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交口」交口千佛寺游记

交口千佛寺游记

解德辉~宁静致远

千佛寺,顾名思义,就是有1000尊佛像寺庙。而交口千佛寺,因其洞中有1055尊雕工精细、栩栩如生、体躯合度、形态各异的石刻佛像而得名。又因其是印度婆罗门教传入中国的唯一最早寺庙而名闻遐迩。

千佛寺位于山西省交口县石口乡山神峪村内、209国道旁。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景观独特,出游便捷。

千佛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据碑文记载,经考古专家考证:千佛寺兴于元初,毁于明末。后由佛教罗祖真派张老师父修复。又经清朝历代修缮,不幸在“文革”中惨遭破坏,瓦砾成堆,荒芜不堪。现在所看到的千佛寺整个建筑,除千佛殿属原存建筑外,其余均属新建建筑。

从1992年始,历时六载,交口县政府对千佛寺进行了较大规模修复扩建。目前庙宇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附属建筑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投资280余万元,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复。

千佛寺现有大小殿宇20余处:从外到内,中轴线上分别建有山门、乌龟驮香炉、弥勒大佛;二门左右石麒麟、哼哈二将殿;二门门楼关公殿,左右钟鼓楼;二进院内正面罗祖师殿,东侧华佗药王殿、娘娘殿,西侧老君殿、二郎神殿,二门里侧左右四大天王神殿;再往上走第三进二层建有弥勒佛殿;后对韦驮殿,东有居士室、住持室,西有接待室,正面千佛殿;再往上走第三层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凿建在5,5米,宽3,1米,高3米的砂岩石窟中。洞内正中是释迦牟尼大型石刻造像,左右各有两个菩萨和两个侍者。释迦像衣着庄重,面目慈祥,结跏趺坐,帛带斜绕肩搭帔帛,右手两指上竖,此手印举世罕见。佛像基座为莲,两侧侍立似为护法梵天。菩萨皆结跏趺坐,发髻高耸头戴宝冠,周身严饰璎珞。石窟四周刻有16厘米高、8厘米宽,排列整齐的佛龛内分别刻有14厘米高神态各异的小石佛1055尊雕像,姿态各异,有的盘膝端坐、手结定印,有的双手合什、虔诚供养,有的足踏莲花、超世脱尘,纯系民间雕造风格。中轴线东侧有地藏王殿、十地阎君殿、念佛堂、厨房、僧堂、凤楼室塔、寺井;西侧设有寺院小卖部。总观庙宇建筑具有中国传统的对称式特点,整齐大方,古色古香,灿烂辉煌。

传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乃遣秦景使于天竺,写浮屠遗范,在“西天竺月氏国遇释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白马驮经”,将佛教经典引入汉地中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印度释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白马驮经,在隰州温阳县(交口县)创建皇家寺院白马寺、兴教寺、西明寺,建立梵宫翻译梵文经典传授佛教;同时,有印度大德檀那,在温阳山神峪千佛洞,传授婆罗门教(印度教)。唐玄奘天竺梵本翻译汉文的译场有:今山西省交口县大周西明寺。可以认定慈云山是中国汉传佛教的发源地。这一成果已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委员卡量古玛切克拉瓦地博士确认。

千佛寺雕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雄宝殿、含佛堂佛像为木雕;山门内7吨重的乌龟驮香炉、3,5吨的弥勒佛像、千佛殿的1055尊佛像均属石雕;其余殿内佛像为泥塑。值得一提的是,这1055尊造像历虽经岁月沧桑,但至今保存完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舍利塔为清代所建,座落在寺庙的左侧,高11米,为六角五层砖石结构,其雕刻精致。寺内还有一些砖雕、木雕和彩绘泥塑艺术品,也是精雕细琢、臻于至美,与石刻雕像相得益彰,使千佛寺更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更为神奇怪异的是,这千佛殿内还能预兆阴晴风雨天象。若天旱时,洞内就发亮光。若大雨来临时,洞内之水就往外流淌。若遇小雨时,洞内就发出滴水之声。若刮风时,洞内就有声音发出。千佛寺上空,天色通常比周围更加晴朗。还有更好更多美妙神奇的传说,为千佛寺增添了更为迷人的色彩。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3,5吨的石质弥勒佛像,不仅能发出7种铜音,而且其铜音还能远扬200米外 。种种奇象,令人惊叹不已。

这悠久的历史,精致的雕塑,神秘的传说,怪异的天象,为交口千佛寺蒙上了一层又一层极为神秘的光环。有史以来,香火长盛不衰,远近香客们至今都络绎不绝。

据笔者在网络初步搜索,除交口千佛寺外,全国还有10多个叫“千佛寺”名字的寺庙,如山西盂县新疆吉木萨尔、江西庐山,仅四川就有丹棱自贡宜宾彭山4个等等。可见,“佛”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了。

由此,我想到了这样一句话:“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尚未觉悟的佛”。人与佛的区分仅在于“觉悟”二字,这是佛家的观点。若从字面上看,佛非人也,而是“觉悟了的人”,也可谓“曾经的人”,或“僧”也。所以我们称佛教徒也叫“僧人”。这样看来,人就佛,只是尚未觉悟而已,一旦觉悟了,就立刻成佛也。

2014年春,笔者曾到此一游过,记得在庙堂黑板看到两句话:“出家人在了生死中生活,在家人在生活中了生死”。这是“觉悟了的人”的生死观。真乃“打通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了”生活,看轻的是物质生活,看重的是精神生活,这是“佛”之精神境界的升华。而“人”在为生活忙碌着,往往看重的是物质生活,看轻的是精神生活。但其实归宿是一样的。不过,从古到今,从今往后,那“觉悟了的人”永远是少数。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一是成不了佛,二是也没必都去成佛。在人间做人事,凡间做凡事,这正是这世界所需要的,也正是佛界所需要的。一个人应该在能做好事善事之时,努力多去做些好事善事吧。正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有无数的志愿者义无反顾地站出来,走上抗震救灾第一线做好事做善事。所以,我们应多做些诸如此类的对他 人、对大众、对后代、对自然有益的事,也不枉作为“人”之称谓罢了!

交口新闻办

Hash:8f6c05cd4e5d1fdd9134064b2873cb552d125982

声明:此文由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