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辽河|辽金千年如一梦 冮官窑火今再燃

2019年7月30日,燕州城下、太子河畔的辽阳冮官屯辽金古柴窑,时隔千年,窑火再燃!在这一传统工艺项目的启动仪式中,台湾著名陶艺大师陈金旺收辽阳名医、辽阳“冮官窑博物馆”馆长王嘉宁为徒,古今再通,南北融合,薪火相传,文明续递……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陈金旺(左)与王嘉宁(右)重燃江官屯柴窑千年火

冮官屯窑兴起于辽代

冮官屯窑,位于今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屯村,古窑遗址长1.2公里,宽0.5公里,其中河南岸长110米,高3至5米的断层积满了陶瓷残片,沿河岸向南一直到南山之下的玉米耕地中也有瓷片出土。早些年,每当夏季发洪水,大水漫过堤岸冲刷遗址,水过后就有大量瓷片铺在地上,俯拾皆是。这是一处分布数百平方公里、始于辽并沿用至金元明清的窑址群,是七八百年前著名的辽金“瓷窑务”(今称冮官屯窑或冮官窑),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一处保存较好的大型手工工厂遗存,是我国北方窑口的集大成者。

中国建立后,国内对冮官屯窑址最早踏查和记述的,当属东北考古奠基人李文信先生,他在1955年就对冮官屯窑遗址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在其调查报告《辽阳县冮官屯古窑址笔记》中,李文信描述道:“冮官屯在辽阳县东偏北约六十里的太子河南岸上,属该县十区(安平区)英守堡子村,本村为自然屯,居住农户170余户。村东西长约二里,北靠太子河,前有山(正名大东山),河山之间宽约半里。村后太子河由东向西流过,流水较急。南岸为高7—10米的高崖,河北是一片很宽阔的砾石和沙滩。据村人说河水逐渐南侵,清光绪年间最为显著,村中原有两条街道久已冲刷不存,最后一条街的位置约在今日河心。村中原有的关帝庙有正殿、山门,门前石碑两座,今已殿门不存,仅有石碑危立河岸,不久也有崩塌的可能。村中地势较屯东西两方稍高,系冲积黄土层。在常常崩塌的河崖断层中不断发现窑址、窑渣堆、建物址、灰坑等。瓷片、窑砖、窑具片、各种生活用具堆积很厚,有的塌落河中,顺水流出很远,如下游英守堡子和吊水楼村村民房舍墙上都有拾来的耐火砖就是明证,本村房舍墙上的窑砖支柱约占石块的15%。”

辽代,辽军征伐河北地区,将掳掠来的大批中原瓷窑重地(如定州、磁州)的汉人工匠集中于此,以河流为界,便于辽朝对工匠的军事化管理与水上运输。考古专家指出,辽阳冮官屯窑所出陶瓷的器形与工艺,与辽南京(今北京)的龙泉务窑及辽中京(今赤峰宁城)的缸瓦窑等著名窑口间存在着一定的风格延续性,冮官屯窑的窑工最初很可能是从龙泉务窑与缸瓦窑调拨过来的,后又受中原的磁州窑、定窑及南方福建的建窑工艺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陈金旺、王嘉宁共同出品的冮官窑柴烧白瓷罗汉(王嘉宁供图)

冮官屯窑并非只产粗瓷大碗

“冮官窑博物馆”馆长王嘉宁表示,对冮官屯窑的产品,不少人以为该窑出产的瓷器多是粗瓷大碗之类的民间日用品,难与中原及南方名窑生产的精美陶瓷比肩,根本不上档次,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辽阳冮官屯窑烧瓷以白釉瓷为主,也称辽白定胎。釉粗细并具,大多数瓷器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在烧制过程中有丰富的装饰技法,即有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绘划花,又有茶叶末釉、黄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和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种;尤其是铁锈花技法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限,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并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东北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

冮官屯窑烧造器物用匣钵入窑法。白瓷烧杯、碗、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器物烧制精美,纹饰铁花较多,剔花、刻花、划花器较少,胎体杂有红、黑色颗粒。其产品造型古朴、品种繁多、绘画娴熟、质地粗犷,极富北方民族特色,无论是小型器品还是大件的用品都非常精美。

