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一把雪藏在长白山的迷宫钥匙

红楼梦》堪称千古奇书,它像一个巨大的迷宫,只要你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藏着太多太多的谜题。为了寻找到那把打开《红楼梦》迷宫的钥匙,吉林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陈景河独辟蹊径,积三十年之力,从“长白山”起步,用萨满学之钥开启《红楼梦》之门,以“石破天惊”的“大荒山说”震撼红学界。

■ 大荒山神话与《红楼梦》抉源

在《红楼梦》开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关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评家历来以为是虚拟,谐音寓意为“荒唐”“无稽”“情根”。而陈景河认为其寓意绝不仅于此,他指出其中的“大荒山”实指现今的长白山;“无稽”则谐音寓意为“勿吉”,“青埂”则谐音寓意为“清根”,即大清之根。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景河翻阅长白山史料时,偶然发现《北史》称长白山为“太皇山”,这里的“太”当读为“大”,“皇”和“荒”同音,这个“太皇山”实应读为“大荒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古代中原人称长白山为大荒山,那么这里的“大荒山”与《红楼梦》中的“大荒山”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陈景河脑中闪电般地出现了“满族发祥地”五个字。“只要对《红楼梦》中的‘大荒山’稍加考证,对《红楼梦》的文化血脉略加追寻,就会发现《红楼梦》与东北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 陈景河认为,如果说《红楼梦》是一条河,巡河而上,那水流是可以追溯到长白山的;如果说《红楼梦》是一棵树,沿根求索,那根脉则系于长白山。

摄影:刘彦君

那么,大荒之中的长白山,与女娲补天有什么瓜葛呢?

女娲补天为北方汉族开基之始,后来随着神话传说的演变,女娲逐渐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开基之祖。《红楼梦》开篇推出一块顽石,写了一个优美隽永、意味深长的神话故事,说女娲补天炼得五色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其他石都补天去了,独一石没用,遗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石头自我嗟叹,看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便苦求将他携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那僧那道发了慈悲,袖之而去,使其历尽“悲欢离合炎凉世态”,又回归大荒山。后有空空道人见此大石字迹分明,编述了此石亲历红尘的一段故事。

■ 长白山自然王国里的“风流冤家”

“只要把‘大荒山’弄明白,石头就是打开《红楼梦》迷宫的钥匙。”陈景河指出,如果顽石象征入关取得天下的满族贵族的话,绛珠草(人参)则象征着大清的国体已如林黛玉之病体,“怯弱”不胜。“怯弱”二字状写人参极为传神,借寓大清国体亦恰如其分。当大荒山的一石一草通过生命转渡入世为人,“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了结此案”。追溯这些“风流冤家”的背景和来处,居然都是由“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的花草、虫禽、物象等生灵化生而来。曹雪芹不仅让化生为宝黛的一石一草出自长白山,那些丫头小姐的文学原型,无一例外地来自满族“发祥地”的长白山。

在《〈红楼梦〉与长白山》一书中,陈景河指出:“大荒山”是东北的长白山,灵河是发源长白山的松花江,并亲切地称贾宝玉为长白之子,将林黛玉称为人参格格。随着宝黛化生为人,长白山自然王国的花草虫鸟,灵象灵物随之入世,于是有了大观园晴雯、鸳鸯、香菱等风流婉转的丫头小姐及其各自的情缘故事。陈景河认为,《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写的是族人观念中的萨满女神神殿,其女神和人间的萨满构成族人精神领域的保护体系,通过这些通灵的人物,见证一个北方强悍的民族如何腐化堕落,走向衰微。而这些姗姗来迟的丫头小姐,只能作为大清王朝的殉葬品,悲剧连台,巢毁鸟散,重回大荒山。

■ 开启萨满文化“研红”先河

近年来,陈景河在考证《红楼梦》与长白山的关系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开启了萨满文化“研红”先河,并找到了令人信服的史料依据。在《红楼梦》中,从祭奠祖先到生活习俗,从宗教信仰到服装衣饰,从文物食品到方言土语,都与长白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曹雪芹似乎压抑自己的表达欲望,用一种曲折隐晦的方式,或者用一种谜面的方式,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更深层的内容。比如,用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表面故事,掩饰其中的政治斗争、宫庭与贵族间的矛盾斗争故事、以及一个贵族大家庭的覆灭的真正原因。

摄影:崔周范

几十年来,陈景河礼拜长白山达八十余次,翻阅的史料达千万字,他不仅发现了《红楼梦》文化系于长白山,还发现了天池女真文字碑、抚松长白山大祭坛群、白头山大睡佛……如果说90年代的“大荒山说”只是用“萨满”之钥匙打开《红楼梦》的迷宫之门,那么可以说陈景河早已将萨满文化作为透视镜,透析《红楼梦》找到读书的“风俗”进路,并从书中发掘出“崇山敬水”“长白山自然王国”“萨满女神神殿的‘太虚幻境’”等极为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而获得书中满族萨满风情种种不可挪移的“真实存在”,给《红楼梦》的主旨立意、主题思想、象征意象、人物形象等一系列问题带来新思考。

■ 人物介绍

作家

陈景河

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吉林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长春大学萨满研究中心教授、吉林省社科院民研所特聘研究员、吉林省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主要作品有短、中、长篇小说《“黑阎王”轶事》《五峰楼的传闻》《仙缘风情录》等;报告文学《东北虎出山》《走出柳条边》《中国智慧海中的明珠》等;散文特写《“白头山”名称的失落与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星光灿烂,若出其里》《北方民族的大地神书》等。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红楼梦》与满族文化的思考,先后发表《大荒山小考》《红楼梦中东北风》《“太虚幻境”辩》《风流神女秦可卿》等多篇文章。

■ 往期回顾

编辑|王大英 摄影 | 孟昭东 制作|刘云鹏

Hash:c502787eca9909b354b2c44efb0d558c0e40c048

声明:此文由 逸品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