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庙 | 在这些故事和老照片里,回味上海文庙的往昔

上海文庙每逢周日总是人头攒动,所设的旧书书市也已经历了30多个年头。然而,历史上的文庙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千百年来经历过哪些风风雨雨?今天,就一起在老故事和老照片里,回味上海文庙的沧桑往昔吧~

今日上海文庙大成殿

早在春秋末年,孔子的家乡就建立了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孔庙。唐贞观年间,各州、县皆立孔庙,这既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一个地方的学府,即地方教育和教育主管机构。于是,孔庙又称孔夫子庙、夫子庙、学宫、县(府)学、文庙等名。

南京的夫子庙、上海市区的文庙、嘉定的孔庙等,都是保存较完整者。

清代《申江胜景图》中描绘的上海学宫(文庙)

文昌宫到上海县学

据记载,南宋末,上海建文昌宫,是上海有“镇学”之始,到了元代升上海镇为上海县,于是“镇学”也改称“县学”。

始建于南宋时期的上海文庙

元朝推崇儒学,使孔子的地位继续上升。全国掀起兴建或重建文庙之风,上海也在文昌宫的基础上修筑了孔子庙

明《弘治上海志》中记,文庙“在县治东一百二十步”。所谓“县治”就是县衙门。上海建县后,县衙门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没有搬迁。今天的上海旧城里有一条叫“学院路”的路,它的旧名就叫“县前街”,它北面还有“县后街”和“县左街”,均是以县衙门的方位得名的。这样就可以确定当时上海县治的位置,同样也能确定文庙的位置,在今学院路的北面,四牌楼路的东面。

清嘉庆《上海县志》上海县城图

文庙和丁祭

有了孔庙,就会有祭孔活动。最晚在宋代,祭孔活动固定在每年仲春和仲秋的第一个“丁”日举行,称之“丁祭”,其中又以秋日“丁祭”更隆重。

旧时上海文庙景象

祭孔有固定的制度,上海是县城,丁祭时使用“乐生”48人,“舞生”36人,在读书人中找不出那么多的“乐生”“舞生”,那只能出钱雇用戏班子的“小堂名”。

通往文庙大成殿前的大成门

崇圣祠和奎星阁

唐朝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元时又加封“玄圣”“至圣”“大成至圣”等,所以孔庙的正殿一律叫做“大成殿”。元代,大成殿里可以挂孔子画像。到了明代以后不再挂孔子的画像或塑像,一律使用牌位,上书“至圣先师孔子”。此后,全国的孔庙只供孔子牌位。

明代开始大成殿后还加建“崇圣祠”,专供孔子的上五代祖先。

文庙奎星阁

明朝规定“禁天下祀孔子于释老宫”,任何道观内不得供孔子为神,孔庙里也不供其他的神。不过有一例外,就是“魁星阁”或“奎星阁”。

二十八宿中的“奎宿”被认为是主宰文人的命运,人们想为奎星拟人化地画一个像,因为“奎”同“魁”,人们就根据“魁”字的结构和字形,把奎星或魁星画成一个小鬼屈起一足,踢一只斗。《同治上海县志》:“奎星阁,在旧学尊经阁东南隅巽方,有神像。

文庙迁西门内重建

1853年9月7日是丁祭的日子,小刀会发动起义,攻占上海县衙门。后广东帮义军刘丽川以文庙作为自己的指挥部。1855年初,清军全面进攻、镇压小刀会,文庙建筑毁于一旦。

之后上海开始在原址重建文庙。不料工程刚开始就遇上火灾,刚搭的架子全部烧毁。当时许多人认为应迁新址重建,最终决定“移学于西城右营署基”重建。于是,原来文庙的地方被叫做“旧学”或“旧文庙”。现在学院路旁还有一条叫“聚奎街”的小路,这是旧文庙奎星阁留下的地名。

上海文庙变迁示意图

1904年《上海图》中的西门文庙一带

在西门重建的文庙就是“新文庙”。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庙棂星门

西门内的文庙基本上参照旧文庙样式重建,其西块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孔庙,最南面是棂星门,入门为泮池池上有三座小的环龙桥,跨过泮池是大成门,有甬道直通大成殿,大成殿的后面就是崇圣阁,其东面是教谕署,相当于今日的教育行政部门。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庙前街与奎星阁

今日上海文庙周日旧书书市

图文:上海市测绘院·图溯上海

Hash:1dcf2f594b1d279688ce5eda9ffe570ec94b7612

声明:此文由 中国孔子基金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