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村来自于陈正松的故乡、佳景荟萃兴崇阳

随着陈正松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同时,都说中国美丽的崇阳县有个水库村,它座落于我国华中地区崇阳南部,其东临东流村,南接通城县,西连梓木村,北挨青山镇,标志性的名景有崇阳县棺材山马鞍山、何家岩、何家冲、纱帽山、大泉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当地空气宜人、四季分明、人杰地灵,现世界华人中著名品牌人物陈正松是该村的杰出人物之一。

水库村自诞生了从特困户到创造亿万价值的传奇人物陈正松,该水库村的人文风彩、旅游圣地等也因此闻名中外、随着陈正松的知名度在国内外不断产生影响力的背景下,作为陈正松的故乡水库村多年的文化底蕴均呈现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探讨之中。

崇阳水库村的人文圣地:何家岩

水库村的人文圣地是陈正松的故乡何家岩,古人云:日出东方猪槽岭,晨点山尖印光辉,正午大地回春色,日落棺材归西去,巍巍青山育伟人,这里便是陈正松的故乡何家岩。

水库村何家岩地置著名的崇阳县棺材山脚下的半山腰,毗邻中明岩、达明岩、西坳、何家冲、石口冲,站在山峰高处有目睹江山万里,视日月风云如书似画之美意。水库村何家岩共计8户人家,总人口约55人(2007年数据),当地人文环境恶劣,大部人社会见识浅薄,生活十分困难,经济发展贫困落后,主要农作物以玉米、红薯、黄豆、花生为主,国土面积约0.48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8-25摄氏度,海拔1520.00米,降水量1000-1500毫米,人年平均纯收入660元。

水库村何家岩备受保护的大树共31棵,其中长年硕果累累的柿子树有8棵、需要两人环抱的板栗树4棵,糯米枣树2棵,庙围坎上的古柏树4棵,镇宅的大山枣树6棵、香椿树9棵,何家岩山上名贵药材和野菜有苦菜、马来头、荠菜岩白菜马齿苋蕨菜香椿芽、石椒等。水库村何家岩紧邻的山峰可谓说是龙椅正印、居高临下、左右握权,背靠猪槽岭和杉树林左右伸延到棺材山、马鞍山,两边的(守护神)山脉分别实竹尖上和荆竹塝。 下山道是主要交通要道何家冲,每逢天晴,当您身临其境之时可谓是景色宜人。

水库村何家岩自2006年开始合并为水库村,现隶属湖北省崇阳县青山镇水库村十组行政管辖,何家岩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当地陈-正松的故乡而得盛名,从而流芳百世,何家岩的小山庄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探讨之中。

崇阳水库村的著名人物:陈正松

水库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当地空气宜人、四季皆春、人杰地灵,自从诞生了从特困户到创造亿万价值的传奇人物陈正松,该水库村的文化底蕴因此而闻名于世、随着陈正松的知名度也逐渐带动水库村的历史沿革有着一起永不落的回忆。

陈正松,出生于水库村何家岩,从小出生寒门,六亲无靠,全县重点特困户,十七岁时他就立志要改变自我、开疆拓土为社会创造奇迹,他用世界级的眼光定位人类进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全球两百多个国家,七十亿人口,三百六十多种个行业,访问将近200多位中外藉领域专家互动学习,曾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巴黎HED商学院、奥克兰商学院巡回进修历经十多年的研发与实践,陈-正松坚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精髓,曾耗尽千万巨资创办了人类在不断演变进化过程中去实现生命价值观必备的应用法则,即成年人融入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学识,简称为《成人学》,陈正松成人学蕴藏了人性定律的八大学系,其包括社交学、风水学、成功学、管理学、营销学、思维学、心理学、经济学。陈正松是伟大的商业策略家、企业家、实践家、全球云端庞大数据库研究博士,生活技能分类培训成人学创始人,也是世界级华人中收费之最、发表中英文双语发音重量级著名演说家,华夏五千年绝世风水学家,有东方《鬼谷子》之美称。

