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哪儿 |探访梁启超故居

叶落了一地,风吹了一宿,

时光荏苒,又一年冬。

停!何必为赋新词强说愁,

不如寻寻周末好去处!

周末去哪儿,今儿又和您见面啦

这个周末,听着飒飒的风,踩着厚厚的叶,

我们一起去逛一逛梁启超故居吧!

周末去哪儿

名人故居,是人文精神的延续,也是灿烂文化的遗存,是时代的物化,也是人物的物化。岁月逝去,但名人的风采和精气神,却仍旧遗留在老宅之中,当我们走近名人故居,看到它饱经风霜的面貌,想到的是曾经居住于此的他或者她,想到的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追求。

喜欢读书或是熟知中国文史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梁启超的。

——戊戌变法领袖、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学术大家。并且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除此之外,梁启超或许还是近代史上的“最强老爸”!他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儿女个个事业有成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种近代以来难以复制的家教传奇!如此强大的个人“简介”,有没有让你怦然心动!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走进饮冰室,走进梁启超,走进那个时代。

先说故居

梁启超一生漂泊,故居亦有多处,分别位于北京天津新会等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咱天津的故居呦~

梁启超的故居洋气又不失庄重,两座白色的小楼分居大院的左右。颔首沉思、执手握卷的梁启超坐像,位居庭院的中央,C位出道。

1912年,从日本回国的“海归”梁启超,购买了天津意大利租界西马路上的一片空地,他亲力亲为,设计图纸,历时两年,终于建成了意式风格的两层小洋房(梁家后人称其为“老楼”)。1924年,更洋气、更有名气的小楼建成了,它是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的、大名鼎鼎的梁启超书斋“饮冰室”(梁家后人称其为“新楼”)。这两幢小楼,自1915年起,梁启超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里,他笔耕不缀,著述不断。

饮冰室

提到 “饮冰室”,你可能会说:大冬天的,饮冰干什么?然后你可能恍然大悟,那这个故居肯定适合夏天来,夏天来一杯冰阔乐嘛!

孩子,醒醒吧!人美(丑)也要多读书!

“饮冰”二字,语出《庄子·人世间》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借此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自己内心的焦虑。国难当头,内心焦灼,何以解忧,唯有饮冰!台湾诗人余光中来梁启超故居参观时,留下一句话“其室名冰,其人犹热”,确是恰如其分。

梁启超的一生,除了积极参政外,那就是积极著述。毕竟,人生要“立言、立功、立德“。他一千四百万字的著述,基本上都是在“饮冰室”完成的。这座造型洋气、别致的两层小楼,首层为其书房,二楼是卧室和会客室。

“饮冰室”的书房原藏有三千四百七十多种、四万余册的图书。故居里除了复原百件当年的家具外,剩下的就是墙上的老照片了。无论是与泰戈尔的合影,还是与众多学者的合照,梁启超的神情都是熠熠闪光的,那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自信与高傲。

据说,当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国学时,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随后停顿片刻,眼睛看着天花板,慢悠悠再说第二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看看这些藏书,当然兄弟你还是很有学问的!在看看你的著书,只能再次感叹一句:兄弟你可太有学问了!墙上贴着一张“梁启超重要文章、著作一览表”,上面罗列了密密麻麻的著作。

除了人们熟知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饮冰室合集》《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等,还有涉及历史、学术、文化、宪政、哲学、金融、外交、宗教、实业等方面的著作。

但他不是一个只埋头做学问的人,仅1921年10月到1923年1月的十六个月里,他就在全国各地演讲三十四场,平均每个月演讲两场还多,而且演讲内容“五花八门”,“先秦政治思想史”“美术与科学”“情圣杜甫”“市民与银行”“人权与女权”“历史统计学”等等,据史料记载,梁启超每次演讲,会场内外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人山人海。这也验证了他在清华园讲台上说的一句话——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而梁启超心中的讲坛,绝不仅是学校里的讲台,而是广阔的社会大讲坛。

