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龙江大地 看今昔巨变」庆安:13431数字里的“强县密码”

写在前面的话——

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龙江自强不息!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过去,70年来,龙江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满载荣光的“共和长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从昔日人迹罕至、泡泽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大粮仓”……广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劳质朴的龙江儿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奋进,谱写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篇章,与共和国同频共振,高歌猛进。

为时代放歌,为历史画像。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到来之即,东北网启动了“走龙江大地,看今昔巨变”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活动。三支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誓师出击,在这个分外凉爽的北国盛夏,走向正生机勃发的黑土地。我们将牢记新时期媒体的初心与使命,增强脚力、眼力,用脚步去丈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长年轮,用镜头和笔端去感知时代的体温,触摸发展的脉动;我们将发挥媒体融合的威力,增强脑力、笔力,用全新的视角和现代化的传播载体,抚今追昔,用鲜活的事实、生动的数据展现沧桑巨变,描画龙江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画卷;我们将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寻和发掘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动实践,那一定是鼓点铿锵,荡气回肠!

跨越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发,是为了不忘昨天,无愧今天,更是为了无限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挥洒激情和汗水,浓墨重彩讴歌这片热土,为龙江加油!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东北网9月30日电(记者 陈显春 王明菲 赵红星)庆安县位于松嫩平原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呼兰河流域中上游。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6.6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0元和16,014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36倍和130倍。

近日,东北网“走龙江大地、看今昔巨变”报道组来到庆安县采访时了解到,眼下,庆安县正按照“13431”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小城。

庆安全景航拍。宣传部供图

庆安县城一角航拍。宣传部供图

庆安县委书记李立新说,“13431”是一个系统的发展思路,“1”是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园”,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3”是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平安城市“三城”;“4”是打造绿色有机、医药开发、循环经济、现代服务“四个百亿”产 ;“3”是实施创新强县、品牌强县、人才强县“三大举措”;“1”是建设寒地黑土核心之区、绿色有机产业特色之城、田园养生理想之地,跻身全省综合实力强县“一个目标”,推动庆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庆安老火车站。宣传部供图

安新火车站。宣传部供图

庆安县以前街道。宣传部供图

庆安现街道改造。宣传部供图

针对其中的“四个百亿”产业,庆安县长于雷介绍说,绿色有机产业,基础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在285万亩良田、“庆安大米”品牌、68家米业企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以种加储研销为主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的绿色有机产业,目标是200亿产值;医药开发产业,基础在人参主产区,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被确定为黑龙江五味子刺五加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区,中药材种植5年将发展到30万亩。努力建设“北药产业核心区”,中草药种植、科研、加工、仓储、流通为主全产业链开发的医药开发产业,目标是100亿产值;循环经济产业,基础在丰富的农牧林生物质资源,优势在国能生物发电、银泉秸秆造纸、雄微农业科技、庆翔热电联产、聚洁炭基肥等龙头企业和项目牵动,以农牧林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综合开发的循环经济产业,目标是100亿产值;现代服务产业,基础在优越的区位和良好的三产发展势头,优势在绥化保税物流中心、中国供销庆安农商物流园等大项目牵动,以商贸、物流、旅游、电商、金融、庆安味道美食为主的现代服务产业,目标100亿产值要率先落实。

庆安养老服务中心全景。宣传部供图

循着这个美好愿景,我们似乎看到,未来的庆安小城,园林城市环境风景如画,文明城市向上向善,平安城市和谐稳定,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

Hash:343b03007657037d88e86be46d1ce2de0d7917b3

声明:此文由 东北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