崇阳水库村的高山平湖:青山水库

青山水库于一九六七年底动工兴建,一九七三年基本建成。又名青龙湖。该水库坝高127.5米,坝长507米,顶面宽60米,承雨面积441平方公里,总库容约4.48亿立方米,年均来水量约3.72亿立方米,平均水面约18平方公里。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水库村高山出平湖”,这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后写下了的著名诗句。随着三峡工程下闸蓄水,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预言得以实现。在湖北省崇阳县水库村,高山出平湖,故题词人工修建的水库不仅泽被着后人,命名为青山水库。有魏魏青山、历史丰碑之意,从而成为现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上世纪七十年代,崇阳县水库村人民高举 “水利农业的命脉”的大旗,以愚公移山的气慨,开创性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建成后的青山水库水面44平方公里,总库容4亿立方米,成为崇阳盆地重要的水利枢纽。一次气势恢弘地建设,将山、水奇融合成一幅壮观的水墨画。

青山水库,碧波荡漾,百里平湖,诗意盎然。以库区为主体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生态旅游区,区内山水相依,植被繁茂,岛屿棋布。

从大坝出发,不久就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奇特的山峰,这就是当地有名的“金柜山”。相传此山是真龙天子的风水宝地,有一天,一个自命不凡的秀才独自登山,当他来到山顶时,已经筋疲力尽,便靠在一块大石板上睡着了,睡梦中,群臣左右,伺女如云。一阵闪电雷鸣,天公还真的把“金柜山”的盖子给搬飞起来了。雨过天晴之时,秀才猛然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只好埋怨自己没有那个福份。

在青山水库最宽阔的水面,水域中央是有名的“龙泉珠”。“龙泉珠”是一个圆形的小岛,它象一颗龙珠镶嵌在碧波万顷的水面上。在“龙泉珠”的正中央却生长着一颗生命力强大的木梓树, 木梓树本来是怕水的,每年汛期,不管水位多高,木梓树丝毫无损,所以当地人把这颗木梓树又叫做“神奇树”……

青山水库生态旅游区距县城仅13.5公里,山青水秀,气候温润,景色宜人,交通便捷,是享誉鄂南的旅游胜地。

崇阳水库村的风水宝地:棺材山

棺材山,是水库村邻靠青山水库大坝临东对面有名古传说的大山——棺材山。

石城镇鸡鸣峰有块重约十吨的长方形巨石——棺材盖,说起棺材盖与棺材山还有个神奇的传说,古人云:“天子地十八穴”而棺材山就是天生的风水宝地,棺材山地形奇特,棺材山下,有二十四座小山包,传说这是二十四孝,也不知是哪朝哪代,有个放牛伢崽在棺材山上放牛,虽然赤日炎炎,烤得大地发烫,但棺材山却凉风习习,清爽宜人,因为长年有朵浓云遮在棺材山上空,故而,放牛伢崽便到那付石棺材里乘起凉来,不知不觉,便慢慢入睡了,因为这是活风水,所以,一刹时,浓云密布,天昏地暗,狂风拔树,雷声大作,棺材盖就从江西起飞了……

放牛伢崽被雷声惊醒,以为要下大雨,一骨碌爬起来,走出石棺材,顿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就这样,棺材盖落在鸡鸣峰山上,棺材山风水宝地的佳句从而名流千古。

传说如今只要到棺材盖上坐一坐,定会人丁兴旺,财源广进,所以,附近的村民凡是外出打工、开业庆典,都要到棺材盖上坐一会,再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求个一本万利,四季平安

崇阳水库村的人间仙境:大泉洞

水库村大泉洞,原名“鲁溪岩洞”,位于白崖山西南麓,系石岩天然溶洞。经省、地、县联合调查,在已开放的长达六百多米、宽约八至十二米的地段内,洞中有洞,大小百余个,由钟乳石形成的大型景物四十多处、小型景物近百处。这些景物,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整个岩洞宛如一座大型自然艺术宝库。该洞自古以来,就很出名,但名闻遐迩,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此洞营建始于一九七九年,初期工程,投资二十多万元,主要用在凿石为径、险处护以石栏以及安装一些照明设备。现计划把青山水库、古市林场、大泉洞联为一个旅游区。一九八三年正式开放后,从中央到各省市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接踵而至。

