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具收藏实力派书法家:顾春阳

艺术简历】

顾春阳,男,1964年生,别号语禅,息心居主,如心居主,恕居主人,《书法》杂志特约指导老师,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刘海粟夏伊乔艺木馆特聘书法研究员,包头水墨画院特邀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工艺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网特聘书法家。

全国第三届兰亭书法奖提名奖(中宣部主办)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中宣部主办)

2008年《书法》杂志全国中青年书法百强榜第四位“十佳”

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二等奖

全国第六届新人新作展二等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创作论坛提名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09~2010年《书法》《宝地杯》风云榜最具潜力书家称号。

作品曾多次被《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网、央视书法频道、江苏电视台、包头日报、宜兴日报等媒体登载和报道。其作品被国内美术馆、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春阳烁烁

沈俊峰

每次和他接触,我都能感受到,他真诚、阳光、快乐的心地。和他在一起,抑或微信朋友圈,看他发的东西,更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强大的正能量。他叫顾春阳,我的一位真性情朋友,书画艺术家,幽默、纯真、仗义、睿智、机敏。这是一个艺术家所具备的本质。《诗经·豳风·七月》有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说文》也说:“阳,高明也。”我一直以为,人的名字对人的性格和品质是有影响的,春阳,果然不负其名。

春阳的头发有点长,松散着,遮盖着胖胖的脸。人一胖,再爱笑,脸上便有了佛意,让人一看就很亲近。几年前,身为记者,我参加了江西省一个书法大县举办的“万人书廉”活动,春阳是县里邀请的书法家之一。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活动结束后,大家抽空相约上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五六个人乘坐在同一个索道车里,大家说说笑笑,兴奋激昂。索道车像一叶扁舟,无声地航行在翠竹、树木铺陈的绿色波浪上。感叹、赞赏、崇敬,耳边竟浮现出当年金戈铁马、蜂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仿佛看到了红军将士英勇的身姿。

忽地,我发现没有了春阳的声音。寻找,只见众人皆站着,唯独他坐在椅子上,双手抱头,额头冒汗,低头紧张地盯着脚下。原来,他有恐高症。问他为什么还要上来,他说害怕扫了大家的兴。看着那么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竟有这么恐惧的神态,我们当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不自觉地涌出一份怜爱之情。我们好言相慰,围在他的四周,减轻他的精神压力。

那次印象非常深刻。此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对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顾春阳曾经获得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提名等多项大奖。观春阳作书,若疱丁解牛,纵情挥洒、游刃有余。他笔下的字,雅、精、妙,颇具神采和气韵。

我的住处离春阳的家相距不远。有时候,他有空了,便喊我小聚。他的朋友众多,各色人等都有。有一次,我和他的一位朋友碰见,那朋友的手粗糙、宽大,布满老茧。春阳说,这是他家乡的一位农民,来京打工,喜欢他的书法,便有了交往。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那时的艺术家,经常深入生活,与普通人交朋友,对普通人的生活很熟悉,并不是像现在这样,许多艺术家都活在象牙塔里。握着那只粗糙的大手,刹那间,我有了一种久违了的感觉,非常亲切。于是,对春阳便多了一分敬意。

春阳喜欢行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的观点是,一切随缘,学书不必学古人一册一囊,多游历于山水之间,看重实效,轻浮躁才有出路。他还认为,艺术家是要慢慢“养”出来的,艺术就是要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传统,根植于创新;艺术之路犹如梦里行走,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但是要有方向,没有方向,一切归结于零。他心中的方向,就是追求令普通人所喜爱的高雅艺术。

春阳喜欢酒,凡聚,必小饮。我喜欢看他喝酒的样子,他不攀酒,兴之所至,自斟自饮。喝了酒,话渐多,喜欢笑,一副天真烂漫的神态。他的话,多是对艺术的心悟体会,没有黄、俗俚语。酒真是个好东西,我清醒地看着他从微醺至酣畅,推杯换盏,妙语连珠,激情滔滔。我实在是羡慕他这种酒后真容,可惜我是天生酒盲,无法品味酒的精妙。孔子云:“唯酒无量,不及乱。”“不及乱”是饮酒者的高境界。春阳总是能攀上那个高境界的巅峰,恰到好处,不会乱态。我常常想,谁想淘得他对艺术的真谛,就陪他喝两杯吧,一定不会失望!

