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明珠临颍千亩湖
(一)
临颍因濒临颍水而得名。古曾归颍川郡管辖,后归许昌,又后归漯河至今。
临颍南距漯河、北距许昌,均不到三十公里。全县76万人,总面积800多平方公里。
临颍是一个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都出现过一大批志士仁人,为党为人民做出过重要贡献。
在这块古老而又美丽富饶、并充满红色基因的土地上,镶嵌着一块璀璨夺目的明珠一一千亩湖。
千亩湖的正式名称为“临颍黄龙省级湿地公园",是2015年经河南省林业厅批准建设,2017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的。
该湿地公园因占地1800多亩,俗称"千亩湖"。这样叫起来形象、上口、好记、亲切。临颍人大都这样称呼它。
千亩湖位于临颍县城东北部,是一个集蓄水、生态、景观、休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民生工程。该湖水源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用水,景观总体布局为“一心、两轴、八区、十二景"。"一心”即中央湖心岛。“两轴"是两个都以湿地生态为中心的城市公园景观轴。“八区"指主入口区、次入口区、文化娱乐区、康体运动区、休闲生养区、生态林区、生态湿地区、水上活动区。"十二景"为同心广场、亲水平台、阅澜广场、曲水荷风、文化广场、童趣乐园、运动广场、芦花飞雪、驿站风情、生态浮岛、花溪、凭水临风。此外,湖区还建有安平桥、如意桥、聚祥桥、虹桥和先云亭、贾咏亭等“七桥十亭"。东北处有一座假山,上有台阶步道和凉亭,登上顶端,举目远眺,湖光水色,尽收眼底。
清澈的湖水,通过宽窄不一、深浅不一、形状不一的沟沟河河,遍及湖区每个角落。景色各异、功能各异的景点,星罗棋布地点缀在湖水面上。整个湖区,流水潺潺,波光粼粼,草木葱茏,花红柳绿。
千亩湖的主水面在湖区西南,晴天时碧波荡漾,雨天时烟波缥缈。时常有一些水鸟或其他鸟儿,在水面悠悠游弋或轻轻掠过,带起一串串淡淡的浪花。主水面西边和南边靠近湖边的地方,是一片片点缀着不少鲜花的青绿的草地和茂密的树林,还有不少地方,放着一些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景观石头。不少人特别是不少年轻人,常坐在树下的草地或水边的石头上,面朝湖水,或窃窃私语,或凝神静思。
一条景观路,环绕湖内四周。一尘不染的路面,灰绿相间,配上两边的黄边,格外清新、醒目,像一条色彩斑斓的绸带,在湖区的草地上、花丛中、树林里飘舞。
一个个应接不暇的美景,构成一幅美伦美奂的图画。
(二)
千亩湖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水是生命的源泉。一湖兴,百业旺。
它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作用,是促使、催生了临颍县城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根本性改变。
如今的千亩湖,完全是在一片废墟上建设起来的。
2015年之前,那里完全是一片废墟。数不清的窑坑,一个连着一个;数不清的坟头,一个挨着一个;多年以前废弃的机井,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到底具体隐藏在什么地方。到处是枯树野藤,到处是粪便垃圾……
千亩湖的建成,使这片名副其实的废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明珠。
更为重要的是: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从中受到了莫大的启示,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做好其它各项事情特别是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根本治理和改造的信心与决心。
随之而来的,是临颍县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根本性的改变。
首先是“黄龙渠"的根本性变化。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临颍人大都知道,贯穿临颍县城东西、长达十多公里的"黄龙渠",原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臭水沟。在过去几十年里,它一直都是临颍人的一个"心病",一个噩梦:上游及周围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甚至不少垃圾,常年都往渠里边倾泄倾倒!渠内常年垃圾成堆,污浪翻滚,臭气熏天,周围特别是两岸群众及路人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千亩湖建成后,受千亩湖对湖区周边水质必须是高质量高标准的制约,同时也受千亩湖建成的启示、激励和推动,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割除“顽疾",对黄龙渠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后的黄龙渠,在对渠水进行彻底净化处理的基础上,在其上游渠头处建起了“兰湖",在“兰湖"上建起了假山,在假山上“铺设"了瀑布。经过彻底净化处理的渠水,从兰湖瀑布上飞流直下,一路向东,贯穿整个城区,唱着跳着,流向远方。
在改造后的黄龙渠上及两岸,又建起了一座座小桥、一个个渠边或渠心公园和小亭,铺设了一条条或曲径通幽或宽畅明亮的小道。公园里,小亭旁,小道边,是一排排,一片片树木花草。
其次,差不多与“黄龙渠"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其他一系列变化也都相继发生或正在发生:
在县城西北,建成了“桂湖公园";
在县城西南,正在改造和建设城南森林公园;
……
一个个街心或路边"盆景"公园、小亭,也如雨后春芛,在人们经意或不经意间悄然或突然冒出,给临颍古城抹上一点点,一片片亮丽。