水库村大泉洞口前,有一古树,枝叶婆娑,有如绿盖。洞外周围,即林场林区,碧波起伏。洞口高数米,呈不规则椭圆形。洞壁由石合成,没有缝隙。一拉开电灯,洞内华灯齐上,其景物便历历在目:南宋绍兴年间,一位针叫李孝廉的,避兵祸于此洞,尚有他的“饭和鼠耳蒸来软,羹杂羊蹄味带酸”的残句。前行约十米便是玉帘高卷的一道门,“门帘”垂壁,纹理清晰,即洞中第一景“卷帘迎宾”。进门左转弯处,便是“兜肚泉”,兜贴崖壁,中贮清水。据说,泉上岩石滴水则天雨,不滴则天晴,是一天然的“预报器”。接着便是“饮马槽”,为长方形,紧靠“兜肚泉”,长约八米,槽内清水不断。传说,在一九一八年,有一将军过此,物地牵马入内饮水。对面有“海石花”,石花盛开,直径盈尺。前行数米,右岩钟乳下垂,条条横空,错落有致,长二台阶十一级,右转弯,便是“观音台”,形如圆厅,四壁雕玉,约二十多个平方米,顶呈穹窿,“莲花”簇拥一台座,说是观音端坐之处。还据说,诚心者即可见到观音。“观音台”对面,洞顶又开一洞,即“洞中公园”,洞中“花卉”丛生,洞口并坐二人,形如情侣,似在窃窃私语。左前侧,即“北国风光”,形如悬崖垂冰,并有“冰山游仙”。“洞中公园”后侧,为“三士相会”,似在互打招呼。传说,吉时天大旱,山林田野如焚,有道士三人,为群众进洞求水,和火龙苦斗,同归于尽,泉水如决堤而出,小港水满,接着便有三根木条随水飘出洞外港中,逆流而上,乡人认为是道士的化身,即雕为三士送入洞中……。右下十步台阶,左侧岩上有“斗米滩”,其对面岩上,有一洞府。传说,古时这里住着一户穷人,过年无米,跨桥向别人借,回来时,水冲桥崩,人亡米泼,故名“斗米滩”,“斗米滩”上首有“空吊海螺”,形状逼真。海螺对面有“古树穿穴”,老枝横生,树干从洞中穿出。其下为“香菌洞”,长约十米,香菌丛生。上台阶七级,右侧叉出一支洞,支洞中形象各异 小洞十余,并且洞洞相通。出支洞口,下台阶,又回到主洞。“香菌洞”的对面,便是“水帘洞”进口,洞长约一百二十米,终年清水盈盈。据测量水深平均约四米。洞口有二“猴”守护。“水帘洞”上万有“双猪斗虎”,二猪摆开防守架势,一虎硬是“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水帘洞”前侧有“槐荫树”,枝叶扶疏,树干苍劲,干大得六人合抱。上前方有“七仙女”腾云驾雾而来,仙女体态轻盈,神情窈窕,象在寻找董永。上台阶四级,“盼亲洞”迎面而来,传为“七仙女所居”,且与“水帘洞”相通。“盼亲洞”对面有“旗伞石”,群伞幡然。上台阶二十级,便是“蘑菇山”,上有蘑菇朵朵。其下有一“狮子口”。再上台阶十九级,便到了“龙宫殿”。内有奇景七八处。这里离洞口已有二百多米远, 一大型宫殿,长约三十米。高宽均约二十米。左侧有“白玉龙床”,群龙高踞洞顶,即“九龙下海”。下边左侧有“金丝龙幔”,顶呈圆形,龙首伸入幔中。帐幔下垂长八九米,轻轻飘拂,闪闪发光,琳璃满目。下面便是“大泉瀑布”,有如银色垂练,使人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对面右侧有“白象吸水”,头身尾足俱全,神态如生。左侧便是“青狮守门”,狮象相对,似在钩心斗角。传说,古有一勇士,骑马观看“花果山”,路过“龙宫殿”时,狮象拦阻去路,勇士一怒之下,张开弓射穿山壁,得以偷看“花果山”。现从缺口望去,能见到“花果山”,故名“穿山观园”。从“龙宫殿”前进,下二十六级台阶,又下石坡十七、八米,便到了“花果山”,有群猴嬉戏其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乐无极。该山在主洞左侧下方,即“水帘洞”出口处。“花果山”岩上,便是“八仙过海”,其中“铁拐李”的形象,尤为逼真。“八仙过海”对面,为一“无名山”,其中小洞繁多,洞洞相通,玲珑玉琢。

