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巍山】-语音讲解攻略

巍山

巍山,南诏故都,红河之源。红河养育了南诏文明,诞生了云南历史上最辉煌的南诏政权。巍山从唐代起就是茶马古道的重镇,是马帮商队“三进三出”的重要集散地。当年的南诏和今天的巍山,只是历史经线沿革的两端。至始至终,巍山都是多民族融合、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政治风云如何演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都顺延着南诏文明的余韵,接受红河源流的滋养。走进巍山,在那森林叠翠中,藏匿着若干美丽的村庄和奇异多彩的人文景观,中原文化积淀丰厚,各种民族节目和传统习俗异彩纷呈,上千年的文化交融荟萃造就了丰富和精致的饮食名镇,体现了巍山“小吃大艺”的文化内涵。在这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如今,巍山在世人的眼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可以触摸历史、成为一个在远离喧嚣后最适合休闲、慢生活的理想之地。

1

巍山古城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巍山古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城池形如棋盘,城方如印,24条街和18条巷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古城内以拱城楼为中心,古城中古楼、古塔、古巷、古寺、古桥、古宅星罗棋布。这座曾经被岁月的尘埃遮蔽了的高原小城,充满了无可复制的性格,古城中居民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人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那些细细窄窄、悠长幽静的小巷宽窄有别,相互包容,相互避让,移步换景中贯穿了整个古城的血脉,连通古城流动的气场,静静地流淌着几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生命乐意。

2

巍山文庙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巍山文庙坐落于巍山古城西门内,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于万历四十七年庙毁而后重建。清代咸、同年间,杜文秀大理政权驻蒙化守将,李芳园、马国忠等复加扩建,民国初期设劝学所。文庙呈坐北向南,规模宏大,前设照壁,上镶“万仞宫墙大理石匾。大门开于左右二侧,在中轴线上依次为泮池石桥、棂星门、大城门、大成殿等;东西二侧有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兴文祠等。巍山文庙将成为传承儒学、弘扬国学等提供重要的文化基地,也是云南首席南诏文化体验区的一部分,依“一区四核”精心规划分布,涵盖了南诏古都·新天地商业小镇、南诏文化广场、蒙阳公园、文庙。巍山文庙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

3

巍宝山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宝山位于巍山城东南约10公里处, 中国西南部名山之一,以南诏发祥地而闻名于世,其山势雄伟,气势磅礴,被誉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巍宝山,现今自然植被茂盛,浓荫葱郁,溪泉叮咚,花繁草茂,景色宜人,是个天然的大氧吧。今日的巍宝山,不仅以道教思想为本,更因南诏国王细奴逻及南诏史的原因,还有政治、民族的信仰崇拜,是中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并且破例跻身于道教宫观之中,山上现存25 院宫观,别有一番意义和情趣。从清康熙年间起至今,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二月十五,当地的彝族都会在魏宝山举行庙会,是彝族人民的祭祖圣地。其间,以二月初八为彝族祭祖节日,届时,人山人海、鼓乐喧天、人神共欢。

4

长春洞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长春洞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巍宝山西侧,因殿后有一幽深的古洞而得名。长春洞大殿就建在1.88米高的石砌须弥座上,面宽五间。山门为三开间单檐悬山顶式建筑,门额上悬挂一块“长春洞”匾,为清嘉庆十九年吏部尚书章照书。进了山门便看到一幅绘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的 “百鸟朝凤图” 高10米,宽6米,绘有一只羽毛丰满神采奕奕的凤凰,围绕数百只珍贵禽鸟。大殿顶部的天棚和藻井内绘有十七幅壁画,这些雕刻作品距今已有300年,但作品的画面仍不变形,不走样,保留着古香古色的特点,堪称雕工艺术的珍品。 “黄鹤从何处飞来,听长笛有声,楼头梦醒三更月;青霞于此间掩映,看名山如画,林下春藏一洞天”这就是长春洞的真实写照。

