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准备的自助游攻略是享有“钱王之乡”美誉的会泽,一起看看吧!
大家好,这里是张东西爱旅行!
会泽地处滇东北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距曲靖市区187公里,距省会昆明205公里。会泽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铅锌产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六强,锗的产量和质量居全国之首,两个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是云南最大的黑颈鹤种群栖息地。世界有名的蒋家沟泥石流,是研究地质灾害的重要标本。古有“铜都”美誉,今为“钱王之乡”。
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川相间排列,山区、河谷条块分布。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起北伏,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减。全县最高峰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米,为曲靖市最高峰。最低处为小江与金沙江交汇处,海拔695米,为曲靖市最低点。有汉、回、彝、壮、苗等25个民族。
一天游四季
会泽属典型的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明,夏无酷暑,冬季冷寒,干湿分明。会泽立体气候特点突出,从南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均有分布。小江、牛栏江流域及大海梁子等地呈垂直分布,常常是:山脚赤日炎炎,酷暑难耐 ; 山顶云雾缭绕,寒气袭人。大海乡五月飘雪、七月飞霜的气候屡见不鲜。
会泽十景
会泽风光旖旎、景色别致,民间自古将这些景致概括为“会泽十景”:“翠屏春晓:会泽古城东南一里,翠屏山层蛮叠嶂,林木葱郁,冬春积雪,四时苍翠,每年县城的第一缕春意从这里开始;饮虹云阵:在城西三里,饮虹岭山下有龙泉,潭水流入义通河,潭中水气在太阳的折射下,形成了梦幻之景,宛如一道彩虹降临人间;蔓海秋成:在义通河以下,蔓海已成桑田,每年秋天稻子成熟时,金钟坝子呈现一片丰收景象,麦浪层层,薄雾淡淡,变幻无常;青龙残雪:古城北十里,奇石林立,土石相半,宛如龙鳞,酷似青龙;金钟夕照:古城西南一里,翠屏山西麓,楼阁隐见,夕阳西沉,树木、庙宇形成金钟夕阳之景。除此之外,还有龙潭夜月、石鼓樵歌、龙募桃花、水城渔笛、温泉柳浪景色等怡情美景。
娜姑镇
娜姑镇位于会泽县西部,金沙江东岸,以礼河西岸,属乌蒙山区腹地,距会泽县城32公里。娜姑镇之名,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姑”即原野或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娜姑镇白雾村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古镇虽历经千年的风霜洗礼,但依然保留下来一部分古建筑,有寿福寺、云峰寺、财神庙、文庙、万寿宫、三元宫、太阳宫、三圣宫、古戏台、天主教堂以及典型民居陈氏住宅等,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铜商文化”的古镇风貌。
以礼河风景区
以礼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语。“以”为水,“尼”为柳,即河边插柳的意思,故又称“柳树河”。以礼河风景区1996年被列为云南省风景名胜区。以礼河流经大海、待补、金钟、娜姑、老厂等乡(镇)后,汇入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 以礼河全长122千米,流域面积2558平方千米。由于地形切割和海拔高低的悬殊,整条河流跌宕起伏,蜿蜒多姿,酷似仙女向人间抛下的一条银色的玉带,不经意地漂浮于崇山峻岭之中。
会泽大地缝旅游景区位于县城东南60千米的雨碌乡。入口处称“生命之门”。洞内顶部呈弧形,有上亿年岩浆形成的道道褶皱,当地人称“天花板”,长约 20余米。过了天花板,但见青天一线,在绵延曲折的10余千米地缝中,两山最窄处仅1.6米,最宽处不过20余米。左右山崖,壁立千仞,有如斧劈刀削,险峻万端。藤萝丛树,野花芳草,杂生其上,清翠欲滴,点缀得如两面硕大无朋的挂毯。崖间时见鸟飞猿跳,耳畔但闻流水声声。从崖石上沁出的泉水,飞流而下,如银线、似珍珠,汇成道道细瀑,形成濛濛雨雾;谷底巨石横陈,河水奔腾,激起朵朵浪花,发出阵阵轰鸣,给人以奇、险、幽、深,游罢难忘之感。地缝内奇景应接不暇,有“神猴”、“幸福渠”、“天门瀑”、“天然浴场”、“孔雀开屏”、“一线天”、“情人瀑”、“佛家圣地”、“石蛙观珊瑚”、“生命之根”、“群英聚会”等奇景。景越奇,路越险,至者愈少,为世间罕见。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位于金钟镇水城村,会泽十景之一的“水城渔笛”景致及水城汉代古墓群所在地。“水城”之名,因当时该城四面环水,故称“水城”。“乌蒙磅礴”群雕矗立在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半山腰,为纪念1935年红九军团在此扩编新军修建。
云南会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是2006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2910.64公顷,已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最主要的保护对象是黑颈鹤,此外还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及其他鸟类102种。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中部,距县城54km,海拔2490~2900m,年平均气温9.8摄氏度。高原湖泊——跃进水库的形成,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资源环境,每年冬末春初,黑颈鹤、灰鹤、斑头雁、黄鸭等数千只涉禽和水禽飞到这里越冬。水军周围华山松、云南松构成的天然绿色屏障,让保护区更显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毛家村土坝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土坝。1958年国家投资4.2亿元开工建设,十万大军历时十年建成。坝型为粘土心墙式多种土宽坝,坝高80米,坝底宽491米,顶宽8米。集雨面积868平方千米,总库容5亿立方米。水库供中国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礼河发电厂发电用水,设计年满负荷发电量16亿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12亿千瓦时,库区灌溉面积13万亩。
