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土山古镇沈家大院的残破古建筑

邳州土山古镇沈家大院的残破古建

图1

辛丑年正月初四,正好是亲戚走完,还没开始上班的短暂休闲时间,驱车去了一趟附近的一处景点邳州土山古镇。说古镇,可能南方古镇发达的地方的朋友要笑话了。其实就是有几处老旧房屋和院落的,而且年代并非久远的近现代民居。但是对于多灾多难的苏北黄泛区农村来说,这也算是当地一宝了。

图2

图3

图4

邳州土山古镇位于邳州西南方向,与江苏睢宁接壤。这里曾经是解放初期的邳睢县政府驻地,当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我十几年前曾经来土山看过这里的老街。当时真的是原生态的老街,没有被开发利用。这次来,发现这里的商业气息非常浓厚。当地利用土山古镇的名声,建立起了仿古街区,出现大量商业店铺。

图5

图6

图6

图7

沈家大院位于古镇路边与关公路交叉口不远处的一个巷子进去。目前只能看到几间倒座房和一座门楼。看样子,门楼门是锁着的,并没有人居住,当然无法进去参观。我只能从门外观察了。

图8

从大门上包的已经残破的铁皮来看,沈家应该是当时经商的人家,而且财力是比较可观的。讲究的门鼓石,精雕细琢的木挂落和门栊都在告诉我们家的实力。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这对门鼓就比较有特色。相向而对的是四个狮子绣球,这有什么寓意呢?正常都是两个狮子滚绣球,而这是四个。原来设计者是利用了谐音“事事如意”,“狮”与“事”谐音。门鼓的上方是一对狻猊。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人们将狻猊刻在门鼓上比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门鼓两侧相对的图案不同,一侧为莲花,一侧为鹤。没怎么看明白寓意。看到的文友可以发表一下看法。

图14

门楼檐下木挂落上分别是三块浮雕雕刻木板,两侧为凤凰,中间为两个麒麟。挂落下部有保留了四个垂莲柱,但是明显雀替(花芽子)丢失。垂莲柱下为仰覆莲的莲蓬头,是标准的中国北方古典建筑图案。奇怪的是没有看到门簪。我猜测是因为沈家本是经商之家,不是官宦之家的缘故。因为门簪的数量代表了一定政治地位。虽然没有门簪子,但是门栊上的木雕一点不含糊。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保留的是比较纯正的徐邳州一带传统的铁制门钹,这种锁门的铁撑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初期还有的卖,可惜近些年修缮的古民居借用了官式建筑的形式。

门两侧有各有两个石头夹在砖的中间,无任何图案。其实这是锁门的门栓石。跟徐州的表面带雕刻不同。这里都是素面的。同时这里用上下两个,门栓石,更牢固些。而徐州一般民居只用一个。

从形势看,这座门楼类似徐州户部山老盐店。门楼从外边看是一层,而其实这是两层的。至于二层的用处,可能是用于看家护院的人下人居住用的。过去门楼的形式最代表一个家庭实力,这座门楼应该重复表现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品味。

遗憾的是,这个沈家大院的保存状况与我十几年前看到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更差了。虽然门口贴了春联,但是明显已经不住人。不住人的房子又没有人修缮,当然状况不佳。目前沈家大院没看到挂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标志牌或碑。没有挂牌,当然谈不上保护。在我看来,这座建筑的保护投入经费的必须性远高于古镇仿古街区的那些仿古店铺。但是投入产出比可能不理想吧!

Hash:32df259d884440c14887d17ef07dbea139178750

声明:此文由 本地小张二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