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行第三部:千里山河千里画,一路轻风到红城——泸定路上(3)

班车把我们送到了泸定汽车站。泸定城也是沿河谷布局,老城建在大渡河边的一块台地上,汽车站设在老城区的最南端。车站周围设有高中低档各种酒店 、旅馆。我们随意选择了一家小旅馆,这家小旅馆楼后就是汽车站的停车场,我们明天去海螺沟,后天要离开泸定,选择在这里居住主要是考虑坐车方便。

安排好旅馆就7点了,我们顾不的用餐,先要转转泸定城。

泸定县隶属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四川省箸名的二郎山西麓、界于邛崃山脉与大雪山脉之间,东经101°46′-102°25′,北纬29°54′-30°10′。南北长69.2公里,东西宽49.9公里,泸定县东距四川省会成都285公里,西距州府所在地康定49公里,南距石棉县112公里,北距丹巴县125公里。大渡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川藏公路穿越东北部,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

泸定县历史悠久,汉初建笮都县始于此地。唐高祖武德元年设置嘉良县、大渡县,晋改设晋乐县等。宋实行縻州管理制度。元、明代推行土司制度,设长河土千户、冷边和沈边长官司。清康熙四十五年(1705),康熙为加强西南边垂的管理,特批在大渡河上修建铁索桥,桥成后康熙帝赐名为"泸定桥,后置县时便以桥取县名。清宣统三年置泸定桥委员会。民国元年(1912年)设泸定县和化林县,民国二年(1913年)改化林县为县佐,泸定始为单一的县,隶属西康省政府。1950年3月泸定解放,1956年1至9月属雅安专区,1956年10月转划属甘孜藏族自治州至今。

泸定县地处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过渡带上,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地区,地貌类型从低中山峡谷区直至高山、极高山区。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俱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县境内高山林立,谷深壁陡,沟壑交错,许多山峰都在4000米以上,这些山多呈呈南北走向,其中西南与康定县接壤之贡嘎山是其主峰,海拔7556米,为全省最高峰,被誉为"蜀山之王"。县东的二郎山则是泸定县与天全县的界山,此山海拔3437米。山顶到大渡河的水平距离不超过10公里,而岭谷相对高差达3000米。形成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岩体裸露这一特殊地貌特征。

泸定县面积2165.35平方公里,人口86056人(2011年),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全县原辖4镇、8乡,1997年磨西镇改命名为海螺沟管理局,直属甘孜州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现泸定县辖泸桥镇、冷碛镇、兴隆镇、岚安乡、烹坝乡、田坝乡、杵坭乡、加郡乡、德威乡、新兴乡、得妥乡。共3镇8乡,合7个社区,19个居民小组,145个村,179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泸桥镇。

泸定的村落多坐落在河谷两侧的坝子或台地上。泸定县政府所在地泸桥镇(即县城)就建在大渡河东岸的一片坝子上。受地形限制,泸桥镇面积不大,主城区南北长约3华里,东西宽不足400米,且呈东高西低之势。

泸定的街道以三条南北向的街道为城区的主要道路。其中红军路是主要商业街,成武路是南北向的主要交通干道,也是游客进出泸定城或在泸定参观游览的必经之路。遵义路是修在半山坡上的一条路,主要为沿路居民进出之路。而东西向的道路或者很短,或者很窄小,说是街道,其实只是几条小胡同

我们沿红军路一路北行。

泸定也是四川著名的旅游城市,走在街上,至少有1/3的人是外地游客。 泸定的旅游景点主要有泸定桥、海螺沟、二郎山、燕子沟风景区。要说泸定旅游,最有名、最值的一看的是泸定桥,可我们不着急去泸定桥。为什么?我们来泸定时坐的那辆小面的司机师傅说,泸定桥收门票,虽然只收10元钱但也是收费,不过7点后看门的一下班就不收了,那时就可以随便上桥。我们问他,下班后不锁门么?他说不锁,桥对面还住着人呢,居民还要过河,锁了门对岸的人怎么过河?我们说:那就等7点后再去泸定桥,穷人旅游,能省一元是一元。