在冮官屯窑出土的瓷器中,有辽白大碗、辽白大中小钵、各种折肩大小罐、瓷权、三彩葫芦、辽白定小碗、紫定小碗、兔毫碗、白釉高脚杯、茶叶末釉水盂、黑釉胆式瓶、黄釉四系瓶、各黑釉窑变执壶、黑釉三系瓶、白或黑釉玉壶春瓶、白瓷玻璃釉缠枝提梁壶、辽代白釉瓷八方狩猎图笔洗、辽三彩观音佛像等上乘精品。

冮官屯窑瓷器的釉色从辽晚期流行的三彩器、仿定窑的精细白瓷,到金代肥厚莹润的黑釉、酱釉、茶叶末釉器,无所不包。受磁州窑影响的化妆土剔刻纹饰,粗犷大气生机勃勃;白釉点褐彩器,为窑工取材太子河沿岸花花草草的自由创造,拙朴、奔放,独具风韵……到了辽晚期,冮官屯窑可能还烧造了不少钧釉瓷器。

冮官屯窑的辽金皇家背景

冮官屯窑在辽金时期曾专门为皇室、官府烧造过等级较高的砖瓦窑,如绿釉凤首建筑构件标本等,这是事出有因的。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灭渤海国后改其国为东丹国,立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称“人皇王”。为防 海臣民造反,辽太宗耶律德光采纳东丹国左相耶律羽之建议,徙渤海臣民于梁水之滨(辽阳),开启了辽朝对辽阳的实际统治与辽阳繁荣的开端。辽阳初为辽南京,后因国土扩展,定今北京为南京,辽阳改为辽东京

金代的一代明君,被后世学者称为“小尧舜”的金世宗完颜雍在东京辽阳府起兵称帝,其母、舅乃辽阳渤海望族,金世宗多次巡游辽阳,并给予减免租赋等优待家乡政策。这一切,都说明作为辽金五京之一的东京在当时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地位,而创立为其服务的冮官屯窑这样东北地区最大的窑场,自然也顺理成章了。

冮官屯古窑在金代具有政府主导性质,其管理和生产陶瓷的机构是“瓷窑务”,该遗址曾出土有“公主梁”戳印字样的鸡腿瓶官窑器标本,此“公主梁”戳记款黑釉鸡腿瓶标本,是在冮官屯窑址的农户堆积瓷片中发现的。遍查辽金史籍,在辽金时期号称“梁国公主”的,仅为金代辽王完颜宗干之次女(徒单贞之妻),其兄弟即海陵王完颜亮。显然,“公主梁”戳记款的鸡腿瓶应为宫廷定制器。此外,在冮官屯窑还发现了“官”字款褐彩白釉钵标本及金末大真国蒲鲜万奴时期的“天王”款瓷片。

北京陶瓷专家对冮官屯窑的瓷片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瓷化度之高,非民窑所能”,另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证明冮官屯窑为辽金元时期的官窑。1988年,辽阳冮官屯窑被列为辽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冮官屯窑又进一步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4月18日,由王嘉宁创立的辽阳市“冮官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辽阳市的首家私人博物馆,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以单一窑口为主题的博物馆。

王嘉宁是辽阳骨科名医,刚被评选为“2019年度辽宁省道德模范”。王嘉宁不仅医术精湛,其艺术修养也颇有造诣,他的书法、指画在辽阳小有名气。此外,王嘉宁对辽瓷的研究与投入同样令人称道。他开创的“冮官窑博物馆”,目前已成为辽阳市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成为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旅游观光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博物馆,及未来学术交流、社会教育的研学基地。

王嘉宁表示,“冮官窑博物馆”一期展出的辽金时期器物共计2000余件,涵括了冮官窑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剔刻、划花、印花、画花以及白釉、黑釉、酱釉、油滴窑变、兔毫窑变、鹧鸪斑窑变、模印、堆塑、捏塑等,同时还烧造少量黄釉、绿釉等三彩器、建筑构建。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等。“冮官窑博物馆内的所有馆藏文物,年代可靠、品类丰富 、科学价值高,是收藏家、鉴赏家最具权威的断代标尺,为辽宁陶瓷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王嘉宁评论道。

王嘉宁创建的辽阳冮官窑博物馆

陈金旺、王嘉宁师徒的“柴窑之梦”

王嘉宁拜台湾陶艺名流陈金旺为师,欲重扬冮官屯辽金古窑之名,可 物色多年,酝酿许久。振兴中国古瓷传统的柴窑烧造工艺——在这一点上,王嘉宁与陈金旺理念一致,不谋而合。