千亩湖建成的另一个作用,是在促使、催生临颍县城乃至全县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还带来了人们休闲、娱乐、康健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从根本和长远来说,这个作用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加久远。
以前,人们的休闲娱乐康健方式大多是在家打扑克,搓麻将,想走出去,但没地方,想变变样式,但没条件。而现在,他们有了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条件。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了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场景:
千亩湖内,黄龙渠畔,……一年四季,白天傍晚,到处都是人的身影。特别是星期天、节假日,这些地方更是游人如织,络驿不绝。多数是临颍人,也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这些地方,都是为了观赏和游玩。漫步湖区及各"景点”,观赏一个个赏心悦目的美景,领略湖光水色、小桥流水、楼台亭榭、草繁树茂、花红柳绿的风光,品尝如诗如画,如醉如歌,如梦如幻,人间天上的韵味。
也有不少人来这些地方,除了观赏游玩之外,还为了康健。从早到晚,特别是早上和傍晚,都有不少人在这些地方散步或奔跑。此外,跳舞的、打球的、打拳的、舞剑的,……比比皆是。有不少都是举家出动,男女老幼,各显其能,各享其乐。
在进行这些休闲、娱乐、康健活动的同时,人们不但享受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愉悦和快乐,而且看到、听到、感到、悟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美丽的东西一一
人生和世界原来是这么美好。
人生和世界原来可以这样越来越好。
于是,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得到了升华,与之相适应,对自己对别人各方面的标准、要求及审视各种事物的标准、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精神文明程度向更高层次,更高阶段迈进了一步。
千亩湖的建成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还有一个直接、显著的作用,就是极大地改善了县城乃至全县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商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大户客商,在临颍投资兴业,极大地促进了临颍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更快发展。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最具说服力。仅2015年至今,全县新建和在建项目就达490多个,总投资500 多亿元。投资者有本地人,更多的是外地人。投资项目有工业、商业,也有不少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
这些在建和已经建成的比较大的项目主要有:县产业集聚区装备制造园;老城区隋唐商业街;建业集团森林半岛住宅园区;碧桂园集团碧桂园住宅园区;昌建集团珑悦台住宅园区;开元集团盛世颐园住宅园区;临颍县黄龙教育园区;临颍县黄龙学校;临颍县樱桃郭学校;临颍县华泰集团教育园区;临颍县老年护养中心等等。
这些项目有一个共同、显著的特点:地点大都在千亩湖、黄龙渠等生态环境、自然环境比较好的“景点"周围或附近。
有目共睹。
千亩湖、黄龙渠……优美良好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对临颍各行各业的巨大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三)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少人都知道,千亩湖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水质标准,不但清澈透明,看着好看,而且喝着好喝,稍微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直接饮用。
可是不少人却不一定知道,那里边的每一点每一滴水,都饱含着县委,县政府及其领导人的多少心血。
2014年,县委、县政府把"废墟"根治和千亩湖建设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那里地处老县城与产业集聚区中间,几十年来形成的“废墟",不但严重影响损坏了临颍的形象,也严重制约阻碍了临颍的发展。绝大多数人包括绝大多数干部、职工、群众早就对那片废墟颇有微词,希望对它进行彻底治理。
县委、县政府决定"顺应民意"、"变废为宝",根治废墟,建设“千亩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变废为宝"面临三大难题:一是资金无着落,二是水源不确定,三是手续不健全。
资金问题再大,想想办法,"钱总是会有的"。水源不确定,也可以想办法,“困难没有办法多"。但手续不健全,却是个大事。涉及市、省多个部门。能不能办,办好办不好,谁心里也没底。
而且更重要的是:手续不健全就开始干,是要担风险的!
但这个风险县委、县政府愿意担!
他们认为:
这项工作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符合实际;人心所向,上下一致,人民满意。
这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群众路线。有这两点就足够了。也正是这两点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和勇气,信心和力量!