崇阳水库村大泉洞(图片)

水库村大泉洞再前行,便是“丰收台”,穗条长垂,谷粒饱满,好一片丰收景色。上台阶八级,洞乍缩小,仅能容一人通过,门形古怪,这是该洞的第二门。跨过门槛,下台阶十三级,便是“乌龟驮仙”处,酷似一人,稳坐龟背,神态自如。自左边岩下望去,便是“乌龟望蛋”,龟首昂起,眼睛盯着前方。岩上便是“宝莲灯”,五光十色,鲜艳夺目。“宝莲灯”下面便是“钓鱼台”,台呈方形。再前进,上台阶四级,便是“擎天柱”,有一仙人缘柱而上,直欲上天。接着便是“大观园”,景不胜收,目不暇接。再回首向右上侧望去,便是“盘山林荫道”,树木苍翠,石径回环。下面是“深渊峡谷”,令人心悸。上面是“一线天”,为全洞至高点,俨如岩顶在此开裂,见到了外面的阳光。峡谷岩洞前后有“猪八戒”和“老寿星”二人在俯瞰峡谷景色。又前面有一“栓马桩”,高数尺。再前面岩沿前后有二“泉”,终年不干不溢。传说,喝了此泉水,能使人聪明。对面洞中有“推谷泉”,其中泉水隆隆,有如推谷声。洞内四通八达,空间极大。洞外发电站的水,就是从这里凿石为洞引到电站的。推谷泉岩上并有奇景多处。又前进七八米,先上后下,可使面部皮肉白嫩,还可治皮肤病。前方是“二龙戏珠”,龙身蜿蜒,鳞甲睁峋。回头上望,岩上有“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个个威风凛凛,形象高大。再前进是“乱石滩”,其中有“观音浴池”,盆呈椭园形。再前进百米多,便到了“洞府大厅”,占地三百多平方米,右侧有“笔架山”,这块地段,步步有奇景,令人目不胜收。“洞府大厅”前面是“旋涡滩”,春夏之季,水深米许,旋涡变化无穷,构成奇观;秋冬水干,沙滩上留下个个沙凹。滩的右侧有“镇海塔”,巍峨耸立。再前行是“走马岭”,洞口低小,只能一人爬行而过。这是洞府的第三门。也是一直以来开放的终点。爬行约三米,洞又豁然开朗,再前面便是“南北海”,一碧汪洋,其深莫测。从洞口至“走马岭”长约六百多米。传说全洞长有三百六十多华里,古时只有一个金和尚才走完全洞,出口在江西省境内。洞旁年老居民说,六十三年前的乙丑年(1925),天大旱。有一天,晴空万里,忽然洞口猛喷巨泉,水量洪大,直泻四五十米,并随水而游出来的小鱼很不少,长五寸许,其色黑,入锅有油,味道鲜。因此,此洞到底有多长,尚在谜中,有待继续探索。

凡参观过水库村大泉洞的游客,对其胜景,无不叹为观止!

崇阳水库村的地理:真龙盘旋

水库村位于湘赣鄂三省连贯的中心地带。有真龙盘旋地势的青山水库,地层发育齐全,岩性变化大;山脉活石的岩浆活动广泛而强烈;各种构造体系错综复杂。

远古以前,水库村一带仍属大河。蓄水灌溉面积不能形成体系,大约在1968年期间,人们用体力修筑水库,随着地壳变动,棺材山系出现雏形,形成粤北隆起带。约16世纪初,形成连阳石灰岩地带,整个崇阳县大部分区域就在这块地带上。地壳运动造成褶皱断裂体系,随伴花岗岩侵入。约5000万年前的喜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县境北、西、南的断块山地。3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第四纪的起伏地形,今有棺材山《简称24孝》即24座小山脉环绕四周。

水库村地层分布颇广,包括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下第三系丹霞群、第四系。水库村侵入岩比较发育,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和西南部。岩浆活动均活动伴随棺材山构造旋回而发育,可分为3个主要侵入期,共有10个岩体,其中以大东山岩体和连阳岩体规模最大,其余均为大岩体附近的小岩体。它们具有岩基或岩株的产状,基本都由花岗岩类岩石组成。

