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30度的冰雪盛会,冬游杜尔伯特,充满蒙古族味道的东北风情

列车穿行在林海雪原的北方大地,窗外已是日暮渐沉。晚霞将这个北方县城的天空侵染成恢弘的金色,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大街小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望向车窗外,那悠扬的旋律在又一次在我耳边响起,歌词是这样唱得:“天边有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连环湖银色波光,草海稻浪五谷香,阿爸的渔网撒向夕阳,天边有一片芬芳的土地,那里有阿木塔银色毡房,白云飘过茫茫林海上,天鹅梳妆珰奈芦苇荡,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这就是我杜尔伯特”。我不禁对这个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已然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这个充满蒙古族味道的东北县城会给我带来怎样不同的体验。

早已进入寒冬腊月的黑龙江在这个冬季却依旧热火朝天。随着公共交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林海雪原的向往,使北方冬季旅游得以用冷资源迸发出热效能。各地依靠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兴建滑雪场、滑冰场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而游客,以巨型冰灯、雪屋等人造景观为主的体验景区也颇受欢迎。近年来,传承了千年的“冬捕”也因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在黑龙江大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美丽的连环湖畔,就上演了一场蔚为壮观的冬季渔猎那达慕

远古的文字对渔猎早有记载。《 小雅 ·南有嘉鱼》:“南有嘉鱼,烝然罩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而北方少数民族的渔猎文化也是在数千百年来生产生活中产生、发展与传承而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牧业基地县。被欧盟及国内绿色食品认证组织誉为“绿色净土、天然宝石”。

境内不但拥有大草原、大湿地自然景观,而且还有众多古文化遗址。在杜尔伯特这片古老的黑土地上,农耕、渔猎与游牧三种文化并存,而北方特有的渔猎文化也是自史前时代绵延千年持续至今,也成为了现代人在冬季里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今,在杜尔伯特,雪季冬捕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它与草原游牧文化与、北方农耕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冬季冰雪活动。

每年冬季,杜尔伯特与很多北方地区多湖的地方一样,都会上演热闹的冬捕戏码。夏日里碧波万顷的连环湖嘎日迪景区已经变成了一片冰镜雪原。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原本平静的会场突然热闹了起来。在冬捕活动开启前,门类纷繁的冰上游乐活动就已经吸引了大批前来的游客。一些现场制作当地特色美食的摊位上冒着白色的蒸汽,人们三五成群的在活动现场的集市上品尝着不同的美食,也有很多人参与到现场的冬泳、冰上足球、冰龙舟等体验活动中。

龙舟本是每年在端午节期间才开展的竞技活动,起初还真不知道这样一个需要在水面上进行的活动项目搬到冰面上会是一种什么场景。直到来到会场中冰上龙舟竞赛的场地才豁然开朗,原来原本曲面的船底加装了两组冰刀,船桨也换成了带有冰爪的撑杆,其他如传统龙舟一样,也有一名队员负责击鼓,其他队员两人一排,踩着节奏有力的前进。只见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的拼命挥舞这撑杆,在冰面上行进的游刃有余,并且在终点上还能顺利的进行转弯,看的在场观众纷纷叫好。

冬泳的现场则是最令人期待和瞩目的,围观的人也最多,此时的室外温度已经到达了零下二十多度逼近零下三十度,但这些身着泳衣的冬泳健将却不畏严寒,做了热身运动之后便一个猛子扎进了冰冷刺骨的湖水中。一阵冷风吹过,所有人都紧了紧衣领,将手揣进了兜里,尽可能的把自己包裹的再严实一点,与正在湖中畅游的冬泳爱好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阵充满神秘的音乐响起,人们纷纷向主会场聚集。原来是在整个渔猎那达慕的重头戏--冬捕开始了。整个冬捕活动大概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祭祀环节:祭湖醒网,第二个部分为渔猎环节:拉网捕鱼。鱼,是群居生物,总是会成群结队的在一定水域范围内活动,只要冬捕的入网口选对了地点,当年就会有比较好的收获;倘若是将入网口选错了,就只能是打了一场空。千百年来周而复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经验,也经历着无数次的幸运与无奈。这片沃土上的先民们也从“万物有灵”的信仰中产生了诸多的禁忌,尤其是在冬捕的过程中,甚至对生产工具也产生了一定的崇拜,因捕鱼最直接的生产工具就是渔网,进而就有了 醒网”的祭祀活动,流传至今就形成了非常有地方特质的民间风俗。

在萨满祭祀舞表演完之后,一位身着身着华丽蒙古袍的长者来到台前,一番颇具民族特色的祈福仪式过后,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将供品逐个递给“渔把头”, “渔把头”按次序将供品摆放在供桌上,然后将三或九炷香分别插在一或三个香炉内点燃,之后“渔把头”站到场地中间端起酒碗,双手举过头,开始朗诵祭湖词。