他们还认为:
干成一件事,哪有不担一点风险的。怕担风险,一点责任都不敢负,就干不成事;怕担风险,不敢负责任,就是自私自利,就不是好党员,好干部。
为此,临颍已经等的太久了。时不待我,不能再拖了,越拖问题越多,越拖问题越大,越拖越不好办。边干边健全手续。他们相信上级一定会理解他们,支持他们。
"这是涉及全县人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程。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有啥责任,我来承担,有啥困难,直接找我。”在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上,县委书记陈红阳直截了当,一锤定音。县长王继周也态度鲜明,落地有声:县委、县政府这一决策合实情,顺民意,不但必须干,而且必须干好。
书记、县长亲自点将,组成县"千亩湖建设指挥部"。一位副县级领导,当过城关镇党委书记,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了解当地各方面情况,被确定为“指挥部"实际负责人。能力强、敢担当的县城投公司经理及县产业集聚区、城关镇几位各方面也都非常优秀的人员,同时被抽调到“指挥部”。
各项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始进行。
很快,资金问题有了着落:县城投公司负责解决一部分;工程施工方暂时垫资一部分。
不久,确定水源的工作也有了清晰的眉目。但这个过程却充满了曲折、惊险和幽默。
原来的设想是,千亩湖的水源,用两个方法解决。一是"就地取材,引颍(水)入湖",即把离城区只有十来公里的颍河水通过自然沟渠或埋设管道引入湖里;二是“因势利导,借风使船",即利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线路需要途经临颍的有利条件,争取南水北调的工程用水。
县“千亩湖建设指挥部"几位同志找到省水利厅一位专家,向他说明来意和打算。
"平时颍河里水少甚至无水,你们想用也没有。汛期水多河里着不下时,你们倒是可以利用"。那位专家说。
有点幽默。但县“千亩湖建设指挥部"在场的几个人却都笑不出来。
“旱时没水用,涝时我们也不缺水啊"。指挥部的负责同志也有点幽默,但头上却忽地冒出一头冷汗:“引颍(水)入湖",解决千亩湖的水源问题,是县里原来的主要打算,主要期盼,现在这个主要打算、期盼落空了,怎么办?如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千亩湖建成了,里面却没有一滴水,会是个什么样子?他不敢想象下去。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这条路还是那位专家指出来的。他说,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在途中合适的地方需要建一些蓄水池,你们临颍有这个条件,可以争取。
云开雾散,终于有了一线曙光。而这线曙光,也正是千亩湖建设的决策和指挥者们早就预期,早就盼望,早就渴望见到的。
后经与省、市多部门多次汇报,多次沟通,多次协商,多次请求,"临颍黄龙省级湿地公园"项目终于最后确定下来。该项目明确:临颍是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县,国家南水北调的工程用水,在途经临颍时可以进行储蓄,进行利用,每年 60 万吨左右。
千亩湖的水源问题解决了,手续不健全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在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同时或稍早一些,根除废墟、建设千亩湖、"变废为宝"的"战役"也已拉开帷幕。
该废墟涉及附近四个行政村,8000多口人。指挥部组织人员走村入户,对废墟上的坟头、机井、树木等等附属物逐一进行摸底、调查、落实,並按政策规定进行合理赔偿,处理。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这项"序曲",进行了半年多时间。
2014年秋天,根治废墟,建设千亩湖战役正式打响。
本着“少说多干,务实快干"精神,没有任何仪式,一切悄然进行。
1800多亩的废墟外围被围上了密不透风的绿色围挡,100多台挖掘机,100多辆各式各样的货车、装卸车、翻斗车、小拖在里边左冲右突,纵横驰骋,从早到晚,昼夜不停。
“像打淮海战役"!笔者曾有幸深入过里边,零距离观看过那个轰轰烈烈、热血沸腾的场面,见证过废墟脱胎换骨、"变废为宝"、华丽蜕变的历史时刻。
那个时刻,应该被记入临颍的历史。因为从那个时刻起,临颍便被注定了她将有一个与以往任何时候都截然不同的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式“战役"打了仅仅10个月,就已基本全部接近尾声。比预期的提前了半年!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按原工期,千亩湖的建成日期和南水北调工程蓄水池的注水日期基本吻合,不相上下,这样,千亩湖的水源就有了恰到时机的保证,但千亩湖的提前建成,在肯定是好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迫在眉睫的困境:偌大湖区,却没有一滴水。
湖区内,一片一片的"湖底",一条一条的"沟河",一块一块的“湿地",一座一座的假山、小桥……,无数的花草、树木……,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任凭风吹日晒!
盯着基本完工但却滴水不见,毫无生机,不忍睹视的“湖区",千亩湖建设的组织指挥者和建设者们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怎样在南水北调工程向临颍注水之前,让湖里有水。
光靠天上偶尔下的一点雨水,是基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有暂时先用地下水补充。好在这样的日子不会太长,而且经反复请教相关专家,这样做短期内也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什么影响。苍天不负有心人,在相关专家指点下,他们终于想出了这样一个权宜之计。
说干就干。他们以最快速度在湖区四周打了100多眼小口井,租用、购买了100多台小型抽水机,日夜不停,开始往湖里抽水。
湖里的水越来越多,他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终于等来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送来的源源不断的甘泉。
一片碧绿清澈的湖水,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
千亩湖,一颗闪闪的明珠,在临颍大地,在颍川大地,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利在千秋!
天地不老,江河长流,光芒永存!
写于2020年9月
后记:
小文写完了,但我的心却仍然久久不能平静。
我在想:今天的临颍,假如没有千亩湖及与之直接相关的黄龙渠,兰湖,桂湖,……会是什么样子;今天的临颍人,该会怎样度过自己的每一天?
我在想:是什么样的信念和力量,支撑、激励着千亩湖的组织指挥者和劳动建设者们,冒着资金无着落、水源不确定、特别是手续不健全极有可能带来的身败名裂的风险,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个改变临颍历史和未来的事业中去。假如没有他们的勇气、智慧和担当,千亩湖至今是否仍然还会是一片废墟。对这些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临颍人都应当记住他们,他们是人民的功臣,临颍的功臣。他们是好人,好人应该有好报。
我在想:我们每一级党组织每一级政府,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干部,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临颍人,从千亩湖清澈透明的湖水中,都看到了什么。
写于2020年9月
作者简介:
杨松根,临颍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曾任临颍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並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党的生活》等国家级、省级报刋杂志多次发表文章。
千亩湖风光
Hash:338948b6627410add9b6dca82472a69111bef8bd
声明:此文由 小城临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