——《人民日报》

献身甘作万矢的,

著论求为百世师。

这是天津梁启超故居饮冰室中的一副对联。从中可以窥得他炎黄赤心之一二。

这副对联出自梁启超《自励》一诗,以此概括了梁启超的牺牲精神和远大追求。

海天寥廓立多时

世界无穷愿无尽

举国犹狂欲语谁

十年以后当思我

更揅哲理牖新知

誓起民权移旧俗

著论求为百世师

献身甘作万矢的

梁启超

自励

不可或缺的老楼

推开厚重的枣红色木门,看着阔大的窗户,还有笨重的写字台,所有的一切都弥漫着梁启超作为一个爱国政治活动家的气息。

提到梁启超,便不得不提他“政治家“的身份。

青年时期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这个因为被光绪皇帝召见、奉命进呈《变法通议》,同时被光绪皇帝赏了六品衔的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的改革派,那时该是何等雄心勃勃啊。

后事败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

优良的家风

从故居中我们除了可以感受到炽热的爱国心、报国志之外,还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力量,从梁家祖辈到梁思成这一代,代代传承一种优良的家风,以至于有人戏称梁启超为“最强老爸”,毕竟,子女中光院士就出了三个——梁思成,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礼,火箭控制学家,中科院院士。这与梁启超对子女的悉心教育和影响密不可分。梁启超用言传身教,将自己的情怀和趣味,融入了几代后人的血脉。

这位“纵笔所至不检束”的政治家以及大文豪有时也超级可爱。比如在给孩子们写信时,称呼儿女们为“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达达”“忠忠”“乖乖”等。

当梁思顺已是几个孩子的母亲时,仍称她“我的宝贝”、“乖乖”。最小的梁思礼小名“老Baby”,梁启超常在信中叫他“老白鼻”,还给三女思懿起外号“司马懿”。”

当然,”老爹“除了甜言蜜语之外,也有谆谆教导,如:做学问要用猛火熬,用慢火炖交叉着使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攻略来啦

一、交通

来看看怎么去!

八里台校区】

公交车

东门:8路、832路,八里台上车,大约35分钟。

西门:科贸大厦公交站上车(638路)——意式风情街公交站下车。

地铁

周邓纪念馆上车,地铁3号线——地铁2号线,建国道地铁口(B)下车。

骑行

4.8公里,约24分钟。

打车

约25分钟,30元左右

津南校区】

公交车

612路到八里台校区,接着科贸大厦公交站上车(638路)——意式风情街公交站下车。

打车

约1小时,100元。

地铁

南开新校区西门上车,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建国道地铁口(B)下车。

骑行

约2小时10分钟,(运动爱好者可参考)

二、门票

终于到了,

快来买票叭~

1.现场只能现金买票(自备现金呀!!!),10元一张~

2.不买学生票、老年票、军人票不需要任何证件。

3.研究生不享受学生半价。

票的背面是故居结构图:

三、饮食

逛故居两小时内一定能逛完啦,

逛完吃什么呢?

吃饭建议去滨江道

一堆吃喝玩乐,

十分方便撒~

总之,小编被梁启超迷的不要不要的,

有能力,有胆魄;

有担当,有智慧;

爱国家,爱孩子;

简直是爱豆(idol)无疑!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想要去探访一下梁启超的故居!

快!呼朋唤友,周末约起来!

小编有福利:

在故居的任一场地内持门票合影打卡,后台发送照片,2周后抽取2-4位同学报销当日门票费用(报销时需提供当日票根)。

最后,天冷啦,喝一口鸡汤!用梁启超故居墙上的一张照片,与君共勉!

文案:李 涵

编辑:王子钰

供图:赵冬梅

策划:李 阳

审校:刘皓伦 林仲玮

Hash:74bad8f847b4b66527322aa7e2f34754782eff3b

声明:此文由 南开研究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