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旅游的独特魅力——南龙王庙西口道文化

龙王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包头老城最早的宗教建筑,位于东门大街东侧,北起东门大街,向南延伸至南龙王庙街。全长1190米,宽4米,土路面。因东南有南龙王庙而得名。迄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东河区十大庙宇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少女金凤在挖野菜的途中拾到一颗红果子,食用后竟然怀孕了,后生下一子。令人更奇怪的是男孩出生时头上长着个小角,金凤给他取名“玉龙”。玉龙长到十几岁时,连续三年大旱,使得菜园附近的农民走投无路,只能背井离乡。“玉龙”见状,腾云而去变为一条小金龙,为当地百姓降下雨水。后人为纪念这条善良的玉龙和他的妈妈,于是便在城南他们的家中盖起一座龙王庙。

南龙王庙修葺前后对比图像

老包头,是因"走西口"而生的移民城市,山西人居多,所建庙宇、所供神像,也有着浓浓的晋风。既是"南龙王庙",当然先请龙王入驻为好,并且应请广济龙王,由此承继老包头历史与宗教之渊源。

南龙王庙的山门与钟楼

南龙王庙

老包头,最为热闹的莫过于庙会。南龙王庙每年也有数场庙会,既有鲁班社(木匠行会)敬奉祖师爷的,也有园行(蔬菜行会)酬谢龙王爷的。不管哪家唱戏,广济龙王(五爷)都是满心欢喜。据老人讲,唱戏之后,必要一场好雨。

南海禹王庙庙会(摄于1937年)

重新修建后的南龙王庙戏台

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南龙王庙度过了历史的沧桑洗礼。如今国运昌隆,宗教信仰得到落实,为了满足群众的信教需求,南龙王庙重新恢复,设想以历史原貌恢复道教宗教活动。祈愿在新的时代,龙的精神能够遍及九州,龙的传人能够将祖先的文明发扬光大。重振晋商精神,让老包头的灵魂再次升腾。

Hash:0ac0eff2c700f7ed8a59e540c2fb34927716f4c0

声明:此文由 包头之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