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乡村旅游在绿水青山间兴起

那温屯花海

广西新闻网德保10月9日讯(记者 蒋尧 通讯员 陆囿霖)说起德保县,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闻名世界的德保矮马。近年来,“深藏”绿水青山间的德保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休闲游日益红火,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德保县积极探索激活农村资源,推进产业与生态双赢、农旅结合的农村扶贫新模式,让沉睡的资源焕发活力,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那温屯: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

位于德保县城东南部约8公里的那温屯,是德保县乡村旅游兴起的典型代表,也是德保县委、县政府列入全县六个推进旅游精准扶贫村之一。那温三面环山,鉴水河犹如玉带贯穿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山水风光;那温民风淳朴,民俗风情丰富,一直保存着有山歌对唱、“二月二”龙头节、手工舂糍粑等民俗活动。

游客在那温花海拍照。

2016年4月19日,在这里诞生了德保县第一家旅游专业合作社——德保县那温旅游专业合作社,吹响了那温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号角。合作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先吸纳本村43户贫困户参与劳务,贫困户人均收入近千元,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那温生态旅游景区就吸引各地游客5万人以上,日均游客量达4000人次左右,门票、小吃旅游收入达10万元,继2016年开放一个多月内创下50多万名游客、60多万元旅游收入以后,再次迎来“开门红”。

多彩那温格桑花海已经成为德保县乡村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仅2017年夏季种植就实现门票收入22万元,加上冬季种植及其他收入,全年预计实现收入120万元。

“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组织全屯群众,优化整合资源,建好生态旅游扶贫示范村,实现脱贫致富。” 那温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振边表示,那温生态旅游景区除了继续重点打造“四季花海”以外,还将增添漂流、儿童乐园、森林栈道等旅游体验项目,并继续完善景区道路农家乐民宿、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力争以秀美风光、优美环境和特色项目,不断吸引游客、聚集人气,力争游客、旅游收入实现翻两番。

陇吉屯:农业产业和旅游发展相结合

足荣镇巴明村陇吉屯有着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四面环山,群山围绕。这些年当地百姓时常受到山上野猴的“骚扰”,有时几百只野猴同时下山“糟蹋”地里的庄稼。据当地村民介绍,在当地有一座“猴山”,里面住着几百只猴子,虽然时常下山“抢”玉米吃,但是当地百姓都自发的保护这些山上的“邻居”,这也会成为将来陇吉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

陇吉屯全景。

据巴明村支书黄元始介绍,陇吉屯全屯180多人,过去种的是玉米,一毛八一斤,增产不增收;后来试种烟叶,因为缺水最后失败;大部分时间种甘蔗,近几年由于年轻人出外打工,村里缺少劳动力,难以准时收割运送糖厂。

德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同时光照充足、水土适宜,昼夜温差大,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种植成为陇吉屯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出路。2015年至2016年,致富带头人黄荣光首期投入30多万元资金,在当地种植“德保龙吉皇帝蕉”,先后种植了170亩,建起了“德保龙吉皇帝蕉”种植基地。

据测算,“德保龙吉皇帝蕉”每株产果30斤,按市场价每市斤5元计算,每亩产值2万多元,产值达300多万元;二期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后,整个项目预计可达500亩以上,实现年总产值1000多万元。

巴明村副支书、副主任陆世温介绍,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村里以老人为主,种植“德保龙吉皇帝蕉”日常管理简单,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劳力,同时又能带来稳定的收入增长,接下来将要发展观光农业,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

【 编辑:蒋尧 作者:蒋尧 陆囿霖】

来源丨广西新闻网

热点分享 | 原创图文 | 招聘求职 |微信营销

Hash:1130aed86ded69d5f33ba1fd3870ac933eb0321a

声明:此文由 德保佰事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