春阳曾作《学书》一诗,回忆他的学书情景:“七龄孩童从父书,母慈尚得伴儿苦。东倒西歪手中笔,磨秃毛锥未成书。”年轻时,他高考落榜,抹泪当了装甲兵,半年的连队生活,被破格调到了军区机关,当了一名电影放映员,成了一名真正的文化兵。回忆过去,总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春阳说,那时,他像海绵扔到了书法的海洋里,书店、展览、笔会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踏上了一条真正的书法写生征途。驻地南京是个大火盆,本来就怕热的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墨不尽笔不收,将上百种名碑名帖一一“过堂”。那汗水沿着脸、颈、臂、手一路滑下,进入墨池。他戏称那是桑拿房里的书趣。由此我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被许多青年人奉为座右铭的励志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是啊,没有汗水,哪有收获?没有奋斗,哪有甘甜?春阳说,那时候,机关废弃的报纸是他练笔的最好资源。“满屋尽是废报纸”。他先用清水写一遍,再用淡墨写一遍,用浓墨再写一遍,“三遍过后尽墨颜”。

“人近半百,天命将至,吾当不用扬鞭自奋蹄,以书为友,以书为食,今立言:一日不书则不食。”这是他的誓言,为了铭记,他刻闲印一方,示为激励。四十多年来,春阳磨砺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能为心中的信仰和梦想而挥洒汗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春阳与春天有缘,他的人生状态一直是处于春的氛围里。他这样写诗:“春天时节菜花香,阳光雨露满地黄。提笔图画今世缘,清歌一曲放声唱。”他的歌声是悠扬的,雅致的,深情的,蓬勃的,正像他笔下的艺术。青春让人美丽,春天给人力量,谁不喜欢春呢?春阳就一直走在春阳里,一路高歌。

托玄思于神草 寄诗情于黑白

——顾春阳的书法江湖

文/汪能江

从理想的艺术创作状态去考察,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就是艺术家摆脱精神常态的表现过程。在西方,诗人们常常借助神的力量,进入精神的迷狂状态,借以传达众神的旨意,而在中国,在文明远远没有自觉的蛮荒年代,远古的艺术往往关联着神秘的崇拜。然而要想进入未知世界,似乎总要借助某种实在的东西:可能是癫狂的肢体动作,因为先民们认为恭敬地匍匐在大地上或者在神灵脚下虔诚地战栗会赢得神灵的青睐;要么是呢喃的言语,在古代希腊,诗人和先知是一个词,他们认为诗人混沌不清的言语是上帝的旨意,有一种神秘的控制力量;或者是燃烧硫磺、服食石英等,他们觉得这些自然之物秉赋神灵的赐予,可以借助他们达到与神的沟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神赐的传说逐渐远去,而这些与神灵接洽的物质作为与神沟通的象征却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比如酒、比如茶、比如烟草。

史载,烟草原产于美洲,而在中国的传播则缘于日本人在东南沿海的商业活动,明朝人的《仁祖实录》中就有记载“……无人不服,对客辄待茶饮,或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可以想见当时烟草的普及程度。在我所接触的艺术家中,吸烟的人实在太多,而顾春阳兄则是其中质量和数量都属上乘的一位,在我的记忆中,他指间无烟的时候实在是不多。作为精神意义上进入艺术境界的媒质,香烟的作用被春阳兄表现得淋漓尽致:复古时,细临一行,慢唾一口,充满了对古帖余味的留恋;创作中猛吸几口,雄强刚猛纷至沓来;而燃上一支,恭录心经一篇,或不再吸,烟与禅的意味渐融一体;聊天时,香烟四处弥漫,不由让人沉浸于艺术的思考和友情的磁场之中。

然而香烟毕竟是个让人上瘾的东西,就如同魏晋之际男人们喝药酒、化妆、服食“五石散”,从科学的角度看恐怕是不太健康,但其中对于生命痛苦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早已被哲学家们所道破,也许在烟雾的缭绕中,他们的艺术感觉得以催发,他们的艺术里程得以延长,他们的生命厚度被无限拓宽。我与春阳的交往不算太多,但他对艺术的虔诚、对朋友的热情,对人事的练达都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与春阳兄对“烟道”乃至“艺道”、“天道”的感悟不无关系吧。