历史文化
会泽县名为雍正五年(1727 年)东川知府黄士杰所命。会泽一词,含义丰富,有三种说法。一说,东川知府义宁认为,会、惠相通,为惠泽于民之意。一说,是因境内小江,金沙江、牛栏江数水交汇而得名,词意本身就有汇集百川,泽润天下之意。“治滇有善政、护国立奇功”的近代名人唐继尧创立的云南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就以“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作为校训沿用至今。一说,是因会泽的地理位置位于“会川都督府以东(东川),府治临泽”得名。
会泽开发历史悠久,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堂琅县,属犍为郡。隋朝属恭州地。唐初设唐兴县。南诏置东川郡。大理国设东川大都督。元代为东川路。明朝时为东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云南省,开置会泽县驻巧家,翌年迁到钟屏。民国二年(1913年),裁东川府,改名东川县;1927年又复会泽县。1947年属曲靖专署。新中国后改属昭通专署;1958年10月撤会泽县并东川市;1964年12月恢复会泽县,改隶曲靖地区至今。
会泽秦汉时为古夜郎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泽曾因铜矿的开采冶炼铸币而鼎盛一时。东汉时期,会泽铸造锻打的"堂琅铜洗"闻名遐迩,铜洗的铭文和图案,为滇中最早使用汉文字的实物,是研究中原汉文化对云南影响的实物。
重41.4公斤的“嘉靖通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泽因矿冶业的兴旺而鼎盛一时。东汉时期,会泽铸造锻打的“堂琅铜洗”闻名遐迩,铜洗的铭文和图案,为滇中最早使用汉文字的实物,是研究中原汉文化对云南影响的详实资料。到了明朝,会泽的铜、铅进入了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时期,现存的一枚直径57.8厘米,重41.4公斤,铸有“嘉靖通宝”的开炉纪念币,不论从直径和质量上,都堪称世界古金属钱币之最。
会泽的文化,以它的多元性独树一帜,据彝族历史文化学家刘尧汉先生考证,会泽是彝族起源和发展的中心区域,彝族共祖阿普都木的“向天坟”和彝族“六祖分支”故址都在会泽。清初,中原汉族大量进入会泽,带来了不同地域的多元的汉文化、赣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闽文化、川文化在这块土地上争奇斗艳,形成了“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十省不同风格的会馆建筑,多种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偶像崇拜,融各省之长又结合当地实际建盖的民居民宅,不同的民风民俗及民族风情,响彻坝子的彝族海腔,街头巷尾的小唱灯,苗族同胞的芦笙舞会,道教的洞经音乐,无不透出会泽多元文化及民族风情的品格和韵味。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因清政府对铜的大量需求,会泽在铜的开采、冶炼、铸币、运输等方面盛况空前,每年运往京城的铜,额定数为633万斤,会泽县城因此被冠以"万里京运第一城"的美名。由于铜矿开采、冶炼、铸币、运输的兴旺,吸引了赣、浙、桂、川、黔等十省八府的商贾,云集到会泽,使会泽县城至今仍遗留有会馆、寺庙100余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铜商文化和会馆文化。
清朝末年,会泽的经济在国家的内乱外患中走向衰弱,但成立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东川矿务股份公司,是云南最早的招集商股实行资本组织形式的地区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会泽社会进步及思想开放方面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会泽就有一大批莘莘学子冲破世俗的观念,赴日留学,学成回国后,为当地及云南的经济和教育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唐继尧、黄毓英、邓泰中等人,在国家和民族处于重要关键时刻的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中,站在时代前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会泽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孕育了一代名人,这些名人也将为会泽名城增辉添彩。
会泽,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在云南九个历史文化名城中独树一帜。而今,会泽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所点燃的文明之火将以燎原之势,不可遏制的散播开来。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为会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奠定坚实基础。曾经商贾云集的会泽如今虽无"会集八方"的空前盛况,但会泽文化旅游的发展已日臻成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初步计划,逐步将会泽打造成"一城一镇一村"的旅游发展模式,"一城"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会泽、"一镇"即文化古镇娜姑镇、"一村"即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娜姑镇白雾村
Hash:e543fb26e4036423169c513eae54a27fdd752b39
声明:此文由 张东西爱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