东西向的元帅街,宽不过4、5米,在它的北侧,隔着细长的绿化带是将军街,元帅街和将军街是泸定主要的东西向街道

口宽里窄的磨西巷

狭窄的开湘路

一个居民小区

沿红军路走到头,我们拐上了相对宽大的成武路,成武路是泸定最主要的交通干道

沿成武路南行,很快就到了泸定桥头。这是东桥头堡的大门。

泸定桥又称大渡河铁索桥,位于泸定城西的大渡河上,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上铺木板为桥面,4根铁链分在两侧作扶手。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全桥共有12164个铁环,重40余吨。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两岸的桥头堡为清式汉族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系国内独有。

泸定桥自建成以来即为甘孜州的门户,康藏交通的咽喉,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飞夺泸定桥"。从此泸定桥成为中国**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渡河河对面,山坡上有历史悠久的观音阁。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观音阁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指挥部”,又是炮台各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22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桥头的康熙御碑

泸定桥东侧的泸定广场,横跨红军路、成武路两个街区

送我们来的小班车师傅说,泸定桥晚上7点就没人检票了,那时可以随便上桥。有游记也说,他们到泸定时是晚上7点多,桥边已没人把守。现在已经7点40了,可我们到达泸定桥头时还是有人检票。飞熊说再转一会,等他下班了再上桥。于是我们在桥边先拍“外景”、

从泸定桥边看大渡河的下游

桥边绿地里的仙人掌,足有一房高

泸定广场,正在健身活动的市民们

肚子早已饿了,幸好有畅想的零食可以垫底,我们在街上转来转去,把泸定城转了一个遍,最终还是选择了最简单、最便宜的晚餐——吃面。当我们从这家面馆走出来时,时间已是晚上9点多了。

当我们再次来到泸定桥头时,把门的人还在。“你们进不进?你们不进去算了,我买票进去转一圈,不就5元钱么(泸定桥门票10元,60岁以上老人半价)。”我来到桥头,却发现一旁的售票处关着门。“请问在哪儿买票?”我问把门的人。“下班了,不卖票了。”“那我能进去看看泸定桥么?”“现在不行,明天吧。”得,我吃了个闭门羹。

第二天,我们的任务是海螺沟,这是去海螺沟路上拍的泸定城郊区的几张照片

波涛汹涌的大渡河

从海螺沟回来天又黑了,吸取昨天的教训,我计划沿大渡河西岸往泸定桥走。我们住的旅馆一拐弯就是泸定城南大桥,这座大桥是勾通大渡河东西两岸的新通道。

从大桥上看大渡河水

城南大桥西头,正对大桥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园,园前有个小广场,和河东的泸定广场类似,这个小广场是泸定城西生活的群众每晚进行健身活动的场所。一群男男女女正在跳广场舞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园于1986年10月16日建成。,园中有邓小平题写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纪念碑主碑运用锁链的几何变体,象征了革命的武装斗争,底座平台又着重表现红军战士日夜兼程急行军后疲乏而又顽强的战斗姿态。碑内分八层,每层均装饰了藏汉团结、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大幅壁画

可惜,我们到达时天已大黑,我们只能借着远处搂房灯光的观看一下纪念碑的轮廓。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园大门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造型象一根铁链子

从“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园大门前的台阶上看下边的小广场

本想顺大渡河的右岸走到泸定桥,但刚向前走了几百米,一溜围板档住了我们要走的路,上边的告示上写着:道路塌方,禁止通行。遥望着对岸的阑珊灯火我一脸无奈,苦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

无可奈何的我只能向回走去,重新走过城南大桥。天色已晚,我没有再去泸定桥头,直接走回了旅馆。第二天一早,我们乘车离开了泸定,我的泸定之行就这样结束了。有收获,更有遗憾。

Hash:6f489c1f5f07e9be8376ff3d76a897bd344ef371

声明:此文由 北海龙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