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龄人纷纷游学海外时,这群国际学校的孩子却在寻找中华文化的源头 | 现场

万卷书,行万里路。

今天,海外游学正在成为众多中小学生风行的潮流。不过,这所国际学校确选择了不一般的游学方式——

从上学期开学起,北京市新英才学校AP国际中心的师生便在张罗筹备“中原文化寻根之旅”的游学课程。师生一番头脑风暴后,最终选定昔日“九州之中”、中华文化起源之地之一——河南。暑假前夕,他们开启了历时一周的河南之旅。

出发之前,新英才AP国际中心各学科组提出游学课程的活动主题,由学生自主管理中心、学生会、各班班委代表一起商讨,制定详细的游学计划、路线,包括出行方式、行程安排和预计费用等。

所有学生在学科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搜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协助行走课程手册的编写。结合游学方案,学部将10、11年级的学生分成15个游学小组,分别负责相关景点的导游解说、诗文模块,活动设计。其中活动设计的策划,需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将游学地点与学科知识链接,自主设计探究模块,最终形成行走课程手册。

于是,这门以“千年的叩问——河南文化之源寻根励志之旅”的游学课程正式开启:

石窟瑰宝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龙门石窟,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称卢舍那大佛。

香山诗情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龙门第一寺”——香山寺,加之与“香山居士”白居易的渊源,不能不令人神往。登顶后俯身鸟瞰,感怀“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的诗情。

世外白园

白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 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白居易的晚年就是在白园度过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分吹又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站在白园的诗廊里再次读出,不禁生出别样情愫。

洛阳寻宝

阳城作为十三朝帝都,洛阳博物馆的外观是按照“国之重器——鼎”的样子所建,是洛阳市的文化地标。同学们带着各自的任务进入了博物馆,跟随讲解员开始寻找五件镇馆之宝的活动,分别找到了夏代乳钉纹铜爵、曹魏白玉杯、东汉石辟邪唐三彩黑釉马和金丝楠木塔。

浪里觅珠

小浪底水利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同学们亲手绘制出河流地貌(凹岸与凸岸)的示意图。理化生老师齐上阵,引领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出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作用图。同学们从水位差、流速、叶轮机转动、电流等方面去研究小浪底能量转化过程,转眼间变成了实地考察的科考小专家。

嵩阳书院

这群来自新英才学校的少年,背靠壁立千丈的巍巍嵩岳,依台阶层递,或坐、或蹲、或倚、或站,手捧书本,著名作家叶文玲的《寂寞书院冷》回荡在书院上空。诵者入境融情,听者心静神凝。

嵩阳书院,这颗中国教育史上的璀璨明珠,孕育的程朱“理学”曾经撑起中国思想的天空,令无数人膜拜。今天这些年轻人在“高山仰止”前倾听教诲,在魏碑亭旁欣赏书法,在杏坛古井前凭吊追思。

少林问道

“天下功夫出少林, 少林功夫甲天下” 悠扬的宏厚的钟声敲出矫健与灵动,力量与智慧中透出博大精深 。“禅武合一”,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的境界,让中外诸多人士啧啧称赞,也吸引了多少人慕名而来。

忠魂千古

走进忠魂故里,列队山门下,重读岳飞故事,重读《满江红》,寻找岳飞,对话英雄,对话自己。

说文解字

‌走进文字博物馆,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学生们的参观在 “组词活动”中开始。当地的文字专家特意为孩子们做了专题讲座,从而让这些年轻人对甲骨文的内涵以及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羑里演易

“洹荡之间曰羑里,演易圣人昔拘此。天高地下皆易理,彖辞阐发权舆是。”亲身站在这儿,听着导游的讲解,书本里的文字更有了厚度,并演绎成生动可感的故事。

走进羑里,文王政治家、思想家的气质和哲人学者的风度更鲜活;逆境发愤、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更亲切。

问卜殷墟

沿着殷墟博物馆的时光隧道,穿越到那个神秘的甲骨文世界:三千年前的车辆、天文、历法、气象、地理、军事......无所不包。一笔一画里蕴含的是生活、是真知、是智慧。

河南寻根励志之旅,引领这群来自国际学校的孩子们一路走,一路欣赏,也一路成长。卢舍那大佛的智慧与温暖,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洛阳博物馆的寻宝之旅,雨中攀登红旗渠,羑里城的周易八卦,岳飞祠下的满江红……

游学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各自分享游学中难忘的故事。七天的游学经历,已经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一颗颗信念的种子,千年的叩问,也引领每个人叩问自己的内心……

这就是行走的力量,在国际视野越来越宽广的同时,也使中国学生的根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扎得更深。

相关链接:校长寄语

《从这里出发》

——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关林峰

“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

这是三千年前周人笔下的世界观。三千年后,这句话已然超越了它的地理意义,隐匿在《周礼》之中,向我们低语着祖先出发的圣地和先哲智慧的源头。

殷商卜者创造“豫”字的时候,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是一头魁梧的象。豫,本意为“象之大者”,“豫象虽大,不害于物,故宽大舒缓之义取此字”。三千年前的河南一带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多有大象分布。我们的文明便诞生于这片黄河边的沃土之上。

诚然,这个星球上的沃土何其之多,中华文明也曾经是后进者 -- 大陆另一边的小亚细亚有着更为先进的上古器物文明,他们的冶铁与城市,甚至早于我们的祖先拾起青铜。然而,尼罗河两岸早已没有了法老的后人,希腊的光芒在战争中飘散,两河文明只剩废墟下无法释读的文字--五千年来,当其他的上古文明不知所终,只有我们还拥有祖先姓氏,读着祖先的书,用着祖先创造的文字,不曾断流。

答案在哪里?

我想答案便藏在这片土地之中。“豫”。“宽大舒缓,不害于物”,商人造字之时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笔下的“象之大者”,成为了这片土地三千年不变的名字,更是似乎与后世华夏先哲们的精神世界与价值准则遥相呼应。商王笃信鬼神天命,周人却相信“天命无常,惟德是辅”。取而代之之后,先有周公兴正礼乐,以礼治国;再有后世贤哲,从道法自然到内圣外王,从<诗><书><礼><乐>到儒家学派,将道德和礼教牢牢置于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中。

何谓华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民族始于这样一个崇尚礼乐道德的精神共同体,在数千年的艰难曲折中,面对无数的天灾人祸、异族入侵却越发强韧,如同薪尽火传,祖先逝去,精神留存。而河南,“九州之中”,便是华夏民族精神脉络的发源之地。从殷墟的甲骨,到文王的羑里,从六朝古都的变迁到龙门石窟的隽永,从岳飞的民族大义红旗渠的奋斗精神,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这个民族的萌发与繁盛,挫折与强韧。

这个先祖出发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来。

因为历史的答案,便是未来的路。

从这里出发吧,走向民族复兴的未来!

文|江远

图片来源|新英才学校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京城教育圈(微信ID:bjeduvision)”

Hash:126de1dd4d9f77b3ae3fb136c9e407975e636498

声明:此文由 京城教育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