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去看看原平西山的明长城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作者:原平故事

原平市拥有的一个国家级文保单位和六个省级文保单位中,人们在对外宣传时,常常会无意间漏掉一个。这个经常被人遗忘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张其沟明长城遗址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卷》(2006年11月版)载:“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代县西南延伸进入本市段家堡乡,沿山脊蜿蜒西南行,进入宁武县境,墙体大部分不存,仅大西沟村西南至张其沟村东北保留有一段,利用了早期长城,长约5千米,海拔2100~2200米。此段墙体为毛石砌筑,保存状况不好,基宽约2米,顶宽约1米,残高1~2米。墙体上仅见一座敌台。另存烽火台3座。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记载,现存长城遗址是明代成化、嘉靖、万历时期修筑。”

在张其沟北面的大山上,人们可以最先看到的是长城墙体上散落已久的大砖,然后才能见到长城每隔一段就有的敌台遗址。

敌台是守戍长城全线的主要战斗工程设施,分实心敌台和空心敌台两种。实心敌台亦即通常所说的“马面”,其紧靠城墙外侧,凸出于城墙外,与城墙同高,主要用于侧射走近墙根下的敌人、进行反登城作战。空心敌台多骑墙而筑,也有凸出于城墙外者,高于城墙,大的空心敌台多建在显要处,台高接近20米,一般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四周建雉堞,可供观察射击用;中层为铳炮射击室;下层为物资军械库。每台可容百人战斗和休息。小型空心敌台多为两层,四周开有箭窗,可容十余人战斗休息。

这是一个实心敌台,它要比残存墙体稍高一点点,但向外突出的部位却保存相对完好,长长的条石是边墙的基础,整齐的垒砌有两米高,在这高山之巅以不老的沧桑正对着朔州平原曾经的游牧部族营地。

雁门关一线长城属于内长城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连续线式防御工程体系万里长城的一个子系统。它在战国时期赵国、秦、汉、西晋、北齐、隋和北宋所筑长城的基础上,经过明代多次补修、加固、改进,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更为齐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更加适于防守。

明长城墙垣的规格,史志中有明确记述:“嘉靖十九年,都御史刘臬请城雁门隘塞三百里,高、宽以一丈五尺为式。”据此,墙体高一般为5米,墙体宽亦为5米。

这一段边墙真的很有看头。十几米长的条石底部紧紧连接着马面,石条缝中生长的荆棘和衰草在朔风中微微摇动,而石面上黄的耀眼的一层东西令人诧异。轻轻地抚摸条石表面的黄斑,条石透出的冰冷气息会由手指侵入身体,在炎热的午后有点舒服的感觉。可以这样联想,那或许是在一个雨水缠绵的年代,潮湿的季节要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长,条石面上生长出了浓绿的苔藓,一片一片又一片,和整个山体的颜色融合在了一起。之后,再没有连续起来的湿润岁月,山风渐渐地风干了苔藓,上面的绿色开始褪去,直到只剩下一层底色如相片一样单薄,在百年数百年的太阳照射下,化为了和阳光一样的色彩。

原平境内现存的明长城遗址仅仅5公里的长度,相比较原平境内的43公里东魏长城遗址,少了38公里;与原平境内残存的53公里北齐长城遗址,更是短了48公里。仅仅比位于轩岗镇四十亩地的东魏长城多了1公里。但是,从建筑学上来看,明长城遗址的价值要比东魏北齐长城遗址要高出许多。因为,它长长的边墙底部,全部由长长的条石砌筑,显示着稳固、结实、壮观的气度。而东魏北齐长城遗址上,只有一些缺乏棱角、毫不起眼的片石曾经作为其基石。显然,在这一点上,明长城就拔了头筹。

而原平境内的这道边墙,自古就是一个兵家争逐的战场,是一个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地方。边墙虽然有效地防御过被明朝推翻的元朝蒙古族后裔瓦剌部、鞑靼部的攻击,但他们还是三番五次的侵入过中原地区。

长城不纯粹是一种防御设施,开始出于军事目的。后来,其内涵得到很大的丰富。长城不是攻不破的堡垒燕长城赵长城秦长城……最后都被攻破,沦为历史的摆设。明朝一些有识之士,一开始就意识到,长城是一种象征,一种有血有肉的民族的象征,一种有深刻内涵的历史的象征。“重关叠嶂,险在地者也;谋臣猛士,险在人者也;栗栗危惧,毋流循玩,险在心者也”。

对于一个国家,重关叠嶂固然重要,但,谋臣猛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更重要。

遥想当年,修筑一新的明长城矗立于苍茫大地的峰峦之上,无疑是一派辉煌绝伦的大气和顶天立地的壮美。但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它的命运就注定了日后必然的荒凉、冷寂和落寞。

Hash:3fe91f5678acfca5ed96d6392a3375bfab8c8959

声明:此文由 原平故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