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新典范——郭家沟的蜕变

几年前,蓟州郭家沟还是一个51户、180多口人,经济落后的小村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郭家沟为代表的一批乡村受益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剖析郭家沟经验、宣传郭家沟做法,对全国各地,特别是农村地区,以发展旅游业为抓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郭家沟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2011年,郭家沟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1万元。 2012年,蓟县推出乡村旅游精品村建设,首批锁定下营镇的五个村,郭家沟排在前头。蓟州区本着“形成模式,搞出示范,以点带面,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以郭家沟村为试点,同年3月全面铺开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工程。经过7个月施工,郭家沟成为了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专业村。 2013年国庆节,郭家沟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次,当年人均纯收入6.6万元。 2015年,郭家沟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二、郭家沟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1.旅游发展现状

郭家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大自然风景区,山间景色清奇,水库可以泛舟,几乎没有污染。尽管拥有优越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当地来说,旅游业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村民说

“因为吃过亏。之前村里也有五六户搞过以食宿为主的农家院,最后只剩两家。为啥?不挣钱。一家一户,小打小闹,低价竞争。三天两宿七顿饭,一人120元,忙活几天,挣不到几毛钱。”

“住三四人一间的大炕,洗澡去公共卫生间。村里脏乱差,价格稀烂贱,饭菜热辣咸。贵倒是不贵,条件不理想,客人也不乐意,慢慢就没人上门了。”

2.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老路行不通。郭家沟想要发展乡村旅游,两条路摆在面前:

一是建民宿酒店,外来人投资经营,原住民挣个租金; 二是提升农家乐,依托农家院,农民经营、农民致富。

郭家沟选了第二条——一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民增收是第一位的。只有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最终促进乡村振兴,游客和村民双赢,改革才有意义。

2012年,蓟州区本着“形成模式,搞出示范,以点带面,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以郭家沟村为试点,探索将过去单一的观光游和简单的农家院经营结合,转变成“全景式的乡村旅游体验”和“美丽山水体验”。

在区、镇两级政府的规划引领下,郭家沟瞄准“京津地区最具中国北方民居特色的水乡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按照“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的征地拆迁”的建设原则,于2012年3月全面铺开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工程。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一个具有浓郁江南水乡特色的旅游专业村在蓟北山区诞生了:原来杂乱无章的民居统一改造成青砖青瓦、延续传统建筑特色的四合院溪流、里巷、街道重新规划建设,完善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系统。村庄入口两侧的绿色长廊让人眼前一亮,沿村边公路、溪流栽植的各种树木郁郁葱葱,花果满枝。绕村而过的小溪一年四季流淌清泉,处处洋溢着诗情画意。

“新的资本增量、新的人力资本增量、全要素增长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需的三个方面都齐了。”

成为旅游精品村的郭家沟,当年就见了效益,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5万元。2013年国庆节,郭家沟接待游客超过3000人次,当年人均纯收入猛增到6.6万元,是天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多。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在郭家沟改造过程中,蓟州区提炼出“规划引领,一村一品;市场运作,资金平衡;农企捆绑,集约经营”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2014年,蓟州区大力推广郭家沟模式,投资3.2亿元,打造了东山寺沟、船仓峪等5个旅游精品村,进一步推进“一家一户”式农家院旅游向全景式乡村旅游变。2015年,蓟州区又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突出“慢调”田园生活。如今,蓟州区基本形成点线面层次分明、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全景式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Hash:6ca242868e8cc514b1cdc8c0059fac049893f184

声明:此文由 一诺农旅规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