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自驾游—带着爸妈去旅行,第一站:武义郭洞村!

这是我2011年5月的一次自驾游,也是我的第一次自驾游,本集游记给大家还原一个菜鸟自驾游行者的第一次。

2011年的5月,我虽然已经拥有十二年多的驾龄,可是平时只在上海这个平原城市里开车的我,对自驾游特别是山路驾驶是毫无经验,我是胆怯地踏上第一次自驾游行程的。当时,幸亏有四十多年驾龄的老爸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出发前给我壮胆、途中在一路保驾护航。

带着爸妈和外甥女,2011年5月9日,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从上海松江出发,首站选择了浙江金华武义县城不远的郭洞村。理由很简单:距离上海不远,30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走的高速天气好、路况极佳,这一天的行车路线难度系数几乎无,上海出发,大半天时间就到达了武义县城。

第一次自驾游,出发前我反反复复做了许多攻略,酒店住宿、景点门票都是提前在网上预定好,所以,我们下了高速后,先去武义县城定下的宾馆里,放下行李后,再驱车前往郭洞村景点游玩,第一次出游经验不足,我这样的安排其实有几处不足:

1.网上定的酒店,到达实地后非常难找,导航仪比现在更不成熟,好多路在导航仪上都是没有的,我们在之后的旅程中也屡次碰到这样的问题,酒店在某一犄角旮旯的地方,有时候在城市里转悠了一两个小时都没找到,只好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停地问路。

2.一天赶了几百公里的路,再安排一个景点游玩,对老年人来说会很累,太赶时间了,对老年人来说,悠闲一点的旅行更适合他们。

郭洞村离武义县城10多公里,驱车20分钟左右,我们来到这个有600多年历史,位于武义县城外的偏僻小山村。

我们去的时候不是节假日也不是周末,古村落里游人不多,显得非常幽静。没有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我们可以很自在地慢慢游,细细看。

古村落——凉亭、房子和街道古朴甚至有点破旧,对城市里的人来说,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村子里有座龙山,海拔390米,占地面积有100多公顷,是浙中难得一见的原始森林,来龙山置身于天然氧吧中,空气非常清新,爬到半山腰上,就可以俯瞰整个村落了,而且不另收门票。

过了这座凉亭,我们准备去爬龙山登高远眺。在拍照的时候,一位村民主动过来帮忙拍照,终于留下一张四人合影,完美!

村前一条小溪潺潺流过。

凉亭的背影和帮我们拍照的村民的背影,留下了。

山上都是六七百年的古树,而且树种很多,有很多树种我的老爸可以一一道来,可惜现在我又还给我老爸了,我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为零。

go,go,go,出发爬龙山。龙山海拔不高,才390米高,但是上山的路是围绕着山一圈爬上去的,所以感觉路有点长。最主要,江南的5月份天气已经很热了,白天日照下的温度有30度,我们下午去爬山,没爬多少高,已经汗流浃背了。妈妈有高血压、心脏病,加上天气炎热,到半山腰有点中暑了,于是,我们就放弃登顶,从半山腰的另外一条路直接下山了。

下山到村子里继续逛,爸妈对古井、古建筑等非常感兴趣,一路边看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90后的外甥女讲解。

郭洞村的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他的后裔仿珍藏北京白云观的学仙修道宝图《内经图》营造的村庄,砌城墙形成水口,建回龙桥聚气藏风,植村周树木善化环境,规划民居、通道并巧设七星井,形成"山环如郭,幽邃如洞"的绝佳人居环境,故名郭洞,郭洞村被誉为"江南第一风水村"。

郭洞村历代尊师重教,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就出过秀才、贡生、举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伟古朴、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缩影,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令人赞叹。这里村民身健寿高,是著名长寿村,平均寿命高达85岁以上。

匾额多是何氏宗祠一大特色,原有94块,可在"文革"中被毁,仅保存下来5块,现已根据资料重制了40多块。祠中对联,仿古竹简和挂屏,展示着丰富的郭洞文化与名人事迹。

后院这棵与祠同庚的雄性罗汉松,树形美观,枝叶茂盛。

村里的晾衣杆,引起了我的兴趣,拍一张留存,这里的人连晾个衣服也与众不同么。

整个郭洞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节奏慢吞吞地游览,半天时间也足够了。出村的时候,正值晚饭时间,我们就在村边的农家乐,点了几个当地的农家菜,对竹筒饭和土鸡煲印象颇深,只可惜没留下照片,但是味道真心不错。

Hash:df254f3d3aaf7ea2f2c752a94beec53d29d2f984

声明:此文由 我行我述我自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