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洣江书院里的那些对联典故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除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之外,还善于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诗句来表达与当下相关的内容和思想。

茶陵洣江书院,系茶陵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官办书院,2010年启动重建工程以来,自全国各地征得门柱楹联30余副,多有出典。下面权引数例,略作解说。

立志欲拿云,且邀来四壁琴书,五更灯火;

求知图报国,莫辜负门前立雪,座上吟风

这是书院内大讲堂的楹联,上下两联,暗含了一串典故。

首先是“拿云”一词,典出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名句“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中唐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诗“三李”。李贺一生愁苦多病,去世时年仅27岁。元和初,李贺带着满腔热情,满怀希望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不料因为他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字同音,按照封建伦理,必须避讳。就因为这个缘故,李贺被剥夺了考试资格。这个严重的打击使得李贺郁郁终生。所以,怀才不遇便成了他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哀怨则成为他作品的一个显著特色。这首题为《致酒行》的名作,特别是全诗的最后两句,激情豪迈,昂扬奋发,成为他的创作中罕见的高亢明快的篇章。

其次是“五更灯火”一词。这个词出自名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原联旨在告诫人们求学立业应该有恒心有毅力,即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五更灯火”用在此处,贴切自然,十分生动,热情讴歌了有志者勤奋好学、奋发有为的精神。

再次是“门前立雪”一语。很多人都知道,这里用的是“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语出《宋史·杨时传》:“(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就是说,有一次,著名学者杨时去洛阳拜见恩师程颐,来到程颐府上,不巧赶上程颐正打瞌睡。杨时便与游酢陪侍等候。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落了一尺厚了。

这三条典故,或励志,或劝学,或赞颂尊师重道的品质,都非常贴切,生动传神。

洣水钟灵,看大雅扶轮,人文循轨;

狮山擢秀,喜英才继迹,邹鲁同风

这是书院内御书楼联,上下两联,同样暗含了一连串典故。

首先,“洣水钟灵”和“狮山擢秀”两句中,“洣水”“狮山”指的是洣江书院的位置——洣水河畔,狮子山下。“钟灵”“擢秀”则化用了成语“钟灵毓秀”: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必定会养育出优秀杰出的人物。

其次,“大雅扶轮,人文循轨”。“大雅”,本指《诗经》风雅颂中的《大雅》诗作,借指德高才富、学识渊博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有“大雅宏达,于此为群”。大雅扶轮,后来演化为成语,指扶持助推正统文化发展壮大。“循轨”本为依轨道而行,借指直道而行。语出《淮南子·本经训》:“四时不失其叙,风雨不降其虐,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大雅扶轮,人文循轨”指的便是儒家文化如黄钟大吕般能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再次,“邹鲁同风”。邹鲁为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因为两地分别为孟子和孔子故乡,所以通常借指文化发祥地,或者作为文明教化的代称,备加尊崇。“滨海邹鲁”“江南邹鲁”一类的赞誉便是缘此而来。“邹鲁同风”意为沐浴儒家圣贤的熏陶感染,民众英才受到教化,必定日臻上善。“英才继迹,邹鲁同风”则是说,有了这样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儒家文化一定会后继有人,蒸蒸日上。

这副对联,典故用得好,整幅作品的格调典雅高远,厚重大气。

重教崇文,德馨千古儒尤重;

修身励志,座冷十年事竟成

这是书院内大成殿联,下联“座冷十年事竟成”,用了两个典故。

“座冷十年”化用的是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先生的名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对于治学提出过一个有名的“二冷”说:“坐冷板凳,吃冷猪头肉”。“坐冷板凳”是指治学要淡薄名利,不慕荣华;要专心致志,甘于寂寞;要坚持真理,不迷信盲从。韩儒林先生据此创作出“板凳”一联,备受推崇,流传深广。

事竟成”取自众所周知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两条典故,融为一体,自然圆通,浑然天成。

天地立心,圣贤作则;

黎民在望,社稷为怀

这是书院内的崇道祠联,上联的“天地立心”引用的是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扶风人,北宋理学关闽濂洛四大学派中关学的创始人。因讲学于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这四句话充分表现出一个理学大儒的襟怀、器识和抱负,也展示了儒家圣贤的崇高理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之为“横渠四句”,温家宝总理也曾经多次引用。这里用于崇道祠前,准确贴切,恰到好处。

邺架书香清眼界;

洣江水朗滋胸怀

这是书院后大门联,上联“邺架”一词,典出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一诗:“邺侯家书多,插架三万轴。”后人以“邺架”一词来形容藏书丰富,也用于对他人藏书的称赞,用于此处,倒是相得益彰。

总之,洣江书院的这些对联不愧为名家高手的精品力作,其中典故的运用,恰切生动,文采斐然,与洣江书院交相辉。

来源:株洲日报(2019年8月9日B1版)

编辑:罗琼

Hash:e913b500fb905204edee74f75499de37b04bf20a

声明:此文由 茶陵生活百宝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