祭湖醒网仪式结束后,就是最令人振奋的时刻。“渔把头”在已经凿好的那眼冰洞里用冰锤、冰杵将封冻的冰眼敲凿了几下,把碎冰铲出,继而将渔网使劲往上一提,便从湖里捞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胖头鱼来。这叫“开湖头鱼”,头鱼有着很好的预示,一般都会在冬捕过后现场拍卖,不乏出高价者为了讨好彩头而慷慨解囊。与普通渔民冬捕不同,杜尔伯特冬捕规模更大,传统由人力拉网或绞盘收网都不足以拉动这里的大网,必须使用电机来带动。

随着第一只鱼被捕捞上来,源源不断的杜尔伯特连环湖鱼被渔网带到水面上,由于水下温度仅为4度左右,一到水面上就面临20多度的温差,这些被捕捞上来的鱼瞬间就进入了速冻模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杜尔伯特冬捕的鱼也能保证了最原始鲜美的味道。

拉网只是冬捕过程中收尾的一项工作,在此之前,渔民们还要进行非常多的准备工作。但大体过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是定位捕鱼点: “冬捕”,顾名思义就是在冬季进行的捕捞作业,而冬季也是每年最为寒冷的季节。为了保证能起网时能够有比较好的收获,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入网地点、捕鱼的区域和出网地点,一般这个工作会再往前提前几天。冰上是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而冰下的水温则通常能够保持在零上4度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鱼一般都会扎堆儿在一个地方,这就给冬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但至于什么地方会有比较多的鱼群就要完全凭老渔民的经验了。捕鱼地点、区域选的准就会丰收,如果选的不准,忙活半天捕不到鱼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冬捕当天,渔民们必须在凌晨三、四点就从驻地出发前往作业现场以便能够顺利的进行拉网。

第二是走杆引绳 :用冰镩子(钎子)在冰上穿凿出入、出网口和拨杆洞口。接着拨杆(又叫走杆),下网。冰上的入网口、拨杆洞打好后,将引绳木杆从入网口下到水下,通过拨杆洞用拨叉拨动引绳木杆前移,这就叫走杆。鱼网牵引向出网口。依照确定的捕鱼区域两边需同步走杆。木杆的浮力使得引绳木杆紧贴在冰层下,隔着厚厚的冰层可以清晰地看到引绳木杆的移动。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鱼网上边有 子下边有重物坠着。鱼网下水后上沿的浮子紧贴冰面,鱼网底下坠在水底。

第三是绞盘起网:随着引绳木杆的前移并下鱼网后,鱼网在引绳的带动下慢慢向出网口方向移动。当鱼网的前部到达出网口后即换上粗大的牵引绳,通过绞盘将鱼网拽出出网口。随着绞盘的转动鱼会越来越多。最后当鱼网全部被绞盘拽出出网口后捕鱼过程基本结束。

杜尔伯特连冬捕以收获近20万斤鱼的成功结束,每一条鱼都将近有十几斤重,个头非常大。当然会有一些还未成熟的鱼被一同带上水面,只要被渔民发现都会第一时间将他们放回湖里,等待着他们继续生长成熟。在冬捕节现场就已经支起了十几口大锅,熊熊的火光将铁锅烧的滚烫,刚刚捕捞上来的鲜鱼就被送到这里进行现场烹饪,让游客能够直接品尝到第一手的杜尔伯特鲜鱼宴。

尝罢鲜美的杜尔伯特冬捕鱼,回到县城内不妨来到很有民族特色的敖包相会来体验一下正宗的蒙餐。店家朝勒门还会非常热情的亲自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介绍家乡的美食,有时甚至会倾情献唱,无论是呼麦还是长调,或者是弹奏民族乐器,这位帅气的店主都是拿手的绝活。对于走过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我来说,以往提到蒙餐我都会眉头一皱,因为吃过太多已经没有什么新意,加上确实有些地方烹饪的水准参差不齐,羊肉品质也有优劣之分。但是在这里,不管是餐前的奶茶还是饭后的酸奶,不管是肚包肉还是羊头肉,也不论是羊肝还是羊蹄,都让我在这里大快朵颐,更不用说芳香四溢的羊排和越嚼越香的牛肉干了。

大庆连环湖第五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杜尔伯特第三届冰雪那达慕在美丽的杜尔伯特嘎日迪景区圆满举行。不仅让人们体验到了最为纯正的北方渔猎文化,也在整个活动中体验了冰雪旅游带来的魅力。为期30天的冰雪那达慕从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24日。活动以展示蒙古族渔猎文化为主题,以冰雪运动和冰雪景观为载体,将在主会场 置冰湖腾鱼、冰屋雪屋、稻草文化、冰雪草地毡包、冰雪木屋民宿、百福鱼廊、禧福禄文化街、心雪冰廊等八大景观。同时,杜尔伯特第三届冰雪那达慕也将开展博克、射箭、踢乌兰红、打布鲁、踢布木格等蒙古族体育运动项目,这个冬天不寒冷,来杜尔伯特感受一下最有蒙古味道的东北风情吧。

Hash:cefba8863cc733585a3a924d4f7d0861f7d0f44f

声明:此文由 LauRanger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