据王嘉宁介绍,在中国古代,陶瓷生产凭手工制作,工序繁多。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意思是说生产一件陶瓷产品,需要有72道工序,可见古代陶瓷生产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由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整合后的现代陶瓷生产相对简化,但实际上与古代制作还是有不少内在的相同之处的。可惜的是,历时千年的古柴窑烧造工艺因种种因素,濒临失传,像陈金旺大师这样深通此道者,已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

陈金旺大师精品频出,且富于创新。他曾用台湾当地的独特原料大肚山红土作釉料,并采用柴烧工艺技术,制成天然精美的陶工艺作品,为陶艺世界吹来艺术新风;他曾用取自台湾中部的红土,与来自海南的陶土融合在一起,经过4天3夜13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烧制出的瓷器呈现出有如阳光四射般的灿烂釉色;他将红矿土与青瓷釉融合而成的“蓝瀑青瓷”,犹如一道从天而降的蓝色瀑布,赏心悦目;他最近又从福建带回釉矿,准备做新的尝试,他还建了一座可以急速升温、更加环保的新窑,尝试“双面烧法”……

陈金旺热衷与祖国大陆的陶艺界开展交流,其作品六成销往大陆,包括北京、福建、辽宁、海南等地。2017年11月,他应福建博物院邀请,举办了“天然泥的釉惑”茶器展,推动两岸红土烧制盏器的交流研究。如今,他又远足关外,与王嘉宁联手,期待在辽金冮官屯古窑旧址重振柴窑工艺传统,“人亲,土亲,两岸一家亲,希望两岸的土融合在一起,能放射出像太阳一样灿烂的光芒!”陈金旺感叹道。

“陶瓷者,泥为骨肉,釉凝髪肤。轮盘拉坯,刀剑削形。心血铸就,汗水浇滴。我中有瓷,瓷中有我。烈焰涅槃,开窑七彩。中华文脉,溪流涓涓。海峡同根,源远流长。以瓷为介,永好同祝。幸甚至哉,陶陶绵绵。”这是陈金旺、王嘉宁师徒共同的冮官屯“柴窑之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曾来冮官屯考察的辽宁资深考古学家冯永谦先生鼓励陈金旺、王嘉宁师徒,希望他们烧造出新一代的冮官窑瓷器品牌,不必刻意仿古,只有这样,作品才能传世,才能古今结合,焕发出永恒的生命热度。“我在东北设计指导的冮官窑与烧成作品,可让柴窑工艺归零的北方,水平直接挑战南方!”陈金旺对此自信满满。

冮官屯柴窑重燃意义非凡

传统的柴窑工艺在辽阳冮官屯启动,意义不凡,它涉及对两个中华国际单词的提示与读解:China与Китай。

China,是英美语系对中国的称谓,译为“瓷器”。在英美人看来,中国是“瓷器之国”,虽然“陶瓷”二字连用,但陶器于全世界的各古人类文明遗址均存在,唯有“瓷器”,是中国的,唯有“瓷器工艺”,才烙下不可混同的先天“中国印”。

需要提示的是,“文化学意义里的China”,指的是盛产瓷器的长城以南的中国,而在对大东北辽金文明不甚了解的英美人心中,关外同样发达的瓷器生产则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一无所知。他们所不知的是, 史明证的中国瓷文化的东界限,在辽阳冮官屯。

Китай,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欧国家对古中国的称谓,此词专指“契丹大辽国”。Китай所转译的“辽”字,从文化民俗学高度评价,有学者指出是“帝王登基、英雄上位”的草原盛典——柴册礼;从语言文字学角度看,乃“胡里只”的古契丹语发音,译为“自家人众、天族所居”。契丹人认为,他们是炎帝之后,是与慕容鲜卑(黄帝之后)一样的血统纯正的“炎黄子孙”,故为“天族”,立国尊号“大辽”。而冮官屯所在地的辽阳,是东北最古老的城市,曾是赫赫有名的辽金“东京”。

China(瓷器)与 Китай(契丹大辽国)这两大神圣的中华文化符号,于古都辽阳壮丽汇聚,于冮官屯熊熊重燃的窑火中热爆重生,它寄寓着古今辽人对中华文明的珍视,对故土传承的尊爱。

辽金千年如一梦,冮官窑火今再燃——这持续升温、千度生瓷的飞红炽焰里,是千年文明信仰的涅槃重生!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张松 编辑 金飞

Hash:527ffc26af741ba2956b8dc3f2c2f6bf22ef6b65

声明:此文由 辽沈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