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上海有过三座外白渡桥?!
Story
她,历经了百年风雨,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见证了上海从开埠到今天的沧桑巨变。她,是上海人心目中的“外婆桥”—— 外白渡桥。
那么问题来了,侬晓得伐?外白渡桥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白”又是什么意思呢?…… 今天,就跟着小交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吧~
老上海人都不一定知道哦↑
对她最初的印象,还是小交小时候看《情深深雨濛濛》依萍跳河的那段戏。她唱着歌在桥上纵身一跃,在成就爱情的同时,也把那造型独特的大桥,深深地印在了每位观众的脑海里。
《情深深雨蒙蒙》剧照↑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文学影视作品中,外白渡桥总散发着上海独特的文艺情调,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与象征。矛盾长篇小说《子夜》的第一个场景便描写了外白渡桥,《半生缘》、《上海伦巴》和《苏州河》里的外白渡桥,浪漫里透着伤感。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片《太阳帝国》中,二战时外白渡桥上慌忙逃难的人群和从桥上走过的日军部队,仿佛是对真实历史的再现。
《上海滩》剧照↑
《大上海》剧照↑
《小时代》剧照↑
《大灌篮》剧照↑
三代“外白渡桥”
外白渡桥是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的过河通道,位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是 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
1856年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
▲威尔斯桥
它是由供职于怡和祥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造桥纯粹为牟利的威尔斯等人曾声称,人行需交“过桥税”,且只向华人收税,外桥车辆及仆役一概免去。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
1876年
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定名为“公园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收购后拆除。
1907年
第三代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1907年,建设中的外白渡桥
▲从苏州河岸眺望外白渡桥,远处建筑为礼查饭店和俄罗斯驻沪总领事馆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钢桥代替。光绪32年(1906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筒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白”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上海话中称 坐船过河为“摆渡”,外白渡桥正处在当年苏州河溯流而上的第一个渡口附近。因此, “外摆渡”或“头摆渡”成了当地人对渡口的称呼。
由于公园桥过桥一律不收费,上海方言里以 “白”字表示不用付钱的意思,“白”字又与“摆”字的发音近似,久而久之,“摆渡”变成了“白渡”,外白渡桥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如今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在桥碑上也能看到1907年建成的字样。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
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小交
你还知道哪些桥的故事呢?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哟~
部分来源:上海虹口、看看新闻、青年报
摄影、视频、编辑:韩菁
来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这样建设!一大波重大交通项目明确了
400年历史!上海此处惊现大片古代建筑物!美得像故宫
注意!这个地方临时关闭,未来将与上海这条轨交线实现通道换乘
Hash:15f77803cde70d88b8f8e60ced205e5b8ab30429
声明:此文由 发现大上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