涵盖研学旅游、陶艺体验、特色民宿等,为游客提供盘筑、泥塑、注浆、刻划、施釉、装烧等陶艺制作教学、体验等。截至目前,登封窑非遗研学传习所接待中小学生游客超过8万人次,积极推进陶瓷文化的普及、推广和文博事业发展工作。
文物是历史的遗产,博物馆是全人类文明的展示场所,多元和包容,不仅体现在对于人类文明、多元文化的认同,还体现在对行业专业、人类人群的均等和普惠。
登封窑博物馆一直在尝试换个姿势、放低姿态,以不一样的创意做不一样的博物馆,然后走近你我他,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登封窑不断丰富藏品展品,扩大展示区域,提升陈展水平,致力于为多元文化和包容业态多做探索。如今,登封窑博物馆展览包含三静两动五大展示区域,分别是复仿制品及非遗衍生品展览、登封窑古陶瓷标本展览、登封窑水墨瓷艺术展览、文物保护工作展览和宋代陶瓷工艺流程展览。
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从文物展览中寻找前人与来者的心灵联结,博物馆才能不断发挥应有价值,为更多人带来知识与文化的滋养。
登封窑,千年历史名窑,一直致力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中继承,在传承中创新。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节点,激励着文博人、非遗人继往开来,不断前行。
Hash:7458f25ca5a43ae2bb4261c85557354de43c75a0
声明:此文由 登封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