水库村地质构非常发育,按地质力学观点,多构造体系在这里联合作用,造成了错综复杂的构造网络。东西向构造带以大东山岩体和连阳岩体为代表,它们是南岭纬向构造的两个亚带。华夏构造体系在水库村的表现是形成一组北东走向的褶皱和断裂,出露于崇阳县东北部新华夏构造体系非常发育,在县中部西部翼为代表,出露县东南部。南北构造以连阳岩体中的断裂为突出,还有一些南北向的褶皱出露于县南部。

水库村地形复杂。总体地形为东、南高峻,并以单斜山地不规则地由两端向腹地倾斜,形成中间低缓,四周较高的船形地貌。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9%,盆地及冲积平原约占21%。

鞍山部为大东山脉和天井山脉,山地海拔1000~1500米。山势高峻,北坡陡而完整,南坡缓而破碎,呈北陡南缓的不对称山岭。猛坑石(又称石坑崆)海拔1902米,位于荆竹黄家、达明岩与何家岩章三县交界处,为崇阳县水库村高峰。

棺材山脚下南廷支脉,经连东伸入金塘县域西南各地,山地褶皱清晰,不背斜轴部构造,多为砂砾和页岩构成,山势也较高峻,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山有棺材山顶、马鞍山、纱帽山等。

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迳流小,地下河多,“只闻流水声,未见河踪影”状况突出,地表见大量的斗淋、落水洞溶洞等,石灰岩被侵蚀之残余部分形成峰丛(孤峰或尖峰),怪石峋嶙,似金鸡独立,似虎豹盘卧,千资百态。

全水库村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3座,主要分布在水库村东南部山脉,有棺材山山脉、马鞍山山脉和纱帽山山脉。其中纱帽山海拔高达1500米以上,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天井山脉和大东山脉。

崇阳水库村的气候:四季分明

水库村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其特点:天气炎热,夏长科短,雨热同季;春季温和潮湿,夏季炎热雨丰,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按照月平均气温14℃~24℃为春秋季,低于14℃为冬季,高于24℃为夏季的标准划分季节,水库村的春季为3~4月,夏季为5~9月,秋季为10~11月,冬季为12~2月.

春季气候温和,潮湿多雨,天气多变,多低温阴雨天气。由于受冷暖天气交替影响,天气时冷时暖,常产生南岭静止锋,使县内常有低温阴雨,空气潮湿,阳光缺少,影响春播。季平均气温平原17℃~25℃,山区14℃~16℃;季雨量350~4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总日照时数不127.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17%。

夏季天气炎热,多雷降雨。前期多暴雨,常有洪涝,称汛期;后期光照充足,常有干旱,称旱期。从5月初开始由南方吹来的热带海洋风增强,气温急剧上升。季平均气温平原26℃~27℃,山区22℃~24℃。最热的7月,其次8月,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闷热,高气温达37℃以上,极端高气温为39.9℃。5、6月多季风雨,易发生洪涝灾害,7月以后以台风雨为主,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季雨量1100~12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1%;总日照时数为83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8%。

秋季秋高气爽。由于受北方干冷空气影响,天气转凉爽,月平均气温降至24℃以下,昼夜温差较大,干旱少雨。11有下旬常有较强冷空气侵袭,有时出现初霜。季平均气温平原19.5℃~20℃,山区16℃~17℃, 极端最低气温为11.6℃;季雨量120~14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晴天多,总日照时数为31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

冬季天气寒冷、少雨,常有霜冻,偶有冰雪,为全年最冷季节。由于受北方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季平均气温11℃~11.5℃,山区10℃以下。最冷是1月份,各地平均气温6℃~10℃。平均终霜日期;河谷平原2月8日,山区2月下旬后。平均霜日8.7天,山区12天以上。平均雪日3.4天,山区5天以上。季雨量180~2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0%;总日照时数为3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0%。

崇阳水库村的人文景象:美不胜收

Hash:9f6ef8f9983e19e09ab64e36989ac754d4e7c7f9

声明:此文由 新商业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