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远东第一大教堂”还年长半个世纪,它就在马桥 | 建筑可阅读

今天带来“建筑可阅读”系列第三期——马桥的那些有关宗教的历史保护建筑。

1910年,徐家汇天主堂落成,成为当时的“上海第一建筑”,也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但你知道吗?在我们马桥,也有一座天主堂,比“远东第一大教堂”还年长半个多世纪,它隐藏在小巷深处,走过路过很容易被错过。

马桥天主堂

马桥天主堂又称“无原罪始胎圣母堂”,位于马桥镇马桥东街25号(临),马桥天主堂于光绪元年(1875年)始建大堂,后又陆续扩建。

马桥天主堂原管辖马桥、北桥、颛桥地区下属11个教堂。其占地面积约20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4平方米。

马桥天主堂主堂坐北面南,平面略呈纵向长方形,砖木结构一层建筑,正立面前建有门廊,立面设三个尖拱形门洞,原清水外墙已被抹上水泥砂浆面,青瓦双坡屋面。堂内由两排纵向排列的立柱,以飞拱支撑梁架,将主堂分隔成三廊式。主堂北面新建钟楼,东侧有二层的西式附楼,红瓦双坡屋面,青红砖相拼清水外墙面。主堂前广场两侧各建一排辅助平房,整院围有砖墙和铁栅栏。

虽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几经修缮,马桥天主堂至今状况较好,且建筑和院落布局均较有规模和特色。

2000年9月30日, 被公布为闵行文物保护单位。

杨家圣母圣诞堂

杨家圣母圣诞堂位于马桥镇原工农村7组杨家塘境,东距昆阳路约100米,南临申嘉湖高速公路,西近工农二号河,北为村际道路。由江南传统民居宅院改建而成,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2000年底重修。今占地面积116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6.61平方米。

院内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有东、西两栋一层建筑,均砖木结构,青瓦硬山屋面。西部一栋面阔四开间(11.08米),辟西首三开间作主堂,北侧后檐接出增建弥撒间,总进深22.58米。主堂正间梁架为抬梁式木结构,内墙为西式装饰。其东侧相连的房屋被改建,作通道和附房。院落东部为一栋三开间的一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面阔12.10米,进深7.15米,地基较高,门前筑有石阶,修缮时有较大变动,今作生活、办公用房。院落南墙门尚存,但早已弃用,今院大门开设在东面偏南。

2016年9月5日, 杨家圣母圣诞堂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西河桥天主堂

西河桥天主堂位于马桥镇元江路6600号上海绿城玫瑰园度假酒店西北隅,南距元江路约250米,西距曙光路约600米。始建于民国早期,原有主堂、辅房等,院落围铁栅栏。现仅存主堂连钟楼,占地面积约224平方米。

主堂坐北面南,平面略呈纵向长方形,主体为砖木结构一层建筑,面宽10.33米,进深22.65米,小青瓦双坡屋面。堂内以两排木方柱和飞拱支承梁架,并将堂内分隔成三廊式。外立面为清水青红砖相拼墙,正立面开设三个尖拱形门洞,近顶部三角形额墙上堆塑“天主堂”三字,是较典型的含中国元素的西式教堂建筑。堂内北端建有内置式钟楼,惜楼内木结构尽毁,铜钟早已缺失。

因早年停用,年久失修,教堂破败不堪。2012年上海绿城森林高尔夫别墅开发有限公司出资并主持了全面修缮。修后的主堂外墙和屋架基本保持原样,尖拱形木门窗全部复原,并按旧照配置了彩玻璃,屋面传统小青瓦按原样更换,整栋建筑恢复了昔日风采,成为我区已修缮教堂建筑中唯一接近原作的典范。

为使主堂与周边环境更具和谐感,修缮时在东侧设计增建了与之配套的回廊建筑,拓展了教堂的规模和清修空间,使之更为完美。

2016年9月5日, 西河桥天主堂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万寿庵

万寿庵,人称“东庵”,在马桥集镇沙港河大石桥东,今老东街29号,系闵行区不可移动文物。清同治《上海县志》载“万寿禅院,在马桥镇。宋时为万通庵,国朝嘉庆间易今名。”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整修。

该庵坐北面南临街,有三进砖木结构建筑。首进为一层建筑,面阔三开间(10.4米),进深5.8米,穿斗式梁架,硬山顶;中进亦为一层建筑,面阔三开间(9.2米),进深六界(7.7米),歇山顶;后进为二层建筑,面阔三开间(10米),进深8.52米,硬山顶。东侧围墙处立有一通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镌刻的“募田碑记”青石碑,后进屋前天井中央植有一棵树龄约350年的古银杏,整庵建筑外墙均被粉刷成杏黄色。

2010年初重修万寿庵时,前后两进建筑被拆除新建,现仅剩中进建筑仍保留原来的梁架形式。近年因屋顶漏水严重,翻修屋顶时将原小青瓦换成了琉璃瓦。今整体状况一般,仍为佛教活动场所。

2016年9月5日, 万寿庵被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

Hash:11f3a4a52970574f53ff406ac2df47a9ce052e0f

声明:此文由 小城今天话多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