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水磨长廊,走进西藏深处

拉萨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到达距拉萨120公里的尼木县吞巴乡,藏式农家小院依着吞曲河岸错落林立,拉日旅游线上重要的旅游景点尼木吞巴景区就藏在这如画的田园美景中。

吞巴景区所在地吞巴乡是藏文字创始人、藏香创始人吞弥·桑布扎故乡,景区内至今仍完整的保存了吞弥·桑布扎故居、经堂、吞巴庄园等古建筑,同时还建有全国首座以藏文字主题博物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示尼木传统藏香制作的水磨长廊等景点。

水磨长廊

在尼木吞巴景区内,可见到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磨在不停运转。看着水磨在吱呀吱呀的声中溅起的水花,时光倒退到1300多年前,吞弥·桑布扎从古印度带回藏香制作技法,并结合故乡吞巴乡的特点,因地制宜研制出水磨藏香的制作技艺。于是,当地人在吞曲河畔建造起一座座水磨,让这条“智慧之源”的水流为藏香制作增添动力。

如今,在吞巴景区里,一条沿河而建的水磨长廊已经蔚为壮观。这条水磨长廊约有3公里长,共有253个水磨,其中有几座水磨早在1300多年前,就由吞弥·桑布扎组织吞达村民建造,千百年来经过不断维修扩建,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游人可沿着精心打造的木制栈道欣赏河景,观看水磨运转的场景。

前几日我们到这里,穿过河流、树林的木栈道蜿蜒曲折中穿插着几处藏香水磨,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转动的水磨,因为冬季天冷,河中的水量较之夏季要小很多,所以村里所有的藏香水磨基本都停止了运转。但在水磨长廊沿途的一些农家院落里我们看到了制香的人们和晾晒的藏香。

文化长廊

作为藏文字发明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这里除了水磨长廊,还有一条文化长廊。这条文化长廊里将陈列西藏历史上13块著名石碑的复制品。比如大昭寺广场上立的唐蕃会盟碑,布达拉宫广场上的恩兰·达扎路恭纪功碑等。

将西藏各地著名石碑的复制品放在这个文化长廊,让游客通过这些石碑来感受藏文字的独特魅力,同时了解藏文字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

吞弥·桑布扎故居

在日夜不停流淌的吞曲河畔,安静地坐落着吞弥·桑布扎的故居,这座历史悠久的院落约建于1300年前的吐蕃松赞干布时代,为土木结构,两层院落建筑,面积约为600平方米,故居一楼为牛羊圈、二楼有管家房、主人房、粮仓、经堂等。

整个故居为典型的藏式院落,虽历经千年风霜,但在人们的维护修缮下,仍完整地向世人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这所院落无论是从建筑学还是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说,都是一座展示藏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宝库。

藏文字博物馆

距离吞弥·桑布扎故居不远处,是一座新建的吞弥·桑布扎藏文字博物馆,这是全国第一座以藏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采用传统藏式建造工艺,整体建筑结构来源于唐卡坛城,其周围附馆收藏了当代藏文字书法家亲笔书法作品、西藏古代书法文具、英藏敦煌古藏文复制品和法藏敦煌古藏文复制品。

在藏文字博物馆核心馆内以叙事唐卡壁画形式描述了吞弥·桑布扎从出生、求学、学成归藏到圣人圆寂的人生简史,另外展示了吞弥·桑布扎在玛如宫内教授松赞干布学习藏文的蜡像

非遗展示馆

在拉日铁路尼木站对面新建的非遗展示区内,除了展示“尼木三绝”的藏香、尼纸、雕刻外,还邀请了包括藏纸、藏鼓、藏靴等在内的总共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展示这些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同时在这里可以展卖制作好的各类成品。

走过吞曲河上的一座木桥,在滚滚东流水中,时光静寂无言,唯有屹立于河畔的古老水车让藏香之源、藏文之乡的韵味久久回响,唯有这里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诉说着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诗和远方。

✄图文素材来源@中国西藏旅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

Hash:1d4d4a73243a8d518596c5cf6e45a8173846b79c

声明:此文由 文化尚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