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拐:涅槃重生 新城崛起
九月的石拐,绿韵悠悠,芳香袅袅。经历了春生夏长,收获的季节如期而至。
9月12日,2015中国·五当召文化高峰论坛在石拐区举行,近百名国内文化旅游专家学者、景区负责人和50余家中央、地方媒体,齐聚喜桂图,聚焦五当召,共同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五当召文化力量诠释”主题。
当前,我国正举全国之力实现“中国梦”,以“文化强国”为根本的文化战略深度实施,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打开“筑梦空间”。
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调研五当召时指出,“把五当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开发利用好,在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基地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包头市也将五当召文化产业园区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基地,以五当召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主要抓手,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市”。
“草原上的布达拉宫”五当召迎来了保护开发的新机遇,作为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石拐区,也焕发出发展的新活力。
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包头市“5421”战略定位,石拐区主动作为,调整确立了“生态立区、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富民兴区”的发展定位,“一轴三核联动发展、生态隔离科学转型”,探索出一条异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觅得良方,加上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奋战,石拐区发展进入了新的良性通道。石拐区先后获得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区、全国重点镇城区和自治区经济社会转型示范区等荣誉,一个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正崛起在人们的眼前。
产业由“硬”到“软” 以五当召为龙头构建文化旅游大格局
自建区以来,石拐区经济一直以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为主,近年来引进的钢铁、焦化、镁合金等企业也都离不开资源二字,都是在围绕资源做文章。
然而事实上,石拐区本身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藏传佛教圣地五当召,有战国赵长城遗址、敖包山原始森林,作为百年矿城,还有丰富的煤炭开采历史遗存。
观念变则百事新。石拐区委书记雪松强调:“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软实力、转方式调结构的硬任务,融合丝路国家文化产业资源,推动文化交流、合作共赢,多层次传播丝路艺术、全方位传承中华文明,丰富五当召文化旅游内涵,推动创5A和建设文化旅游大格局发挥作用,先行先试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旅游文化为牵引开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新局面。”
今年,围绕创“5A”和“一带一路”文化传承,石拐区将投资2.5亿元,“软硬兼施、内外兼修”全面提升五当召风景旅游区的硬实力和软环境。
——硬实力加快建设。19项基建类工程重点围绕五当召国家森林公园、五当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张品牌进行开发建设。目前,景区内总投资完成近5亿元、完成年内投资近2亿元,除水库、庚毗沟游步道在开展前期工作外,景区内道路、桥梁、绿化、祈福广场、涤心莲池、经幡广场、路灯安装等一大批工程完工,河道改造完成工程量90%,游客中心和消防站项目进入二次结构,其他工程完成工程量70%以上。完工后,景区规模和设施将得到极大提升和完善,在传统景区开发建设“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础上将增加佛教文化、生态建设二要素,将呈现出恢宏的气势和博大的韵致。
——软环境提档升级。提出了包括编制一套五当召丛书、创建五当召旅游网站、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五当召旅游高峰论坛、策划一系列五当召宣传活动、拍摄五当召旅游宣传专题片、兴办五当召佛学院、建设五当召博物馆等内容的“十个一”文化工程。目前,除五当召佛学院、博物馆开展前期工作外,其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相继开展了祈福生态林植树活动、五当召旅游文化节、全市首届风筝节、佛诞日活动、五当召全国摄影大赛、全国自行车邀请赛、五当召祈福、晒大佛、免费旅游直通车开通、五当召至东河和昆区2条旅游观光专线开通、1.5万张门票赠送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挖掘凸显了五当召特色文化内涵,让五当召日益声名远播。
与此同时,旅游大通道的打通,也为五当召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投入12.9亿元,建成“一轴”包石一级公路、打通石五二级公路,从包头市区至“三核”五当召时间缩短至1个小时、喜桂图新区和老工业区融入包头半小时经济圈。正筹划建设三岔口至石拐园区货运通道、乌兰此老至省道311二级公路,包—石铁路即将恢复营运,建成后将形成南接京藏高速、北连省际通道的快速公路网,与包头市达茂旗、固阳县、土右旗和鄂尔多斯市等旅游景区形成旅游格局。
截至目前,五当召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5万余人次,五一小长假、端午小长假,接待游客均创历史记录。
在五当召悄然蝶变的同时,石拐区不断挖掘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与五当召创5A级景区同步打造旅游文化大格局。
签订“包头—北影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一带一路”国际影视文化创意艺术节,建设国际一流的全影视产业链中心,引进资金34.23亿元建设通用航空产业项目,投资35.64亿元的希望花舞人间·葡萄沟项目…………旅游文化衍生关联产业不断壮大,以五当召为龙头、低空域航空运动和文化创意影视基地为两翼、矿山火车动态观光旅游走廊、花舞人间、喇嘛河综合治理为补充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基地旅游文化大格局初步构建,成为地区经济社会转型新产业。
面貌由“黑”到“绿” 以“生态立区”为统领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石拐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地区,由于几十年的煤炭开采,地质灾害频发,包头13个重地质灾害点,石拐就有9个。石拐区全面转型势在必行,而怎么转型、未来能走出多远,发展定位至关重要。
石拐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成立以来,认为石拐的核心优势在生态,后发潜力也在生态。为此重新调整确立了发展定位,“生态立区”被首当其冲地排在了“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富民兴区”的前面。