印第安的土著人是因为烟草护佑了部族的公主而被视为神草,是因为吸食的时候能产生美妙的感觉才被作为礼物进献给“哥伦布”们。作为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成果”之一,探险者们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被他们从印第安人手中带回的烟草会对整个人类生活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就象爱迪生不会想到他发明的电灯会被现代文明演绎出红灯区。在艺术的神秘世界里,艺术主体的内在修为和生活积淀才是艺术创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作为狂热的艺术同道,也作为曾有十五年烟龄的同好,我希望在下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烟草以及所有和烟草有关的物什都成为春阳兄艺术经历的过去,或许这不是我的一相情愿。

2009年12月5日

汪能江 于京东寓所

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顾春阳

大凡见过我书法的朋友,都有一种感觉,哇,好美的印,要用这么多印吗?来过我息心居的朋友,那一定会被琳琅满目的印章所吸引,五彩缤纷的寿山,通透如玉的巴琳,如血似火的鸡血,还有那朴实稳健的青田,每每读起那一方方印文,叙述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总会让您留连忘返,爱不释手……

说起我和印章的缘起,还是很久以前刚刚学书时,老师的印引起了我的兴趣,一阵笔走龙蛇,龙飞凤舞之后,钤上红红的印,那在我的心目中是成功的标志,那么神圣和神秘,回忆当年,老师的印也只是三五方而已,那时即使是“刻印的”也难得见上几方上好的印,八十年代初,我参军来到石城南京,那可谓如入宝山,常常鬼使神差的游历于印社、画廊、书店,凡是有石头和印章的地方就有我的身影,后来有一次用去我几个月的津贴,买下了极其昂贵的邓散木《篆刻学》等书籍和工具,立志做为一个“刀客”、“石虫”,下了一番苦功,篆刻作品竟然常常登载于《人民前线》、《东海前哨》,爱石玩石之情,一发不可收拾,让我魂牵梦萦,陪我走过了三十多个风雨春秋……

在我近千方的藏印中,大部分是国内目前篆刻界的高手,如李夏荣、罗荣、杜延平、李龙奇、罗永炜、肖春光、于兴成、陈国水等,名流作品象韩天衡、黄 惇、李刚田等,当然也有些清代民国的老印,建国初期的,文革期间的,改革开放初期的,我自己的拙作也藏匿其中,当然我最看重的是“价廉物美”和“后起之秀”的现代作品,因为,当下印界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开拓的年代,她们蕴藏着勃勃生机,拥有光明的未来,携带着浓浓的情意,深深的友谊

在我收藏的印中,让我最为炫耀的还是,那许许多多出自我撰著的印文,它记录了我的冷暖和悲喜,诸如“一日不书则不食”“自家冷暖自家知”“南北通州客,天地一语禅”“南雁北飞燕之郊”“水乡过客”“借居农家”“金沙漫步”“家前息心寺”,还有寄托我对艺术的寄托和向往,如“歪门邪道得正果”“悟入奇途”“意外出惊奇”“墨透纸背”“夜读圣教”“醉观兰亭”“仇纸恩墨”“对光可叠”“全新全异”,更多的是我读书的感悟和人生心得。庚寅秋我回乡探亲,与友相聚,酒兴之余,偶得“笔下留情”,戊子春应齐鲁印人同窗李龙奇先生之邀,我们一行的还有香港黄润南、韩国善化济南李开胜,同游水泊梁山,笔会之兴。

而得“笔上梁山”之印,丁亥某月某日再读《孔子传》而得“老子西游不到秦”,因有时醉酒而刻“醉人不缠”告诫自己,某月某日重读到“白为色之母,黑为色之王”而刻“白纸黑字”“大色鬼”,因常常创作到深夜便有了“灯下黑”之印,有时与友人闲谈问及我的老师是谁?我曰:“古帖名碑是我师”,九十年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赠我“安其所学”四字墨宝,日后遗失金陵,为了纪念此事刻“安其所学”之印,与南通名士陈幼夫先生相会时,先生有感语:“白发多时古人少”,我却刻了“白发多时故人亲”。诸如“落笔无悔”“梅花三二枝”“茂蓓相伴”“锦绣花园一园丁”“张湾黑客”,“口头语,心中禅”,都是即兴而为,心路历程而已。

古语云:“玩物伤志”,我却觉得“玩物尚志”对我而言更贴切,关键在一个玩字上,正玩、趣玩、雅玩能使人志向高远,情趣雅淡,励志利行,让精美的石头说出动人的话来,让美丽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此刻我又得妙语,那便是“玩物尚志”“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Hash:b3ed1c073b8a4efdec9b2a8df2ac05f8166f41e3

声明:此文由 精品书画导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