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让鄂托克旗旅游魅力更显

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是一个富有蒙古族民俗风情、拥有诸多独特文化资源的魅力旗区,2017年,随着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和推进,鄂托克旗积极探索“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理念,努力将旅游与文化更深层次融合,坚持文化助推旅游、文化充实旅游,打造鄂托克旗旅游的新局面。

景区、景点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体现鄂托克旗文化底蕴。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把旅游功能与蒙古族民俗文化相结合,不仅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12大要素需求,更让鄂托克旗的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和魅力,每年都会吸引近80万游客光顾。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锡林塔拉草原旅游区,从建设之初就考虑到了传统蒙古族游牧文化和时尚元素的结合,在景区建筑上点缀了蒙古族特色图案,还搭配了很多体现蒙古族人文历史雕塑;碧海阳温泉旅游区的蒙元文化影视城是集大型影视制作、观光浏览、宗教祭祀、休闲娱乐、民族美食、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型影视旅游区,它完美地诠释了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魅力,大型古典史诗历史剧《建元风云》和大型电视连续剧《霍去病》在这里拍摄完成,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影视爱好者前来观光游览;阿尔寨石窟的开发建设,反映宗教文化的盛世局面,窟内现存近千平方米的彩绘壁画,以成吉思汗、忽必烈、八思巴等英雄人物事迹为主线,记录了蒙古民族政治、军事、历史、文化的发展,窟内现存的藏文、回鹘、蒙古文榜题,反映了古代多民族文化交流;蒙古秘史博物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博物馆,对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建设文化强旗具有里程碑意义,馆内的陈设、布局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的《蒙古秘史》艺术品是蒙古族文化的瑰宝,定会成为鄂托克旗另外一个研学旅游基地。

节庆活动融入民俗文化内涵,发掘鄂托克旗文化潜力。草原文化作为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时刻彰显着地方特色。鄂托克旗是一个典型的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蒙古族在草原上传承着游牧文化、那达慕文化、敖包祭祀文化。2017年,鄂托克旗结合敖包祭祀活动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敖包相会鄂托克”旅游活动、首届阿尔巴斯羊肉美食节暨牧民那达慕大会、第二届草原音乐节,推出了快乐研学游、岩画探秘游、最美自驾游、多彩温泉游、清新草原游、沙漠冲浪游六大主题游活动,共吸引11.2万名来自北京天津银川陕西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及周边地区的农牧民前来观光游览,这些活动的举办,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市场,突出展示“游牧文化”核心理念,让游客全方位品味鄂托克草原孕育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多渠道体验草原人民创造的独特的游牧生活,同时也展现了别样的鄂托克旗旅游文化,进一步提升了鄂托克旗的知名度。

旅游商品生产利用当地独有资源、设计融入民族特色,再现鄂托克旗的文化魅力。鄂托克旗旅游商品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当地的独有资源,在设计初始就考虑融入浓厚的民族文化,都深深地烙上地域文化的印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其肉被誉为“肉中之人参”,2014年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绒被誉为“纤维宝石”“软黄金”,是国家优质羊绒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伊吉汗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材料正是采用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其制品广销海内外,年销售额高达4亿元;富有民族特色的皮艺银饰作品都是纯手工制作,雕刻精美、工艺细致,融入了蒙古民族图腾崇拜和富有民族风格的元素,成为鄂托克旗别具一格的特色商品,受到很多游客朋友的青睐;奶食品口味独特,种类繁多,也大力宣传了鄂托克旗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鄂托克旗“旅游+文化”这一发展模式对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鄂托克旗全域旅游发展、推动草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刘妮妮

审核:高世宗

来源:正北方

Hash:597a338a4cf101bfb267903bdaadc2c68f39753a

声明:此文由 鄂托克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