石拐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海峰表示:“所谓‘生态立区’,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简单地种树,而是要把‘生态’作为一种产业来打造,把生态理念贯穿于一、二、三产业,用生态统领地区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最终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蓝图绘就后的新石拐,行动坚定有力。
“生态立区”,怎么去做?石拐区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抗旱植物筛选试验,试种苗木209种,抢救保护白桦林、千年古松等原始森林资源,加大推广丁香类等花卉种植,建设“菩提园、丁香谷、樱桃湾、刺梅沟”等多彩通道,今年,计划投资2亿元推进生态产业,构建“美化、香化、彩化、文化”的四化人文生态系统,生态创新作用凸显,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技术支持。
重塑生态,还绿石拐。累计投资近2亿元,实施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围封禁牧、五当召2000多棵古树众筹精细化管理等生态修复工程,使得五当召生态资源不断向新老区延伸,地区林草覆盖率达到65%,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8.9%上升到33%、连续6年位居包头之首,10.2平方千米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恢复治理,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防污减排,成效显著。企业、园区、地区三个层面重拳环境综合整治,累计近2亿元实施污染防治、技术改造、在线监控等工程, 淘汰落后产能5.5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5200多吨。
此外,不断推进的工业产业“生态”化,让石拐区“绿色”转型效果明显。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石拐工业园区在镁合金及应用、煤炭综合利用、特种钢深加工、多元素基础材料合金加工、工业废渣循环利用5个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产业集群基础上,正在打造新兴工业为内容的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延长石油油气勘探项目成功抽采出天然气、新誉集团煤层气试验井项目完成开钻前期工作、组建的联众创业孵化基地已有雪润电商总部等5个项目落户,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达135亿元、入园企业达81户。
地区系列“生态”产业举措,让石拐区的面貌破茧成蝶,完美嬗变,生活在这里的石拐人也在感受着扎堆来的幸福生活。全区投入1.77亿元将5460名失地农牧民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畴,推行从幼儿园至高中毕业15年免费教育、低保居民全额资助纳入医保、65岁以上居民免费体检、“政府+公司+金融保险+合作社+农户”互助互利互惠扶贫模式、精简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各保留19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
一幅自然、生态、宜居的幸福新画卷正在百姓眼前徐徐展开。
核心从“矿”到“云” 以智慧城市为契机加快地区转型进程
石拐区不仅变绿了变美了,也在不断向现代化、智能化迈进。
近两年来,石拐区竭力引进和建设信息产业项目并取得积极效果,2013年,石拐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成为包头市首个智慧城市试点、自治区首个县级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强大的云服务,石拐区与包头市云计算中心、一机万佳工业云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由双中心提供强大的云服务保障,并租用三家运营商近百芯光纤直连双中心,实现了高速互联互通,并满足内蒙古企业云制造研究中心发展的需求。
依托“智慧城市”品牌和顶层设计,石拐区累计投资28亿元,实施“智慧石拐”、基础设施、棚改住宅等重点项目25个,稳步实施“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就业”、“智慧政务”、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等工程,实现了“上连”包头市电子政务外网中心和云计算中心、“下接”苏木、镇、街道,横向连接各部门“三网融合”大网络格局,智慧城市发展框架初步搭建,喜桂图新区呈现“智慧喜桂图”魅力。
不仅如此,石拐区将三维测绘技术应用于五当召文物保护,对建筑群、殿宇、古树、唐卡进行三维扫描及数字化建模,用于旅游导览、文物研究、资源开发等领域,为后续的复原修缮工作夯实了基础。同时,结合绘宇测绘3D扫描成果和长激光技术,推动实景展示项目的设计建设。
7月28日,五当召古树公益众筹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办,五当召景区2000棵古树进行三维扫描、建档建模,实现了古树管理信息化,游客可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古树信息。
大数据产业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力。石拐区面对转型发展迫切需求,及早谋划、积极争取,在石拐区落地包头市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大数据产业,推进大数据开放,形成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包头办事处落户,将承担企业上市孵化、并购重组、金融产品超市、招商引资及金融综合服务五项功能,为全市中小企业走入资本市场搭建平台,十余家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努力打造互联网金融创新产业园;内蒙古大宗畜产品交易所、内蒙古云制造工程技术中心、古顺园与天猫、京东、淘宝等八家电商平台合作、内蒙古大健康网等一批电子商务产业项目纷纷入驻,“互联网+”让新兴产业渐入佳境。
两年多来,智慧城市建设让石拐区的转型发展更具实力,76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赋予了更多的“智慧”元素。
五当召景区提档升级,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研究、禅修体验和祈福吉祥为一体的5A级旅游景区指日可待;老工业区投资5.5亿元,改造升级力度加大,向山水宜居城快速转变;喜桂图新区宜居宜业,一个包头市智慧、休闲、自然的慢生活体验区呼之欲出;农村牧区推进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攻坚工程和“十个全覆盖”等惠民工程, “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美丽新农村建设成效初显…………人们随便在石拐区转一转,处处都能领略到新石拐散发的无限魅力和勃勃生机。历尽艰难的石拐区涅槃重生,她的明天,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文/记者 赵遐 图/记者 吴杰)
Hash:7316ee1df260116b8844c9e7a14caec7c344dab7
声明:此文由 正北方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