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者黑仙人洞村

云南普者黑仙人洞

“跟着边凡看世界” 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绿色三张牌 张张都出彩”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云南普者黑,山水风光美妙绝伦,在这恍如仙境的山水旁,有一个彝族撒尼人居住的寨子——仙人洞村。仙人洞村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聚居地,他们的祖先约在400 年前从石林来到这里,受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的影响,如今尚保留有古老的民族服饰、婚礼、性崇拜、毕摩祭祀等。

新华社、中国日报、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及网红达人组成的采访团,紧紧围绕云南省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为主线,前往丘北县普者黑景区、仙人洞村等地,多角度的主题采访,了解丘北县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相关情况。

普者黑彝族语为:“鱼虾多的地方”,是滇东南翡翠般的一块高原湖泊

普者黑有山必有水,有山不无洞。

仙人洞村生态环境好,林木覆盖率高,村旁寨尾到处呈现“山水相依,日月相惜”的独特美景

游客步入景区,就可以看见石峰或矗于湖泊之中,或兀立于草坪之上,均高百米左右,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整个村庄山连山、水绕水,湖光山色浑为一体,蔚为奇观。

更有甚者,山山有奇洞,洞洞藏秀水,皆可供游人留连观赏。现已开放的溶洞景观有月亮洞火把洞、仙人洞等,各洞厅宽敞,景物迷奇。

潭水静如处子,色如琉璃,实为一大奇观,到处是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

在水是清的,山是绿的,天是蓝的,在荷的天地,荷的世界的普者黑湖旁,有一个美丽的村庄——仙人洞村。

来到普者黑,一是看洞,一是游湖。洞是仙人洞,仙人洞位于仙人洞村以北,最大的特色需要乘船进入洞内,就是柳叶小舟。

坐船进入溶洞,洞内空间狭小,有的地方甚至还要侧身而过,洞内的清凉扑面而来。

航拍:仙人洞村依托三面环湖、四十里水路绕村、万亩荷花簇拥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航拍:仙人洞村积极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融合民族元素,村民自发举办篝火晚会、荷花宴、挖藕和打鱼活动,用民族文化留住游客,为旅游和文化融合提供平台。

航拍:仙人洞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背靠青山,前临绿水仙人湖环绕在村边,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湖里鱼虾肥美,水草随波摆动。

航拍:仙人洞村透过若隐若现的道道霞光,整个村庄呈现出房在水上建,人在画中游的人间美景。

航拍:整个村子仿佛生长在湖水中一样,美不胜收,群峰吐艳。

航拍:逛山野闻百鸟欢歌,钻密林听知了声声,游湖畔赏各色荷花。人间仙境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仙人洞村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有着浓浓乡愁的撒尼人,为了营造别具一格的居住环境,客栈的主人往往会在墙壁上或屋檐下吊挂着牛头织锦饰物、辟邪的木刻脸谱,有的还挂有一串串金黄玉米棒和火红小辣椒,放置一些鱼篓、篾帽、犁铧和石磨,展现了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农耕文化

村内的客栈以食宿为主,为了招揽吸引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主人除了在门口摆上几个养有鱼虾、螺蛳和河蚌的玻璃缸,还在庭院内种上多肉植物爬山虎之类四季常青的花草和各式各样的盆栽

身处白日的仙人洞村是惬意和痴迷的,而到了清风徐徐的夜晚则是另一番心境,游客往往是狂热欢欣的。  

仙人洞村虽远不如普者黑村那样威名赫赫,但其开发显然要比后者有序有规划。

仙人洞村现在的建筑都是按照彝族人原先居住的样式修建,咖啡色、暗黄色的墙壁和瓦顶,多为砖木结构,保留了彝族建筑的风格。

街头餐饮小吃,店铺林立,非常方便,仙人洞村比较规整,类似于丽江古城的感觉。

仙人洞村建设得很具民族特色,也有很多特色小店,值得一逛。

仙人洞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背靠青山,前临绿水。仙人湖环绕在村边,万顷碧波,绿如翡翠,倒映着峻秀的孤峰和古朴的民居。湖里鱼虾肥美,水草随波摆动。

云南普者黑,山水风美妙绝伦,在这恍如仙境的山水旁,有一个彝族撒尼人居住的寨子——仙人洞村。

仙人洞村保留了当地彝族撒尼族建筑风格的房屋和街巷,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普者黑原始的文化气脉和别样的民族风情,能够尽情享受“住在风景里,人在画中游”的宁静与美好。仙人洞村的风光湖光山色,景色旖旎,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每当节假日居住在仙人洞村的农家乐里,你不仅可以领略到仙人洞村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感受撒尼人的热情与淳朴,不仅可以感受地域民族文化,还可以享受仙人洞村地道的饮食文化而大饱口福。

Hash:bff3666c9ef16685cbd6634815d8708989c435a5

声明:此文由 旅游长焦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