5

莲花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东莲花村坐落在红河支流米汤河畔,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浓郁,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该村古建筑以清代、民国年间建筑较为集中,2007年1月被省政府公布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这里民风淳朴,民俗多姿多彩。民国年间的时候,东莲花马帮运输就已经久负盛名,来往于东亚诸国,互通有无。在这马帮兴起的年间,东莲花家家养马,户户经商,村内马帮云集,来往商旅如织,经济繁荣,一度被喻为“小上海”。并且还建盖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建筑,多数至今保存完好。这些年前来观光的游客对东莲花村的浓郁的民风民谷也是赞叹不已。

6

马家大院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马家大院位于巍山县城中心,建于清末民初,多采用“六合同春”布局,“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工艺。无论是照壁还是雕花,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和谐并存、水乳交融。就连马厩后墙墙砖上,都刻有“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诗句,从而构就了马家大院独特的历史和人文气息。马家大院的主人马如骥出生在蒙化县永济乡东莲花村伊斯兰世家。他带领马匹的商队主要跑南洋,走运输等,为当时巍山成为滇西地区物资转运集散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登上大院高角楼,推开格子窗,整个村落尽收眼底,青山、田野、民居,都定格在一扇小窗当中,仿佛此刻清风明月也赶来一齐筑画,好生惬意。

7

巍山彝族火把节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巍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狂欢节”,传达着素朴的生命观念和生活态度。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巍山的火把节更是热闹非凡。当夕阳抹尽最后一丝余晖,激情的歌声开始荡漾,遍街火红,整个古城飘满了松明火把的香脂气味,“晚霞点响千声爆竹,焰火绘彩万里云天。” 夜幕来袭,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黑暗,点亮希望。在这星火交融的夜晚,一条条深深小巷被火光照亮,大大小小的火把连成一条条火龙,纵横交错,构成一个金色的巨大棋盘。激情的歌声,满街笑靥,欢乐的气息在小城里久久回荡,那燃烧的树枝和欢快的歌声,如一朵一朵的旧梦,收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演变。

8

巍山小吃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巍山小吃节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八前后在巍山举行,巍山小吃节集中展示大理州各市县的特色小吃,其风味独特、做工精细、荤素相宜、简便快捷、营养丰富和经济实惠而著称。其中南诏王宴、南诏养生宴、清真美食等不胜枚举的美味更是倍受国内外美食家们的青睐。“南诏王宴”源于南诏时期,南诏王举行祭祖仪式,或逢年过节、出征凯旋归来犒赏将士的宴席。非祭祀或独特节日时,热情好客的巍山彝族同胞也用此宴招待远方的贵宾,由此而诞生了“南诏王宴”。“南诏养生宴”则由巍山道家洞宾素席、佛家素斋饭、巍山传统小吃等养生素食构成,色彩鲜丽,美味可口。因此巍山荣获“中国名小吃之乡”的美誉也是当之无愧。

9

鸟道雄关

<<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美图 >>

鸟道雄关位于巍山东山,也叫隆庆关,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千百年来候鸟聚集迁徙的必经之地。关口至今仍保留的“鸟道雄关”的石碑,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唯一一块关于“鸟道”记载的石碑。“古木森森隆庆关,仲秋夜雾鸟飞盘。“一到仲秋时节的夜晚,这里便会浓雾缭绕,使得无数的候鸟迷失方向而大量聚集在此,形成”百鸟朝凤“的奇观。若要目睹此景,只能步行上山,顺着一条坎坷不平、麿得十分光滑且带有深深马蹄印的石板路,这是当年极为繁华的“茶马古道”中的一段,这更是一条充满诗意的古道,仲秋时节,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鸟道雄关都会迎来鸟儿们风尘仆仆的影子和婉转动听的歌声。

小贴士

交通指南:乘车,到大理下关兴盛客运站即可乘坐去巍山的班车;自驾,大理下关至巍山约55公里,约1小时10分钟可到达。

温馨提示:爱上大理对大理州各县份的语音介绍会不定期的更新内容,更多更全的语音讲解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以上图文由“爱上大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浪淘沙》

遗落生远凤,古城从容,拱辰星拱文雅中。总是当时绿荫处,马帮徐从。

往事忆南诏,兰花依旧,巍宝山上彝祖庙,垅屿图城大小寺,雄关鸟道。

Hash:48b64a1e3c89c61d4ab7fea9b8c6e8b4b5c149f5

声明:此文由 爱上大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